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世界读书日,武义人谈读书

  “世界读书日”缘由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灵感来自1616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两位文豪辞世纪念日,4月23日也是多位世界知名作家诞生日。设立“世界读书日”是为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尊重和感谢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读书,提升人的涵养和自信

  记者 鄢子和

  有人把惠特曼誉之为美国文学奠基人,他的文字豪迈奔放;而美国文学“月亮”却是李清照式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她生前作诗千首只公开发表8首,照样把人生过得自足独立书香照亮心灵。大约1873年,狄金森为自己的书房写下如此诗句: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

  把人带向远方——

  这渠道穷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阅读写作总是善待内秀人的心智秉赋,进而激发他们犹如神助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熟悉的读书人里边,童话作家汤汤当然是最典型的,大约16年前她意外参加儿童文学讲习班,芝麻开门找到阅读写作的钥匙,一发不可收闯入儿童文学殿堂,在改变自己人生同时,也让千万读者受益。印象中王文政开始是个标准的文青,钟情文学阅读和写作,后来慢慢转向地方文化和文史著述,他撰写的武义名人年谱系列考据谨慎行文规正,特别是《千家驹年谱》受到国家级专业出版社认可正式推向全国。小学学历的朱连法,说他因为读书改变人生是一点不夸张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也收获不同一般人的成果,著作等身中《武义通史》特别值得一提,他的读书著书计划宠大而惊人,我想他什么攻关课题都敢尝试。也是小学毕业的法学专业人士吴金宣,读书著书气概豪迈,散文、杂文、法律工具书、地方历史文化、寺志等等,说干就干,为人做事出书都是军人姿态“拿下”,他感悟读书至少能提升自己的素养,收获满满。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北大才女徐硕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现代交通行万里路太简单了,但读万卷书却越来越不易,她策划出版的《画里的远游》,图文并茂整合版画家吉田博的一百幅世界印象作品,让人手握一卷读物就能“行万里路”阅尽人间春色。

  我自以为自己是半个读书人,但在湖州三年可谓疯狂啃书文青。文史、美学、哲学、心理学、音乐、绘画等等世界名著都翻,还做了上百万字读书札记,不仅借阅学校图书馆藏书,还跑到市图书馆借书。莎士比亚、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普希金、拜伦等等借阅了上千本中外名著,其中《悲惨世界》、《红与黑》、《奥涅金》、《唐璜》被称为自己最钟爱名著,当然给人最大震撼是莎士比亚,文笔、视野、深度、社会万象、多元人性,在莎翁笔下升腾起舞闪电雷击,要从中外文学中找出第二例真不容易。11卷《莎士比亚全集》,每读一遍就感受雷霆万钧气象万千的身心极致洗礼。莎翁《雅典的泰门》中那段关于金子的独白至今读来仍然气吞山河:“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不,天神们啊,我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信徒;我只要你们给我一些树根!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践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当然,中国文学的屈原、李白、《红楼梦》等也让我百读不厌。读书确确实实可以提升人的涵养和自信。可惜书能改变我,我却不能改变世界。

世界读书日,武义人谈读书

  杜晖:人事万千执着一点

  记者 王超亚

  “你且听这荒唐/春秋走来一步步/你且迷这风浪/永远二十赶朝暮/将昨日事/归欢喜处……”一首《记昨日书》来形容六米姑娘再贴切不过了,活得善良又可爱,通透又饱满。

  人事万千,写不尽,读不够。初闻六米,便是她的“六米故事馆”,听说里边写满了这个姑娘的爱恨情仇,道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字里行间透露着喜怒哀乐。““六米故事馆”到如今已经第五个年头了,哇,五年了,好久。”六米掰着指头数,对于五年这个数字表示不可思议。

