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记忆,读书以明志,读书以聪睿,读书以养德。在任何时代,书总让人如痴如醉,徜徉书海看到了颜真卿笔下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体味了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方知“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的内涵。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温读书的价值。
读书,气宇轩昂立天地。历览古今前贤,青史留名者无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之辈,或以其铮铮傲骨,或以其泉涌文思,或以其睿智聪慧立于天地间,为后世子孙学习之楷模。施洋搓脚夜读,在知识的海洋中觉醒带领工人罢工,反对军阀统治;鲁迅嚼辣椒驱寒,阅尽固戍典藏只为唤醒国人思想;苏东坡博览群书,发奋识尽天下字终成一代名家……从他们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境界,中国历来就不发读书的例子,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都启示我们,立于天地之间,当以读书为高,信息时代,读书依然必不可少。
读书,厚德载物散书香。李克强总理提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既是对青年人的要求,也是响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古语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的从书中汲取文化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观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不断的发生改变,一味的求快、标题党、网络造谣来吸引流量,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渐渐的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功利化的阅读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的荒谬观点,西方文化的侵入更是诱发了中国文化自信的缺失,一味的崇洋媚外,相信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其根源在于信息时代丢掉了读书的价值所在。重温读书价值,品茶论道,尽享书中经典,散发中华民族的底蕴。
读书,扭转乾坤博未来。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求快,对于知识的获取更是希望能够一日千里,忘记了学习的规律性,励志演讲、心灵鸡汤、成功学等等,仿佛获取知识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让人心浮躁,失去了对知识的渴望,甚至这股歪风邪气向政府蔓延。再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也发现诸多的乡风不文明现象、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久而久之更是对国风造成不利影响。高速发展之下,我们应当反思,如何成为时代的领导者,历史启示我们,当重拾读书,从书中不断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引导社会和谐文明之风,积极传播正能量,既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赢得未来。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下是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让一切变得更快,火车朝发夕至,点开网络便可实现即时通讯、网络生活实现足不出户尽享天下事,但思想如何匹配当前的发展速度,我认为唯有重温读书,读书方显气场、气质、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