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学生与流行语”升格指导
张宗明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同学要参加学校演讲比赛,主题是“中学生与流行语”,为了准备得更充分,他搜集了一些流行语,概括起来有:工匠精神、洪荒之力、新四大发明、佛系青年、积极废人、C位出道、隐形贫困人口、油腻、逆袭、尬聊、杠精。
假如你是这位同学,请你从中选择四五个流行语来撰写这篇演讲稿,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和运用流行语。
要求:选好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首先,审阅任务指令。这道题目的任务指令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显性的有文体方面的——撰写演讲稿,这就要求写作时运用口语语体;有主题方面的——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和运用流行语;有具体操作方面的——选择四五个流行语、形成有机的关联。隐性的要求是——学校演讲比赛,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受众的身份和口语语体。其次,审阅材料中所给的多个流行语,准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对于材料中所给流行语,要真正弄懂每个流行语的含意,写作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流行语进行组合,选择自己擅长的、有内容可写的组合下笔行文。再次,立意要体现主流价值观,不能一叶障目,一意孤行,自说自话。因为这是一次学校演讲比赛,对中学生做出正确引导的目的很明显,所以,写作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从大局出发,要关注国家和社会,摆正 “小我”“大我”的关系。
立意角度
1. 抵制低俗化和粗鄙化,少使用或不使用具有攻击性的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中夹杂着各式各样的粗话和脏话,以及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词句,使用这类流行语不仅污染语言环境,也不利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本来想拉近同学间的关系,结果引起对方的不满。比如积极废人、杠精、油腻男等流行语,用这些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去评价别人,给别人贴标签,是很不礼貌的,甚至可以说是缺乏修养的。
2. 珍惜时间,不要刻意跟风、盲目模仿
参与网络热点的传播,虽然可以满足人们与社会发生关联的需求,是对自我时尚的一种彰显,但根源还是从众跟风心理。更何况在互联网时代,旧的都还没用熟,新晋流行语又会接踵而至。比如,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2017年很受网民和主流媒体欢迎,是“厉害了,我的国”的有力证据,但2018年6月发生了中兴事件之后,就被认为是夸大其词和盲目自信。特别是共享单车,负面新闻也是连篇累牍。再比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方言词语,让人不知所云。“葛优躺”红极一时,早成明日黄花,而且习惯性地去复制别人的话语,以程式化的方式表情达意,必然会忽视个人体验,无法去表达真情实感,从而使说话、作文失去个性。
3. 练就火眼金睛,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很多网络流行语,突破了传统的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和语法规范,冲击了传统民族语言体系,对现代汉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中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盲目学习运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自己对规范性语言的掌握。网络流行语中的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同时还夹杂着方言谐音字,怪字、错字、别字等现象层出不穷。比如,打call、C位出道、蓝瘦香菇、hold住等混搭词语,违反了汉语正常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则,造成了语义的混乱,势必会对中学生的母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4. 接受和正视流行语,丰富表达效果
网络文化是一个时代文化变迁与发展的象征,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印证,我们不应该将网络用语视为洪水猛兽。一些网络流行语能够很恰当地表达调侃、戏谑、语塞、反讽、感叹等语义,还能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用网络新词语有可能在瞬间营造“你懂的”这样一个和谐默契的意境。有大学校长毕业典礼上勉励学生时就使用了许多流行语:恭喜毕业生“C位出道”,顺利毕业。希望同学们深谙知识的“王者之道”,而不要沉溺于游戏的“王者荣耀”。希望同学们弘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永葆创业激情,不做“吃瓜群众”。
5. 网络流行词语帮我们记住时代
流行语构成了独特的媒体语言体系,鲜活地记录了我们生活的社会,也为社会所塑造。与其说我们创造了流行语,不如说我们与社会共同建构了流行语,并通过媒体传播开来。新时代赋予流行语新的社会意蕴和人文关怀,并影响到我们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洪荒之力”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这种“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表达了我们的艰苦努力及孜孜以求;“工匠精神”出自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也日渐成為各行各业的创造原则与精神追求;“积极废人”“隐形贫困人口”等流行语能迅速传播,并引发一部分网民的共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青年的生存现状,是一种社会心态的映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改善现实生活的诉求。
原考场作文
运用脑髓放眼光 自己来拿做新人
蒋云涛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针对文化遗产的“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的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是昏蛋;“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是新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对待网络流行语,也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人说,网络流行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变得混乱不堪,是语言的“毒瘤”,应当坚决“打击”,“放一把火烧光”。这就有点小题大做了,网络语言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样“恐怖”。网络语言自身是有净化功能的,从古至今语言一直都在融合、创新、淘汰的路上。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投机倒把”等词句,现在的中学生,不查工具书,又有几个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是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了解和使用网络语言,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也是我们愿意融入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流行语的新颖简洁、讽喻戏谑、互动空间大等特点契合我们创新求变、标新立异、主体参与的心理需求。在当前的语境下,运用流行语进行交流、传播思想,无疑能提高我们语言表达的速度和效率。针对网络语言这座“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与鲁迅笔下的“孱头”有什么区别?
