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领导通知,请我分享一下写作心得。刚收知这一消息,内心角色还是一时未转换过来:一个始终向上攀爬着的小蜗牛回头望发现走在这条创作之路上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其感动是难以言喻的。可是让我去作为一个“过来人”讲一些治世经国的“大道理”又恐怕是万万不能的。只想到最近似乎很流行一些“小事物”,比如王健林的“小目标”,热播的“小别离”,那我也只能效仿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条创作路上的“小”事情。
我一直认为思想是可以校动思想,情绪是可以感染情绪的。开启创作之路也是源于网络上一篇叫做《捍卫维护和平的“普世共识”》的文章,里面讲述了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叙利亚内战、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那些似乎离我们幸福生活很远,甚至感到毫无干系的“大事”。没想到文末却用一句尊重生命、呼唤和平的爱轻易击中了我的心,让我觉得那些原本离我遥远的事瞬间就近了。那一刻我突然就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它将一份爱传递出来让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爱的滋养,这对于付出者或是接受者来说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因此如果你也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请带上对这个世界的“爱心”,无论是呼唤世界和平还是期待社会改进把它记录下来,用发现的眼睛和对这个世界的期待将这份爱化作正能量的文字传递出去,感染他人,温暖他人,这便是走上这条创作之路应有之心。
当然我也知道要做一个有“影响”的人很不容易,码字很多时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有时心中明明有一头很凶猛的怪兽在左突右撞却苦于没有出口,让人感到憋屈和难受,甚至想到放弃。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到长大成人也不是一日就成的,从爬行到直立走路中间不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摔跤吗?你见过有人因为学步路上的跟头就放弃行走,改行为爬吗?我至少我的身边没有这样的“特例”,我们都很顺利的成为了直立行走的“人”。这样的道理在创作之路上也同样适用。没有谁是天生的作家或能人,一个有“影响”的人也经历过许多摔跤才成就了今天的“影响”。所以行在创作之路,请怀抱一颗“恒心”,因为在无数次的憋屈和无奈又重新提笔的坚持中,我们才能逐渐习得如何准确传递爱的能力,更好的做一个发散爱的能量源。
西汉的刘向除了写出那篇流传千古《战国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然并不是愚者才需要“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需要去获得新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走在创作之路上,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成,自然功德无量,不成,则有指鹿为马的嫌疑。要将观点、思想、情感传递到位,不偏不倚我们还需多一些修炼,怀揣一颗“敬畏心”,不仅要多去读读大家的巨作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储蓄自己前进的力量,更要打开心门,拓宽眼界,看看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再和自己的不成熟作对比。尽量保证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是能够更好更加精准的传递出去的,同时也是能够温暖人心、安抚社会、促进国家前行的,这是行在路上的责任和重中之重。
创作之路既是艰辛又是充满惊喜和幸福的,行在路上当怀揣爱心、恒心和敬畏之心,因为这不仅是修炼内功的法宝也是修正世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