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一周报记者/夏珖玘
林富元
美国硅谷知名的创投家、全球知名的演说家、硅谷乐队吉他手。他也是多元创投股份集团(MultI-Dimensional Venture Partners)的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的副董事长,高盈创投(Asenqua)的执行董事,橡子园创投育成孵化中心(Acorn Campue)的共同创办人。
出生于中国台湾的林富元是美国硅谷最早的一批华人创投家,1991年就做了第一笔投资,之后的20多年内,陆续投资了50多家公司,如今已有20多家上市或被并购。
除了投资家,林富元还是全球知名的演说家,被称为台湾激励演讲家。现今,林富元担任了多个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比较知名的有多元创投股份集团的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的副董事长,橡子园创投育成孵化中心(Acorn Campue)的共同创办人。
有意思的是,林富元还热爱摇滚,在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前几天,他发起的“硅谷乐团”刚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演唱会。
“我是运气好的笨蛋”
理财一周报:您至今做了多少投资?
林富元: 50个公司的数量是累计的,成功案例超过20个。我做了20年的投资,年轻一点的时候有管过十几个公司,担任董事或者董事长,我不可能每一个公司都进去操盘,我是一个投资者,不是经营者,我要做的是找到好的经营者。现在我年纪大一点了,主动参与管理的公司只有4-5家。
我投资了50多家公司能卖掉20多家,其中有一些公司几近破产了,现在慢慢发展起来的还有十几家,这里面大概有6家未来3-5年内可能被购并或者卖掉,我的投资目标是希望未来一共能有30家是成功的。从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笨蛋。
但是我一定要写下来提醒自己,这些成功并不是我自己英明有才,而是这些公司的创办人和经营者他们争气努力,好的投资人只不过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对象而已。不管现在有很多封面人物、风云人物他们常常讲的不一样,我一向认为天底下没有神仙般的VC(风险投资),只有神仙般的创业者。VC要做的是去找到这个神仙般的创业家。
理财一周报:现在国内创投非常热,您有没有感觉过热了?
林富元:我是在美国做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最老一辈华人。2000年,我在上海演讲VC,当时来了2000多个人,我在那里讲什么是VC,好多人都来问我怎么做VC,现在我再来看,当时来听演讲的人,好多都变成了VC杂志的风云人物。中国发展得很快,中国人多,大家都有迎头赶上的心态,这个精神很好,我在硅谷过去30-40年感受到的创业精神,在中国很多地方早就如雨后春笋般出来。我上周在美国硅谷做一个演讲,才100个人,之后我收到了60份创业计划书。
“最危险是一知半解”
理财一周报:国内很多企业都高度重复,尤其在互联网,一个新的模式不久就被大量复制,这个情况会不会影响投资?
林富元:互联网比较明显,其实在很多与科技相关的行业都这样,我过去写的书里面就写过阶段成功、过渡期的英雄。就说IT,从大电脑变成小电脑,然后小电脑变成笔记本,变成iPhone,这已经历好几个朝代了,每个朝代都有人红得不得了,但后来没有人持续。再说中国,什么小灵通,前几年火得不得了,现在送人都没人要,这就是阶段性的成功。
现在的云端运算,这个是多么华丽的概念,其实它根本就是IT的老东西,在四五十年前就有的timeshare(一个运算的资源,大家可以不同的时间去共用),云端运算也是一样的,把它分散出去就是云端运算,集中起来就是中央控制。咨询行业科技行业都很有天分,把老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包装,又制造一批英雄,互联网也是一样,只不过是模式的变换,我做的就是在绚烂的重复中找出里面真正有本事的。
理财一周报:那您投资的时候是怎么选择的?
林富元:我就讲讲远盟康健这个案例。 2005年,我认识了远盟康健的邓总,我和他磨合了两年,我以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扶持这个项目,在2005-2007年,我们没办法开展项目,碰到太多困难,期间他想过放弃,我和他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早做你是炮灰,晚做轮不到你。我看人的话要看他能不能担当、公信力、团队能力。当然项目的市场前景也需要关注。
理财一周报:您做了多年投资,涉及很多行业,您是否了解所有的行业呢?