  六米,原名杜晖,青年网络作家、自媒体人、资深文案。行走江湖三十年,读书二十年,写作十二年。这些年签约过网易云阅读,腾讯官方,出了两本书,见过上百个网友写了几百个故事,还当过编剧拍过电影,给校园、博物馆厅做过文化创意策划。以上是六米姑娘的自我介绍,她说自己是个随性的人,自由洒脱,无论是读书、写作,亦或是生活。“读书、旅行是我生命中停不下来的两件事,如果几天身体或者心灵不在路上,就会觉得自己特别面目可憎。”讲出这句话的六米,浑身散发着岁月静好的少女感。

  六米从小就爱看书,从小时候母亲订阅的儿童读物,中学时父亲书柜里的国内外名著,她统统翻了个遍。如今工作后没有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她就充分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等车、上厕所、甚至走路,六米都要掏出手机看点书。看过的书光记在脑子里不够,六米喜欢摘记,把喜欢的东西摘录下来,感觉特别踏实。“生活中所有信手拈来的佳句,无一不透露着阅读的痕迹。”六米相信自己读过的书不会白读,它一定会在将来某一个场合帮助她表现得出色。“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里有这么一句话,六米深信不疑。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命中,我为了找到自己所做的那些努力。”“六米故事馆”从最开始的树洞式分享,到后来添加生活元素,办故事会、讲演、分享会,再到后来暂停一切活动,真正深入到生活,写有价值的故事,思考社会、思考生命。故事馆一直在改变,六米也一直在成长。书带给六米的,除了生而为人、行人处事的道理之外,更多的,六米感受到爱。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理解我喜欢你,而是藏在字里行间,透过书中描写的花花草草蓬勃地、朝气地占领你的脑袋。”也不一定开心才是爱,有时候悲伤、难过,传达出来的也是爱。

#p#分页标题#e#

  《我不赶时间,只想赶上你》、《一个姑娘的江湖》,两本书,实现了六米从提笔开始写作就有的梦想。“如果现在的我,在别人看来有那么一点点才华的话,那都是归功于这些年从清晨到日暮的阅读。”面对当下许多年轻人不爱看书,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六米表示,一个人,要拿九分去生活,还有一分,得自己留着。这样,才能在外部世界的风雨中,始终保留一分支持自我的力量。我们读书,我们思考,就是为了好好滋养这属于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一亩三分地。读书带给我们的不是赚多少钱、获得多少成就,而是它让我们成为一个笃定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该舍去什么,并在人生重要时刻做选择时,有更大的格局,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里,适合哪一个位置。

  一杯清茶,一盏明灯,一本书,一支笔,心静下来,疲惫渐渐消除。当我们真正走进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会成为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春天的酒如果没来得及喝掉,就该洒在泥土里,不能灌醉你,灌醉一朵小花儿也好。希望六米姑娘,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依旧敢爱敢恨,仗剑天涯。

世界读书日,武义人谈读书

  傅伟:最是书香能致远

  记者 朱翚

  从外国的经典文学,到中国的现代文学;从《外国短篇小说集》,到《郭沫若文集》,傅伟老师家中的藏书已达数千本,只要你能看得到的地方,必有书。

  求知若渴,是我对傅伟老师的第一认知。“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没读过多少书”,那时正值“文革”期间,读书成为一种奢望,只能留有念想。高中毕业后,傅伟老师回乡务农。“当时每个村发了一套《水浒传》,那是我认真读的第一本书”,傅伟老师回忆道,“那个时候知青下乡,我从他们那里读到了第二本书《野火春风斗古城》”。

  高考恢复后,傅伟老师考上了师范学校,就此开启了他真正的读书生涯。“我要把十多年未读的书,在这都读回来”,那时傅伟老师家并不富裕,学校的图书馆成为他的“驻足地”。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傅伟老师如饥似渴地品读着一本本经典著作,不时地摘录下文句。“刚开始读书,我读的很乱,什么都读”,读得多了,傅伟老师就找到了读书的方法,“我先读外国文学,司汤达的,狄更斯的,巴尔扎克的,然后到现代文学,一套一套的读”。傅伟老师不再局限于泛读,开始了探求每个作家的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并开始尝试写作。

