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如何化解思政课教学的三对矛盾

  在当今时代新条件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在兴趣关注、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上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教学对象的新变化,给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与难题,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之间存在三方面的矛盾:

  一是课程主题的宏观性与学生兴趣关注的微观化之间的矛盾。这涉及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在兴趣上的契合度问题。一方面,思政课本身的目标和特性决定了课程首先要关注国家的历史命运与未来走向这样的宏大主题,思政课教材也相应地采取了较为宏观的叙述方式。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关注又呈现出微观化、碎片化的客观趋势。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普遍较强,不少学生的兴趣关注也明显趋于切身相关的利益、细琐微小的感触,追逐小快乐、小幸福,缺乏国家民族层面的宏大关怀。教学对象对课程主题缺乏浓厚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是课程内容的理论性与学生认知方式的感性化之间的矛盾。这涉及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在认知方式上的契合度问题。思政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由于受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式日益感性化、虚拟化。当前,网络教育已经居于学校教育的“上游”,并无所不在地塑造着学生认知思维方式。随着手机成为最便利的随身上网终端、微信等移动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网络依赖、图像依赖、手机依赖日益普遍,不少学生陷入“机不离手”的生存状态。由此,学生更容易出现“理论冷淡”的思维倾向,习惯于感性直观的认知方式,热衷于感性形象特别是虚拟化影像的感官刺激。理论化与非理论化,理性化与感性化,这些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上的隔阂,形成了思政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三是课程价值观的一元性与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这涉及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在价值观上的契合度问题。思政课的价值观必然是一元的,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地位。同时,受全球化时代各种理论思潮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在理论思潮层面,多种流行思潮都对学生发挥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力。在社会心理层面,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流行心态都或多或少地对部分学生产生影响。一元性的核心价值与多元化的价值格局之间存在着矛盾,这是思政课教学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之间矛盾的合理解决,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改革中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生活化,增强课程吸引力。教学实践要努力打通课程的宏观主题与学生的微观兴趣之间的“隔阂”,融合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日常叙事,讲透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性,阐明国家民族命运与个人命运的血肉联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面向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社会现实。具体说来,就是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新方法,把师生的生活体验、日常情境融入课堂互动;有选择地引入新闻时事、生活细节、幽默故事、流行话题、文艺影视作品等鲜活素材,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当然,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好教学生活化的“度”,明辨“生活化”与“庸俗化”的界限。“寓教于乐”重在“教”,而不能本末倒置,变成纯粹娱乐。避免刻板枯燥的“照本宣科”与过度娱乐化的“任意发挥”两个极端。

  其次,教学形象化,增强课程的感染力。教学实践要努力跨越课程的理论性与学生的感性化之间的“鸿沟”,把意识形态之“盐”放进感性的“美味大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要善于讲故事,使理论内容文学化,克服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增强课程讲授的叙事效果与情感效应。以故事引入问题,以问题导入课程,使得讲授过程故事化、文学化和情节化,循循善诱,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二要善于运用图像技术,使理论内容影像化。积极回应网络影像时代新趋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卡通形象、网络语言和时尚素材,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思辨理论生活化、经典著作时代化,有效增强课程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应当指出,教学适度地形象化与感性化,决不等于排斥理论思考和理性认识。理论内容本身是目的,感性素材只是手段,一定要服从和适应理论内容,从而把理论内容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教学不能一味停滞于感性表象,而是重在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其次,教学相长,增强课程的整合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与整合多元价值观,不仅需要在教学中“动之以情”,更需要“晓之以理”。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现实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以现实问题激活经典著作,以基础理论透视当代现实,把历史、理论与原著结合起来。基于此,教师才能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解释力和说服力,阐明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基础,以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整合作用。

  核心价值观发挥引导力与整合力的正确方式是“以理服人,凝聚共识”,而不是“以力服人,强求同一”。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与整合学生价值取向,要注意区分“整合性的统一”与“压抑性的同一”。这就要求教师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将研究专长融入授课内容,不断提升教学的学术底蕴和理论境界。同时,广泛开展课堂讨论,通过理性对话与学理辩论来凝聚共识,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坚持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观点,吸收有益观点,引导与整合多元观点。

如何化解思政课教学的三对矛盾

  1. 塑料凉鞋值4000?!小时候的时尚黑洞早已打响翻身战(1)
  2. 英国工商界期待尽快逃离“脱欧黑洞”
  3. 醉酒女报警称遭家暴要死了 警方寻至废墟劝其醒酒
  4. 支教帅哥无偿献血
  5. 不用“被绕路”啦!地铁科韵路站C出口已开放使用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