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洪荒之力""吃瓜群众"成最常用流行语

  原标题:“洪荒之力”“吃瓜群众”是受访者最常用流行语

  前不久,《咬文嚼字》杂志在官方微博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括“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等,你用过这些流行语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在网络聊天(69.4%)时使用流行语最普遍,41.7%的受访者喜欢这些流行语,46.2%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

  “洪荒之力”“吃瓜群众”是受访者最常使用的流行语

  调查中,19.1%的受访者全部知道这10个流行语,56.0%的受访者大部分知道,23.3%的受访者知道几个,仅1.7%的受访者不知道。

  尹玲(化名)是一名选调村官,2016年的流行语中除了“小目标”,她都比较熟悉,“身边的人说得多了,也就慢慢知道了。”尹玲还经常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看到这些流行语。

  尹玲经常会使用“一言不合就××”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她表示有些好玩的流行语被做成了表情包,变得更加有画面感,也更容易传播。“只要情境合适我就会用,这些语言用来表达心情还是很有意思的”。

  来自山东东营的黄今儿对于这些流行语都非常熟悉,90后的她喜欢刷微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和“洪荒之力”是她最常用的3个流行语。

  调查显示,“洪荒之力”(54.8%)、“吃瓜群众”(49. 5%)、“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44.9%)是受访者最常使用的流行语。其他依次为:“蓝瘦,香菇”(38.3%)、“套路”(38.2%)、“一言不合就××”(31.8%)、“葛优躺”(31.3%)、“小目标”(29.4%)、“工匠精神”(26.6%)和“供给侧”(13.5%)等。

  调查显示,受访者在网络聊天(69.4%)时使用流行语最普遍,其他为:日常生活聊天(51.2%)、发微博朋友圈(42.2%)和写文章(9.3%)时。

  “‘洪荒之力’最早是《花千骨》里面的台词,‘友谊的小船’最开始来自一组漫画。”对于这些流行语的来历,黄今儿也颇为了解。“大部分流行语来源于网络,经过网民的传播让它们流行起来。这些语言的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切中了当下民众内心的点,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和需求,才会变得深入人心”。

  调查中,对于这些流行语的来历,11.1%的受访者表示都知道,48.2%的受访者大部分知道,34.8%的受访者知道几个,6.0%的受访者都不知道。

  41.7%受访者喜欢这些流行语

  调查中,41.7%的受访者喜欢这些流行语,12.2%的受访者表示反感,46.2%的受访者无所谓。

  对于“供给侧”“工匠精神”这两个流行语的流行,尹玲认为是好现象,“年轻人还是应该关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供给侧变成流行语,也更有利于国家政策的推进”。

  黄今儿也认为类似于“工匠精神”这样的流行语很正面积极,“因为大家生活节奏都太快了,有时候缺乏这么一种认真仔细、兢兢业业的精神,所以这类流行语的使用效果很好”。

  “互联网的发展冲击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人们更具有娱乐精神,时间也变得碎片化,所以有时一个简单的视频或不经意的小创意就能博得大量关注,瞬间席卷网络,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尹玲说。

  调查中,54.8%的受访者认为流行语是网络对大众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41.7%的受访者认为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47.7%的受访者认为体现了社会大众的自嘲心态,48.5%的受访者觉得大众的娱乐精神越来越强,37.2%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表明大众对语言的宽容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15.0%的受访者觉得是大众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跟风。

  “这些流行语如果用得合适是好的,但如果滥用就会造成汉语言文化的倒退。”黄今儿说,“流行语比较浅显,属于一种快餐文化,但中华文化的底蕴是很深厚的,一味地追求流行语也会让整个语言环境变得单一。”

  受访者中,00后占0.9%,90后占22.1%,80后占50.5%,70后占19.2%,60后占6.4%。(王品芝 赵明聪)

德迅网 » "洪荒之力""吃瓜群众"成最常用流行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