林富元:只有最笨的人才会认为自己能懂所有的行业,我不聪明,也不笨,我不会去尝试了解所有的东西。最危险的人就是那种一知半解的人,现在只有一个东西决定趋势,就是市场,需求定义功能,功能创造形状,很多人创业是先有东西再去想这个东西能满足什么需求,最好的项目是应该知道有多少人有需求的。我现在投资医疗,主要是医疗服务,很多东西轮不到我做,我不能开医院。做制药厂,我敢开,但是太庞大了,我这个年纪,如果再给我30年我就干了,所以我做服务业,像这个服务业,前20年是从无到有,现在是从有到好,以后将是从好到有个性。
“在硅谷不用和政府打交道”
理财一周报:在中国做投资或多或少都要和政府打交道,您感觉和内地政府沟通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林富元:我是橡子园的创办人,当时内地三个副市长轮番上阵来和我们接触。我现在仔细想想,中国有很多地方“三减两免”,批土地,盖厂房。
美国硅谷是一个什么奇特的地方?我在硅谷做了30年的事业,除了申请执照,写材料批文送进去,我不记得有和政府打过交道。其实硅谷的政府并不友善,它管理很多,我记得我有做过一个光电锅炉,德国的设备买进去了,要好几百万美金,但是救火队来了,说我设施不合格,前前后后熬了一年不能用,无法开工。这种事情要是在中国,肯定是当地政府吸引我去工业区,只要打个电话,或者吃个饭就没事了。
不过,政府管多管少在目前阶段是有需要的,因为未来的创新靠政府写一个口号有用吗?未来一定是要人才来创新,至少公司的领导人要有创新意识。
“人生充满选择,
看你用什么心态去把握”
理财一周报:您还记得您的第一笔投资吗?
林富元:我当时是兼的,一边在做工程师一边做天使投资。我1991年投第一个案子,1995年就上市,我承认是我的运气不错。当然如果说纯粹是运气也不尽然,一定要有对企业的基本了解,需要一定的认知。
理财一周报:我在国内也看到很多工程师,不过他们没有像你这样想到投资公司,是不是硅谷的工程师特别有投资的能力?
林富元:我一开始也没有大钱,省吃俭用有一些小钱,慢慢做起来的。我二三十岁的时候,一直在开丰田,我朋友和我收入一样,他们有了钱就去开梅赛德斯-奔驰,我开丰田去聚会都停在后面。人生充满选择,看你用什么心态去把握。我以前投资过一个国货中心,投了15万美元,5万美元是我自己的,5万美元跟我爸妈借,5万美元跟我岳父借。
很多人都说他没有碰到好机会,这句话绝对是错的。每一个人一生中天天都在碰到机会,机会碰到手上,从指缝中流走。很多机会在你手上你嫌它不好,其他人捡去变成google,变成雅虎。有些人说google我也想过,问题是有人做了,有人讲了一辈子。
理财一周报:在国内,很多做IT的都在抱怨,说他们就是搬运工,硅谷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
林富元:硅谷如果这样做,都在做搬运工可能都会死光光,如果永远搬来搬去,永远都不会有创新,创新智慧变成口号,创新需要人才,如果永远做搬运工那就无法创新,最能做郭台铭下面的生产工。
硅谷对智慧财产的重视是众所皆知,国内对智慧财产也越来越重视,我不是很重视搬运工的做法,通常一个好的工程师团队,领导人一定要有创意,有创新,他做出来的东西才有人在后面搬运。在硅谷一个好的工程师要被认可,需要有基本核心价值,要有执行能力。就算搬运工也有好的搬运工和差的搬运工,一个普通的搬运工,一个功能要写1000条,一个有本事的可能500条写完,最好的人他们跑到IBM,iPone,差一点的就跑到制造商之类的地方去了。
此外,多元发展,一边是写软件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只有这个是不够的,就说苹果电脑,它是电影公司、娱乐公司、音乐公司、游戏公司,它什么都是。现在真正有价值的行业不再是单纯的科技行业,未来最有价值的都是混合的行业,所以最有价值的人才就是混合人才,工程师要了解财务,做财务要了解生产。譬如现在比较红的一个行业,医疗器材,我不会投资3个工程师,也不会投资3个医生,我会投资3个工程师+3个医生组成团队的医疗器材。
“公益机构也可以盈利”
理财一周报:您热衷公益事业,现在公益的类型很多,您怎么选择做公益的方式?
