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此次任务不仅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背间的中继通信。在此次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之前,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卫星应用产业贡献最大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从经济规模来看,美国航天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政府预算投入和商业市场收入在太空经济中的比例格局已由之前1:3变为1:4,收入部分呈现逐年加速上升趋势。2012年至2017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3022亿美元增长至3835亿美元,5年平均增长率26.9%。
目前,对全球太空经济贡献最大的是卫星应用产业。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至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690亿美元,占全球太空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其中全球卫星服务业实现收入1287亿美元,占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的48%,是卫星产业的主导领域,占比48%;其次为地面设备制造业,实现收入1198亿美元,占比44%。
产业融资热度整体上升,多国积极开展行星探测
自2012年来,太空科技行业一直不断发展壮大,全球范围内,太空科技行业交易额上升了超过400%。2015年,私营企业融资46次,总额达23亿美元。2016年,融资热度有所降温,融资40次,总额达15亿美元。2017年,全球太空科技产业融资热度再度上升,融资额约为2815亿美元左右,融资次数达到了65次。
近1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六大太空探索产业大国陆续开始自己的深空探索计划。从探测范围看,目前人类星际探索最远的疆界是太阳系边缘。美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深空足迹已基本遍布太阳系:“阿波罗号”载人登月,“尤利西斯”号,“起源”号探测太阳,“深空”号,“星云”号,“等高线”号探测彗星,“黎明”号探测小行星,“信使”号探测水星,“好奇号”登陆火星等。
由于和美国合作密切,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星际探索能力也较为强大,基本和欧洲水平相当,同列第二梯度。特别的是,日本2003年发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丝川”小行星上成功采样,于2010年返回地球,实现了人类首次直接获得月球以外天体岩石样本。
中国正奋起直追,“嫦娥工程”目前已实现月球初步探测,“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夸父太阳监测卫星”等月球以外的深空探测计划也提上议程。
五大投资领域稳步发展,航天运输领域占比最大
2017年全球政府对太空探索的投资总额为146亿美元,同比增长6%。五大投资领域稳步发展,投资额度稳中有升。在主要国家和投资太空探索的新兴国家的项目推动下,过去五年间全球支出有所增长。在预算仍然受到限制的环境中,Euroconsult预计到2027年,全球太空探索预算将增长到200多亿美元。
2017年,政府和私营部门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日益浓厚;初创企业渴望利用太空探索活动的商业潜力;航天机构进一步加强与私营机构的伙伴关系,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目标,推进可持续的太空探索。其中航天运输领域投资额为77亿美元,占全球太空探索产业投资总额的52.74%,位列第一;其次为太空探索所需轨道基础设施,其投资额为35亿美元,位列第二,占比为23.97%。
产业空间活动的发展给各国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其实施主体呈多元化态势
随着航天活动的开展,世界航天已经从最初探索进入太空的技术、探索宇宙、保障国防安全,转向更为注重应用航天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各种用途的空间资产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空间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影响,许多空间服务都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