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的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断案。 于是,家人里给写了封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要求他出面解决,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下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包容忍让、平等待人,是一种美德。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开阔的心态劝说家人退让为先。这种看似违背常态的观念蕴含着更高的智慧,更远的眼光。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 但在当今现实当中,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忍让的,邻居要建房子,你一时的忍让可能会让对方更加得寸进尺,试想下这个地方也有你的份,让他建房子之后,就变成他的了,谁能保证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他的后代子孙还会记得你曾经让过土地给他们,或许还会霸占你更多,所以,在现代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等价交换,你让他建,他受到感动就不建了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
相关文章
德迅网 »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梗?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