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2016年10年获得的奖状,颁发单位是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内容是“在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交通大学分营上所做的《引力波探测》科普报告,荣获《2016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名家大师精彩报告》优秀奖”。
这是不是太小儿科了?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武向平可不这么看。
“如果说一个科学家的成就以10分来记算的话,8分来自于他的科研成就,别外2分应该来自于他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武向平说。
他有三个论据。
一是全民科学素质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科学家作为掌握最前沿知识的群体,有义务向公众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二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类对未知的恐慌是一种正常心理反应。特别是科学技术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化,对传统文化、安全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时,科普不及时、不准确,可能会阻碍先进技术的应用”。
第三个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武向平青少年时期是在陕西省延安市的黄龙山区度过的,当年这是一个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的地区。全县人口不足五万,当年全县仅5人考上大学。所以直到上大学武向平才开始学ABC。落后地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他感同身受。
过去四年以来,他承担中国科协的“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仅2016年间,他就在12所中学做过“谁将主宰宇宙的命运”和“引力波探测”等科普讲座,受益学生上万。他积极推动科技和教育资源向西部、山区和农村倾斜,并身体力行,在贵州、福建、新疆、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传播科学知识。“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亲自听到科学家报告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一次讲座,就是撒下一片种子,也许将来就会发芽!”
武向平在参加科普活动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些问题:比如科普活动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
“出现突发事件时,没有一个权威的专家库,不知道找谁,科学家也不愿意主动站出来解释。于是媒体往往就成了代言人。而这个代言人的权威性、专业性有时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武向平分析说,大部分科学家的科普活动仍然呈自发状态,同时科学研究的语言到大众能接受的语言有个“转换”的过程,有时媒体诠释错了,有时科学家自己表达得不准确不通俗,甚至出现过两个学者说法相佐,把个人见解当作行业共识去解释,这都影响了科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我们至今也没有一部震撼的科普大片”,这也让武向平有点遗憾和感叹。怎样使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娱乐传媒界能有机结合和沟通,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去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他呼吁,政协可以就科普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各个阶层的调研,真正把科普工作推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科学家乐意做科普,民众喜欢听科普。(本网记者 杨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