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赶时间,只想赶上你》、《一个姑娘的江湖》,两本书,实现了六米从提笔开始写作就有的梦想。“如果现在的我,在别人看来有那么一点点才华的话,那都是归功于这些年从清晨到日暮的阅读。”面对当下许多年轻人不爱看书,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六米表示,一个人,要拿九分去生活,还有一分,得自己留着。这样,才能在外部世界的风雨中,始终保留一分支持自我的力量。我们读书,我们思考,就是为了好好滋养这属于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一亩三分地。读书带给我们的不是赚多少钱、获得多少成就,而是它让我们成为一个笃定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该舍去什么,并在人生重要时刻做选择时,有更大的格局,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适合哪一个位置。
一杯清茶,一盏明灯,一本书,一支笔,心静下来,疲惫渐渐消除。当我们真正走进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会成为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春天的酒如果没来得及喝掉,就该洒在泥土里,不能灌醉你,灌醉一朵小花儿也好。希望六米姑娘,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依旧敢爱敢恨,仗剑天涯。
傅伟:最是书香能致远
记者 朱翚
从外国的经典文学,到中国的现代文学;从《外国短篇小说集》,到《郭沫若文集》,傅伟老师家中的藏书已达数千本,只要你能看得到的地方,必有书。
求知若渴,是我对傅伟老师的第一认知。“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没读过多少书”,那时正值“文革”期间,读书成为一种奢望,只能留有念想。高中毕业后,傅伟老师回乡务农。“当时每个村发了一套《水浒传》,那是我认真读的第一本书”,傅伟老师回忆道,“那个时候知青下乡,我从他们那里读到了第二本书《野火春风斗古城》”。
高考恢复后,傅伟老师考上了师范学校,就此开启了他真正的读书生涯。“我要把十多年未读的书,在这都读回来”,那时傅伟老师家并不富裕,学校的图书馆成为他的“驻足地”。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傅伟老师如饥似渴地品读着一本本经典著作,不时地摘录下文句。“刚开始读书,我读的很乱,什么都读”,读得多了,傅伟老师就找到了读书的方法,“我先读外国文学,司汤达的,狄更斯的,巴尔扎克的,然后到现代文学,一套一套的读”。傅伟老师不再局限于泛读,开始了探求每个作家的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并开始尝试写作。
1980年,师范毕业后的傅伟老师当了老师,购书读书成了他的习惯。“我买的第一套书就是《外国短篇小说集》,那时我还在上学,这一套书合计4元,对于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8元的我来说可谓是一笔巨款。”之后工作的每年,他几乎都会花去一个月的工资购置新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2000年1月,傅伟老师所写的第一本书《中国诗歌辩证艺术》出版了,并连续四年出版了4本著作,2005年被评为金华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
腹有诗书气自华,傅伟老师用了四十余年读了上千本书,醉心于书海中,傅伟老师寻到的了他的“黄金屋”。如今的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每年出版的书籍数不胜数,只要你想读,书唾手可得。在傅伟老师的眼中,当下的阅读模式却是碎片化的甚至是泡沫化的,零散的阅读并不能使人从中读出品位,读出境界。“简读或许能让我们收获知识,却并不能让我们学会阅读”。阅读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能与智者对话,它能够帮助你独善其身。阅读不仅能收获最纯粹的知识,而且能让人感知人生道理。只有书读得多,人的内心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被流俗侵扰,不为势位所误。记得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傅伟老师赠与我一本《笑的艺术》,当时只是被其中的笑话深深吸引,然而笑过之后便什么都记不得,多年以后我又细细品读了一遍,除了幽默的语言外,从中又学习到了笑话的理论及创作方法。
阅读让人穿越时空和国界,随时随地感同身受。读书者像一个旅人,来到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抵达的“折叠世界”。杨绛将读书比作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读书就是追寻与探索的过程,过程中包含着种种道理与哲理,有对往事的回顾,对未来的向往,对自然的探求,对人生的企望。正如傅伟老师在《师者心语》中所说的“与书为友的读书人,生活不会寂寞”,愿所有热爱读书的人们,在书中寻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吴金宣:读书识古今中外圣贤
记者 潘雯
吴金宣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他耳不聋眼不花,仍然热爱着阅读。他每天早上起来就会看看报纸,闲暇时也会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会书。“这是我最近看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吴金宣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向记者推荐道,“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我知道看书要结合时事,这两年世界格局越来越紧张,作为一个读者的好奇心,我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认真研读思辨。”
吴金宣从小便爱看书,但因家庭贫困,只能向朋友借书来看。等工作了,他便拿工资去买书,这一习惯一坚持就是数十年。“我曾经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前汉演义》到《民国演义》全系列书籍,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呢!”他津津有味地回忆道。至如今,吴金宣家中已有5000多册书籍,遍布书房、卧室、客厅和仓库,可谓是真正的“书屋”。
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要把阅读上升到“悦读”的境界。阅读虽然不能发家致富,但可以充实升华人的精神元素,可以提升自己的素养品行,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从阅读上升到悦读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做长久功课,从不轻言放弃,达到一天无书,食之无味的状态,才能真正从阅读上升到悦读的境界。“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我是坚持了几十年才养成了习惯。达到悦读的境界后,我的手就会痒,就想‘破茧成蝶’。”在二十多年间,吴金宣写了300多篇散文、随笔、杂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就发表了100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副刊上就发表了几十篇。同时,编著出版了19本书,共计470万多字。
但他也对时下国民阅读有着担忧:“在文学最不值钱的当下,社会基本处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多少人去阅读?”他鼓励大家要多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行,就拿四大名著举例。《三国演义》开卷就是杨慎的词,如果读懂这首词,也许在这个社会就少了许多你争我斗、追名逐利的势力人。如果读过《红楼梦》的话,势必不会漏过“好了歌”,读懂了“好了歌”就会知道什么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自然会看淡名利,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贪官污吏。这就是告诫人们读好书、好读书。
“泥香”到“书香”,读书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