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我们知道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复杂多变。那么,远古人类最早是如何来到青藏高原生存繁衍的,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依靠什么生活?这也是西藏联合考古的重要内容。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的考古团队,公布了他们在西藏多年持续展开旧石器考古调查与发掘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阿里地区狮泉河源头革吉县,发现了距今五千到三千年之间的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这也是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首个史前人类洞穴遗址。
在海拔48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狮泉河的源头,专家们在梅龙达普遗址的洞穴里,采集到这些细石器,包括经典的锥状石叶石核,修长、薄锐、规整的细石叶等,它们属于典型的细石器文化。
古人把细石叶从细石核上剥落下来,修整后再镶嵌到木头或者骨头上,作为复合工具使用,充分体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是一种复合工具的文化,是打制石器(技术)最高阶段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了新石器时代。
作为有明确地层信息的细石器文化遗址,专家们对梅龙达普洞穴里发现的器物进行了碳十四测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结果显示含细石器和陶片的(文化)层位年代,基本上在五千到三千年之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发现。这个洞穴规模非常宏大,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
2018年,考古队只是对洞穴进行了小规模的保护性发掘,今年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洞穴遗址,因为范围和面积有限,这样人类的文化遗存保存也比较集中,所以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加大对洞穴类遗址的探查力度。我们知道青藏高原面积巨大,对文化面貌到目前为止只是蜻蜓点水,//我们也要继续查清楚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史前文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