  1980年,师范毕业后的傅伟老师当了老师,购书读书成了他的习惯。“我买的第一套书就是《外国短篇小说集》,那时我还在上学,这一套书合计4元,对于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8元的我来说可谓是一笔巨款。”之后工作的每年,他几乎都会花去一个月的工资购置新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2000年1月,傅伟老师所写的第一本书《中国诗歌辩证艺术》出版了,并连续四年出版了4本著作,2005年被评为金华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

  腹有诗书气自华,傅伟老师用了四十余年读了上千本书,醉心于书海中,傅伟老师寻到的了他的“黄金屋”。如今的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时代,每年出版的书籍数不胜数,只要你想读,书唾手可得。在傅伟老师的眼中,当下的阅读模式却是碎片化的甚至是泡沫化的,零散的阅读并不能使人从中读出品位,读出境界。“简读或许能让我们收获知识,却并不能让我们学会阅读”。阅读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能与智者对话,它能够帮助你独善其身。阅读不仅能收获最纯粹的知识,而且能让人感知人生道理。只有书读得多,人的内心才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不被流俗侵扰,不为势位所误。记得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傅伟老师赠与我一本《笑的艺术》,当时只是被其中的笑话深深吸引,然而笑过之后便什么都记不得,多年以后我又细细品读了一遍,除了幽默的语言外,从中又学习到了笑话的理论及创作方法。

  阅读让人穿越时空和国界,随时随地感同身受。读书者像一个旅人,来到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抵达的“折叠世界”。杨绛将读书比作串门儿。“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读书就是追寻与探索的过程,过程中包含着种种道理与哲理,有对往事的回顾,对未来的向往,对自然的探求,对人生的企望。正如傅伟老师在《师者心语》中所说的“与书为友的读书人,生活不会寂寞”,愿所有热爱读书的人们,在书中寻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吴金宣:读书识古今中外圣贤

  记者 潘雯

  吴金宣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他耳不聋眼不花,仍然热爱着阅读。他每天早上起来就会看看报纸,闲暇时也会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会书。“这是我最近看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吴金宣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向记者推荐道,“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我知道看书要结合时事,这两年世界格局越来越紧张,作为一个读者的好奇心,我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认真研读思辨。”

  吴金宣从小便爱看书,但因家庭贫困,只能向朋友借书来看。等工作了,他便拿工资去买书,这一习惯一坚持就是数十年。“我曾经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前汉演义》到《民国演义》全系列书籍,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呢!”他津津有味地回忆道。至如今,吴金宣家中已有5000多册书籍,遍布书房、卧室、客厅和仓库,可谓是真正的“书屋”。

  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要把阅读上升到“悦读”的境界。阅读虽然不能发家致富,但可以充实升华人的精神元素,可以提升自己的素养品行,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从阅读上升到悦读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做长久功课,从不轻言放弃,达到一天无书,食之无味的状态,才能真正从阅读上升到悦读的境界。“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我是坚持了几十年才养成了习惯。达到悦读的境界后,我的手就会痒,就想‘破茧成蝶’。”在二十多年间,吴金宣写了300多篇散文、随笔、杂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就发表了100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副刊上就发表了几十篇。同时,编著出版了19本书,共计470万多字。

  但他也对时下国民阅读有着担忧:“在文学最不值钱的当下,社会基本处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多少人去阅读?”他鼓励大家要多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行,就拿四大名著举例。《三国演义》开卷就是杨慎的词,如果读懂这首词,也许在这个社会就少了许多你争我斗、追名逐利的势力人。如果读过《红楼梦》的话,势必不会漏过“好了歌”,读懂了“好了歌”就会知道什么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自然会看淡名利,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贪官污吏。这就是告诫人们读好书、好读书。

