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读物,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绘本,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呆板的教学变得生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写作变得灵动起来。
从画面入手,发挥想象
绘本中的图画视觉形象鲜明,具有象征性和典型性。教学中可以聚焦特定画面,引导孩子在观图中进行艺术性的“补白”或者“仿写”,丰富画面内外的想象空间。
补白。绘本的篇章结构往往是跳跃的,给孩子们预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发孩子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英国马丁·韦德尔的绘本《鸭子农夫》中,当牛、羊、鸡聚在一起商量怎样帮助受尽农夫欺凌的鸭子时,有这样一段对话:“‘哞哞!’牛说。‘咩咩!’羊说。‘咕咕!’鸡说。就这么说定了!”只有短短18个字,所谓的对话只是动物们的叫声。但透过简单的文字,我们大体可以想象到这是一幅动物们激烈争论的画面,但牛说了什么?羊是怎么说的?鸡又说了什么呢?当时它们的神态、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可以请学生发挥想象,将这幅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习作就水到渠成了。
猜写。孩子们的好奇心通常非常强。他们总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我在引导孩子们阅读绘本时,有时会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比如起因、经过、结局等,引导孩子们猜想各种可能性。孩子们往往兴致高涨,乐此不疲,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热情地投入到写作当中。在教学几米的绘本《卤蛋的愿望》时,我和孩子们讨论了卤蛋吃饭前的三个愿望和睡觉前的三个愿望后,让学生猜一猜卤蛋考试前的三个愿望是什么?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也联想到自己的考试体验,写作充满了童真、童趣。
从文字着手,体味文字奥秘
仿写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方法。绘本的语言通常非常简练,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经典的语言范式,简单有趣的语句,不同的叙事结构,都是孩子们仿写的好媒介。三年级习作教学可从仿写片段走向仿写完整故事。
经典语言范式与片段仿写。与常规的看单幅图写话不同,绘本的每一幅图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鲜明的故事叙述功能,因而能吸引儿童沉浸其中。教师指导写作时,要引导学生跳出看热闹的层面,从观察方法入手,具体而言,就是要从观察的重点、观察的顺序、观察的细节等方面进行具体引导。看图写话可从单幅图开始,所选单幅图可以是封面、扉页,也可以是正文中的某一页。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扉页就是一个单幅图。我在指导学生看图写作时,告诉他们先确定自己的描写重点,然后写作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重点写房子,可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介绍。介绍次要景物时,我提醒学生注意理解次要景物与主要景物之间的关系。例如草地对房屋的衬托,再如大树会让房子更凉快等。这样写,才能体现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叙事方式,仿写完整故事。绘本强调画面的连贯,即画与画之间应当是衔接、连续的。在有限的几十页内,画面要有一个连续的形象,这种形象相互衔接,起着推进故事、将读者带入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在不断展开的故事中,还要保持和发展形象,埋下发展线索。这些都给学生看绘本写故事,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对于刚刚进入习作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在进行片段仿写的基础上,进行整个故事的仿写很关键。当他们积累了一定量的语言范式、叙事方式后,才能为今后的创作打下较为稳固的基础。在阅读《小猪变形记》后,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的作业:“有一只叫小黄的小狗,也有这只小猪一样的烦恼。有一天,小黄也感到很无聊,它出去了会遇到谁?会变成什么?结果会如何呢?模仿《小猪变形记》的反复叙事方式,仿写一个《小狗变形记》的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绘本故事中反复的叙事方式,已在孩子们心中打下良好“印记”。利用这种叙事方式仿写故事,对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从故事出发,培养构思能力
续编。很多绘本故事的结尾往往余韵悠长,引人遐思。绘本的这一特点,为续编故事教学提供了好机会。以《花婆婆》为例,在故事的结尾,“我”答应花婆婆,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但到底做什么呢?学生就可以以此为起点展开想象,想象“我”长大以后做了什么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续编故事,可以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绘本原有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将绘本浓缩、凝练的故事,延展为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的画卷。
创编。当阅读积累逐渐丰富的时候,很多学生会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特别是一些绘本为学生的自由创作不仅提供了可供学习复制的结构形式,还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逃家小兔》的教学中,我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及写作能力,引导他们以“爱”为主题,自己创编一个《逃家小猪》或者《逃家××》的完整绘本故事。
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习作训练的目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心智发展特征,选择适合的绘本内容,适当挖掘其潜在素材,并进行积极指导。事实证明,绘本营造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也更善于写。
(作者:陆青春,单位: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22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