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国防科工局向媒体公布了“十三五(2016—2020)”时期中国核工业发展蓝图,其透露了我国将加快在空间核动力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争取在2020年将空间核反应堆定型测试,2025年发射第一颗采用核反应堆为动力源的“试验卫星”!
空间核动力装置
众所周知,目前人类太空探索宇航器主要的动力源为化学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但这两样动力源都有着各自明显的缺点,如化学电池,主要是工作寿命短、功率小;而太阳能蓄电池,则是对发射条件要求高、研究制造门槛高、以及自身重量较大减少了科研设备的携带量等等。
太空卫星
因此,将核动力应用于空间动力装置上,对于一个航天大国来说是必须克服的一个难关,因为未来随着中国对火星、木星甚至宇宙深空的逐步探索,目前的两种主要动力源都将不在适用,而核动力将会体现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比传统化学能源,核热动力系统有着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悠长,体积小可携带设备物资更多,动力更强劲,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
因此,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已经被各航天军事大国视为,未来军事航天和深空探测不可替代的空间电源。
其实,早在上世纪美苏争霸时期,两国为超越对方取得太空优势,争相发展航天技术时,就纷纷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空间核动力装置上,进行了研究攻关,并已取得重大突破。
核动力飞船
如美国在1965年就将空间核反应堆装置应用在宇宙飞船上进行了测试,2004年登陆火星的美国“好奇号”探测车,也是得益于其装备的核装置,才能横跨遥远距离,顺利到达火星。而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其早在数年前就宣称,2018年首艘核动力飞船将发射升空。
所以,在空间核动力技术领域已经落后美俄两国的中国,必须要加紧追赶。正所谓一步落后,如果不加紧直追,那只能是步步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