世界读书日,武义人谈读书

  “泥香”到“书香”,读书改变人生

#p#分页标题#e#

  共和国诞生的第五年,我降生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祖辈目不识丁。我渴望多念点书,却命运不济。高小将读完时,“文革”开始,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又在此时离世。14岁的我,辍学而成自食其力的小农民,“底分”从1.8分起步。

  不知道自己为啥那么爱书。生产队干活歇力时,人家在玩耍,我却一个人静坐田埂看书。农闲、夜晚,总是手不释卷。机会总是眷顾有心人,读书让我渐渐像个有些文化的人,被委任当了生产队的记工员、植保员,大队的团支书、民兵连长,在清溪口水库做常年工时被叫到办公室编工地简报,后来考上桐琴公社文化站干部,两年后考录为国家公务人员。

  少年读书夯垫的底,让我一路走来得益良多。在文化馆时成为调研专干,参与国家文化部攻坚课题《群众文化学》的创编,填补了文化学研究的一个空白,获政府最高奖——1998年度文化部群星奖金奖。接着又参与编写《群众文化管理学》。这两本书成为中央电大中文系群众文化专业的基础教材。

  1996年调进县旅游局,陆续出版了《留住芳华》《风水郭洞》《太极俞源》《趣谈温泉与养生》《品味武义》《评读武义三十年》《民国上将汤恩伯》《千家驹传》《叶法善传略》《厚文桐琴》等旅游文化书。

  我日渐觉得,文史新书既要有当前的社会价值,最好还具有长远的历史价值。自知凭我这点功底干不了大事,唯做本县域文史探研,可以避短扬长。

  当选定治学方向时,县里召开的《武川备考》重印首发式,我感触尤深。《武川备考》是武义清代后期乡贤何德润纂修的准县志,凡20卷,独自耗20年心血铸就。浩茫长史,不知有多少著作日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记录百年县史的《武川备考》及《武川文钞》《武川诗钞》,却成为宝贵的善本,日久弥珍。于是,我萌发一个自不量力的念头,历经七八个冬去春来,终于著成235万字篇幅的《武义通史》,编就120万字篇幅的《武义诗文录》,作为纪念何德润先生诞辰180周年的礼物。

  手捧巨编,蓦然回首,一个小学生“泥腿子”的人生,竟然如此书香。究其根柢惟在二字:读书!

(朱连法)

  读适合自己的书

  我是在小山村里长大的,那时候没有童书,能借到的手的基本是武侠小说。

  记得初看古龙的小说,就被里面的人物深深吸引。古龙小说里的人物都有着极致的个性,他们都是非常规的普通人,这十分符合我当时叛逆的心情。他通常给小说里的人物冠以极为诗意的名字,如:西门吹雪、楚留香、花满楼、叶孤城、萧别离等。年少的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么枯燥单调的汉字,一经组合,居然会如此美丽别致,居然会产生如此惊心动魄的效果,便觉得当个作家实在是件很美丽的事,在后来的创作中我写下了《侠客行》组诗。《侠客行》中有这样的几句:

  如果让我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活法

  我希望是——醉生梦死。就像现在这样

  没事杀杀人,跳跳舞,喝喝酒

  如此而已。

  童年在山村里长大,于我是一种幸运。到如今,我依然觉得最美、最好的地方就是那个小小的村子,因为那里有爸爸、妈妈,有落日、青山、飞鸟、归禽、绿野……记得小时候每晚入睡前,我喜欢把窗户打开,让山野的清风充满整个屋子,让月光晒在脚上,那样的感觉非常美妙,到今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诗行里。

  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中写道: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或者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那青草,那绚丽的朝霞,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以及那菲比鸟的啾鸣,

  还有那三个月大的小羊羔,淡粉色的一窝小猪,小马驹和小牛犊,

  ……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

  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正在走,

  将永远天天向前。

  所以,我愿你们每一个人选好适合自己的美妙之书,不论是自然之书,人世之书,还是纸页之书,这一点至关重要。

德迅网 » 世界读书日,武义人谈读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