语言毕竟是一种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说,经常使用的语言词汇,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而聪明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在泥沙俱下的语言“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语的“漩涡”中。比如眼下流行的“杠精”,如果有人对你的观点表示有不同看法,你就说别人是杠精,长此以往,大家都害怕被贴上这么个负面标签,那我们还怎么能享受到辩论的快乐?怎么才能发现真理?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啊。再比如我们的父辈,肩负工作与家庭压力,天天想着赚钱养家,缺少时间锻炼身体,没有时间追求时尚,以至于身材不再挺拔,穿着不再光鲜。但是却被我们这些花着父辈的钱的小鲜肉挖苦为“油腻男”,甚至对于各种自己看不顺眼,觉得不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人,都会给他戴上“油腻”这顶帽子,这是一种多么的肤浅的表现啊。
所以,流行语虽然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都是高尚的,就像流行性感冒。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各种能力,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让我们一起为繁荣汉语言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净化汉语言努力。
阅卷总评
本文的优点有两条,一是构思,二是详略。文章开头借用鲁迅《拿来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来概括对待网络流行语的三种表现,另辟蹊径,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效果。对三种态度比较分析,前两种较为简略,详细论述第三种态度,主题突出。但问题也比较明显。首先格式不符合要求,原因要么是没注意,要么是不知道演讲稿的格式要求,实际上,大凡应用文体都有固定的格式;其次,结构安排欠考虑,二三两段顺序调整一下,才能与开头的顺序形成照应。还有口语语体表现不明显,个别词句使用不当。结尾的两句口号顺序调整一下更好一些。
升格指导
1.添加体现文体格式的语句,比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运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来拿做新人”。听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对,我这个题目是从鲁迅老先生那儿“拿来”的。
2.增加流行语数量,例如可以在第二段的后面添加如下语句:
高一那年流行的“蓝瘦香菇”“葛优躺”,高三的你还会把它挂在嘴边吗?与此相反,2013年流行的“逆袭”,2016年流行的“工匠精神”,是不是一直带着灼人的温度,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
3.调整结构,形成照应。可以将二三两段位置对调。
4.“小鮮肉”指年轻、帅气的男性,一般是指年龄在14~25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的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的男人。这一句可改为“但是却被我们这些花着父辈的钱的中学生挖苦为油腻男”。
升格后作文
运用脑髓放眼光 自己来拿做新人
蒋云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301班的刁佳慧,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运用脑髓放眼光,自己来拿做新人”。
听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对,我这个题目是从鲁迅老先生那儿“拿来”的。鲁迅说,针对文化遗产的“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是昏蛋;“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才是新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对待网络流行语,也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是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已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了解和使用网络语言,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语言既能充当对话时的“润滑剂”,也能充当交流时的“调味瓶”。流行语的新异简洁、讽喻戏谑、互动空间大等特点契合我们创新求变、标新立异、主体参与的心理需求。在当前的语境下,运用流行语进行交流、传播思想,无疑能提高我们语言表达的速度和效率。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也是我们愿意融入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针对网络语言这座“大宅子”,“徘徊不敢走进门”,与鲁迅笔下的“孱头”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网络流行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规范性,使语言秩序变得混乱不堪,是语言的“毒瘤”,应当坚决“打击”,“放一把火烧光”。这就有点小题大做了,网络语言根本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恐怖”。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大可不必对此“谈虎色变”,更不应视之为洪水猛兽。语言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河床,里面有波涛、有浪花,有树枝,有泥沙,而且这个河床自身是有净化功能的,从古至今语言一直都在融合、创新、淘汰的路上。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投机倒把”等词句,现在的中学生,不查工具书,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词什么意思?高一那年流行的“蓝瘦香菇”“葛优躺”,高三的你还会把它挂在嘴边吗?与此相反,2013年流行的“逆袭”,2016年流行的“工匠精神”,是不是一直带着灼人的温度,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
但是语言毕竟是一种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说,经常使用的语言词汇,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甚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在泥沙俱下的语言“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语的“漩涡”中。比如眼下流行的“杠精”,如果有人对你的观点表示有不同看法,你就说别人是杠精,长此以往,大家都害怕被贴上这么个负面标签,那我们还怎么能享受到辩论的快乐?怎么才能发现真理?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啊。再比如我们的父辈,肩负工作与家庭压力,一觉醒来,就得想着赚钱养家,缺少时间锻炼身体,没有时间追求时尚,以至于身材不再挺拔,穿着不再光鲜。但是却被我们这些花着父辈的钱的学生挖苦为“油腻男”,甚至对于各种自己看不顺眼,看不过眼,觉得不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人,都会给他戴上“油腻”这顶帽子,这是一种多么的肤浅的表现啊。
所以,流行语虽然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都是高尚的,就像流行性感冒。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各种能力,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让我们一起为繁荣汉语言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净化汉语言努力。
谢谢大家。
总评
这篇演讲稿的最大特点是知识迁移运用得特别好。构思新颖,思路明确。演讲稿,首先要让听众听明白,这篇演讲稿达到了这个目的。开头借用鲁迅文中对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来概括对网络流行语的三种表现,紧接着用三个段落分别分析,最后总结,提出号召,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其次,本文的论证方式也比较多样。特别是比喻论证,贴切自然。另外,句式富有变化,疑问句的使用增强了演讲的效果
- 原创音乐剧《九九艳阳天》首演于“上海之春”
-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
- 口袋理财:盘点2018十大网络流行语
- 时事:2011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盘点
- 田沁鑫《夜店》持续热演 台词成网络流行语(图)
- 2015网络流行语大盘点,再不知道你就out啦
- Duang和这条裙子凭什么爆红社交网络?
- 五峰山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 2017年这些流行语刷屏朋友圈,准备好“词”旧迎新了吗?
- 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德迅网 » 材料作文“中学生与流行语”升格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