林富元:我不敢说我做很多公益,但我在做,我是欧洲弗伦社的会员,欧美较大的公益组织,他们有一句名言,Service above self(超越自我的服务)。我在台湾有一家连锁餐厅,未来将有20家店,也准备在上海开,我投资这家店的时候就硬性规定,每年赚的钱,当投资人取回3倍以后,要拿10%做公益,不是捐出去,是我们自己做。
现在的公益和以前的公益不一样,以前的公益是看到一个人很有钱,就像内地很有名的一个姓陈的,到处撒钱的,这是一种做法,成功以后有余力,这里那里撒钱,还可以获得名利,对公司形象很好。而现在的公益将会自成一条龙,将来大学会训练出来一批做公益的人,我认为公益机构也可以盈利,比尔·盖茨的公益基金有人操盘,每年18%的利润。
理财一周报:您是不是很喜欢摇滚?
林富元:我搞摇滚搞了40多年,这是我的兴趣,你没有听过我弹钢琴,我是很有职业水准的。KTV永远比不过现场表演的感觉,我上个月才表演了一场,600个人的现场,唱了4小时,我唯一缺点是声音不好唱歌不好听,但是我很会和声,9月、10月还有两场,相信会很High。
理财一周报:您是一个演讲家,很多演讲家都很善于说不善于做,您是说的多还是做的多?
林富元:我演讲做的很多,在中国、美国硅谷都做的很多,我可能属于反向操作,我是先做投资,做了很多成就以后才敢出来演讲,不然光是用嘴巴讲是虚的。
理财一周报:您是演讲家,又喜欢音乐,您有比较强的表现欲?
林富元:我不晓得谁是真正没有表演欲望的,表演欲望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呈现出来的。就拿媒体来说,作为记者,问一个问题,希望比别的记者问得更好,这就是一种表演欲望。小孩子希望被老师赞赏,这也是表演欲望。表演可以让别人知道我的好,也可以分享我的乐趣。
“特别喜欢读小说”
理财一周报:您在2004年来上海时曾说过,市面上很多书都是哗众取宠,现在是否还有这个观点?
林富元:不管是报业还是出版业,我说不好听,可以说是日薄西山,像台湾小小的弹丸之地,不包括杂志,一年出4.5万本新书,内地一年出10万本新书,竞争非常激烈。98%的书,都是作者自己出钱,印个500本送给别人。我觉得写一本好书不容易,出一本好书更不容易,作者要找到定位符合的出版社,卖一本好书更不容易,普通人,工作需要不算,很少有看到一本书就喜欢并掏钱买。
我看到太多书,很多书只不过是包装,内容就是搬运工,像有些人写励志传,我简直觉得是招摇撞骗,尤其很多人一事无成,还在写励志书,居然还卖得很好。
理财一周报:那您认为什么书值得看?
林富元:我觉得三种功课、专业的书不能少,一两个月就要看一本,这种书包括投资。第二是古典书籍,《悲惨世界》、《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这些书是打底的。第三是修身养性的书,不是说要看佛学,像很多小说看完以后,感受力是很强的,我就特别喜欢读小说,很多教条的书看了就觉得看不下去,譬如林老师教你、吴老师教你之类的,这种书看不下去。
理财一周报:从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看古典书籍,您现在又提到古典书籍,看古典书籍到底有什么用?
林富元:年轻时,人家会通过问你会做什么来定位你这个人,到了30-40岁,人家就问你经验怎么样,到我这个年纪,我常常在会见执行长、总经理、董事、独立董事、创业者的时候,我会问他,你做过什么、我要了解这个人气魄如何、担当力如何,公信力如何,当然其实我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了。这个不是说你读了一本书,如何建立气质就可以学会的,这需要常年积累,读古典书可以做到这些。有些人在聊天的时候,一讲话就喜欢引经据典,这其实是一种卖弄,有些东西需要气质品种融会在一起。
理财一周报:您在中国台湾出生,后来去美国留学,在内地,很多人都喜欢出国留学,是否在台湾也是这样呢?
林富元:喜欢出国有两个层面,好奇和向上,不是说不出国就不向上。我投资每个公司都要求国际化,最伟大的企业、最伟大的人思维是要国际化,尤其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竞争对手可能不是街对面的人,可能在印度,在英国,在其他国家。
中国台湾的教育不错,但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棒,我到了美国才知道什么叫做独立思考,台湾的教育和内地一样,都是填鸭式的教育,看谁会背。我现在和别人谈,很少问他们什么学校毕业的。我觉得出国对人生绝对是一种历练。我经常鼓励人出国,出国吸收跨国企业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德迅网 » 摇滚天使投资人林富元20年心得:风投要做的是寻找神仙般的创业家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