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首家创业博物馆讲述中关村故事

  在中关村(000931,股吧)创业大街主街上,本市首家创业博物馆开馆了。中国首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四通打字机”、上世纪80年代的联想汉卡、“90后”可能都没见过的3.5寸软盘……数百件老物件讲述着中关村创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历程。

  昨天,记者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与创业大街的现代氛围不同,走进博物馆正门,一种年代感扑面而来。脚下印着蓝色“STONE”字样,这是创办于1984年的中国首家民营科技企业四通集团的标志;抬头向上,房顶挂着写有“瀛海威时空”字样的灯箱,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向前看,有两扇木门,左边黄色的门是金山软件1988年创业之初的门,右边红色的门是联想创业之初小传达室的门。推开这两扇门,便是推开了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创业的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

  博物馆按照陈列品不同分为电脑区、手机区、游戏出版物区等多个区域。在电脑区,一台1987年上市的四通2403打字机格外抢眼,这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台略显笨重的机器其实并不是电脑,只能算是一台“准电脑”,能处理文字,还能直接打印,最重要的是能直接打印汉字,在中国办公自动化方面贡献卓越。“自从有了四通打字机,文字工作方便多了,当时整个北京的科技产值也不过几个亿的规模,四通的产值就占了一半。”工作人员介绍。

  在四通打字机旁边的,是博物馆的另一台镇馆之宝——1985年出产的长城0520计算机,这也是中国第一台能输入中文的计算机。工作人员介绍,“它让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第一次拥有同国际领先技术同等的话语权,不过当时的售价在两万元左右,得有介绍信的机构才能买”。

  博物馆里的数百件老物件,每一个背后都有创业故事。史玉柱创建巨人集团出品“汉卡”时,1989年他拿着仅有的4000元为研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打广告,那次“孤注一掷”造就了他后来的成功。而联想出品的“汉卡”,大小跟手掌差不多,30年前市场价格在1300元左右,利润在700元左右,而同期一台电冰箱的价格也不过千余元。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充满“回忆杀”的物件,比如3.5寸软盘、苹果电脑、小霸王学习机、手机、BP机和商务通等。在博物馆的一角,有一座用6800多张3.5寸软盘堆成的小山,工作人员介绍,这6800多张软盘的存储量总和约有8G,总重达115公斤。“很多70后、80后初学电脑的时候都用软盘,现在恐怕很少有90后知道这玩意儿了。现如今,一个同样存储量为8G的U盘只重5克。”

  “没有一件科技产品会永生,但中关村人一直在努力创造,这是中关村创业者最可贵的精神。”在中关村科技圈摸爬滚打20年的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如是说。

  据了解,创业博物馆由中关村创业者苏菂发起,苏菂是中国第一家创业咖啡馆车库咖啡的创始人。“希望通过展品,让参观者了解中国的创业者对IT领域发展做出的贡献。”苏菂说。据悉,博物馆国庆期间1日到6日均不闭馆,免费对公众开放。J224

德迅网 » 首家创业博物馆讲述中关村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