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从小拆闹钟修电灯兴趣教他成为单轨检修大师

  从小爱拆闹钟修电灯 兴趣教他成为单轨检修技术大师

  近日发布的中国单轨交通行业首个“蓝皮书”,以黄德勇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工作室欣然在册

从小拆闹钟修电灯兴趣教他成为单轨检修大师

黄德勇在工作中。

从小拆闹钟修电灯兴趣教他成为单轨检修大师

黄德勇给同事讲解技术要点。

  3月25日,中国单轨交通行业首个“蓝皮书”——《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中,提到了两个以人名命名的技能工作室,其中就包括“黄德勇单轨车电气维修工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黄德勇的身上,再合适不过。小时候拆闹钟、修电灯,让他一直以来都对电器机械设备有着浓厚的兴趣。如今,作为重庆轨道集团大修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黄德勇在这里有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让爱好变成工作

  “蓝皮书”中提到,重庆形成了从技术研发、规划设计、车辆及系统设备制造集成、工程施工、运维管理等国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链。在2015年成立的黄德勇首席技师工作室,可以算得上是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3月28日,记者来到重庆轨道集团童家院子基地,见到了黄德勇。今年47岁的他,2007年加入轨道集团,12年来的淬炼磨砺,让他成为了国内单轨车辆运营维修技术的大师,担任黄德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负责人及车辆大修研发工班长。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电器机械设备。”黄德勇笑着说,十岁的时候,他就把家里的闹钟拆了,研究闹钟是如何“闹人”的,“那时候,家里的电灯如果坏了,我也能够去维修。”

  后来,在大学里学习现代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他,毕业后仍从事家电维修及营业员工作,后来通过社会招聘走进了轨道集团。

  “当时重庆的单轨刚刚起步,我们都需要从零学起。”黄德勇说,如何让运维管理“国产化”,成为了他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2007年末2008年初,中国遭遇大范围低温冰雪灾害,重庆也受到一定影响。为保证司机取暖,那时的2号线列车司机室都配备了国外产的电加热器。如何让国外产品更适应极端天气情况,黄德勇自告奋勇提出进行改造工作。他将发热方式从电阻式加热改为PTC加热,该发热体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安全。

  为打破技术垄断每天“画画”

  2008年,轨道集团成立了维修工班,主要解决车辆难题与技改创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比如,单轨列车里面有很多箱式设备,除了实施技术垄断的国外公司,没人搞得清楚。在需要对列车进行运营维护、重大技改以及疑难问题处理时常受制于人,不仅需要运返国外,甚至不得不接受高额的维修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德勇拿出了小时候拆闹钟的精神,没有设备图纸就自己画!黄德勇找来小本子,拆开机箱,自己把线路图画出来。他没日没夜地画图纸,让部门领导诧异——这个年轻人竟然在休息的时候也跑到车间来“画画”。

  黄德勇一边画图纸,一边上网查找解决办法。如今,黄德勇的“绘画本”已经有了几十本,这份“爱好”至今仍在继续。

  黄德勇凭借专业知识及多年单轨车现场故障处理经验,率队完善了2号线车辆辅助供电单元(SIV);改良了3号线司控器;解决了三号线单轨列车突发无动力偶发故障,制备了特殊工装,优化了三号线的基础制动功能和维护工序。

  首部单轨职业标准由他编写

  除了打破垄断,黄德勇还将解决问题时积累下来的单轨核心技术用于国产化攻关,把当初100%的依赖进口,转化为如今95%以上的国产率,使重庆具备自主设计、研发单轨控制系统的能力,更使重庆跨座式单轨技术逐渐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也让重庆在“蓝皮书”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基本具备了中国单轨“走出去”的良好基础条件。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蓬勃发展,黄德勇工作室团队累计开展技改及创新成果36项,攻克技术难题9项,成果转化14项,获得专利7项,累计节省资金约5481.52万元,其中,2号线车辆的单司机制控制模式的革新改造,将原头尾双人配合操作改造为一人驾驶操作,每年节约人力成本上千万元。

  完成了技术上的革新与攻关,黄德勇还十分善于总结,他累计完成编著2册,参与编写论文21篇、标准及教材25册。我国第一部国家单轨行业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便是由黄德勇组织编写。这些资料填补了国内单轨维修技术的空白,为整个单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黄德勇也尽可能地帮助为轨道交通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培训教学中,他把技艺经验编成业务课件,年授课超300课时,培训人数超过10000人。

  黄德勇还通过师带徒培养了紧缺单轨维修技师12人,高级工60人,带领自己的工作室累计培养2个技师工班和一线熟练的检修技术人才1000余人,其中有3人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劳模称号。

  如今,黄德勇将单轨列车的运维工作寄托在了智能领域。“我们已经与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展开了合作。”他说,或许,未来单轨列车在检修时,维修工人只需要把两边的裙板打开,让智能机器人“走一遍”,就能够发现是否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德迅网 » 从小拆闹钟修电灯兴趣教他成为单轨检修大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