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之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目前,各地已经行动起来,初见成效。
已有一批国有景区宣布门票降价
国家发改委6月底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景区降价的“时间表”。意见明确指出,2018年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同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任务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以景区合理运营成本为基础,科学规范透明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健全,同时,针对今年十一黄金周,意见中强调,各地区应确保,于今年9月底前,降低偏高的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徽、江苏、陕西、山东、湖北等地已经开始行动,降低了一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
门票较高的5A级景区将成降价重点
根据《指导意见》,门票降低的景区主要锁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等5A级、且现行价格水平较高的国有景区,对这些景区要科学制定方案,切实降低偏高的门票价格。同时,《指导意见》还提出,要积极推动4A级及以下国有景区的门票降价。另外,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也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总的来说,门票较高、游客意见较大的国家重点5A级景区会成为降价重点。
景区门票定价将更加科学合理
游客最关心的是,国有景区门票到底会降低多少,事实上,到底降价多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意见》提供了合理界定成本构成的建议,即“门票定价成本应严格限定在景区游览区域范围内维持景区正常运营所需的合理支出”。所以,根据这一方针,景区门票的定价将更加科学合理,但具体降低多少,还要根据各景区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已经宣布降价的湖南桃花源景区门票价格由原来的180元/人调低至128元/人,武汉黄鹤楼门票从80元/人降低到70元/人,幅度都是根据不同的景区情况来具体制定。
门票价格监管实现动态化
门票价格监管不仅不搞一刀切,还要实现动态化,意见要求,建立门票定期评估调整机制,门票价格制定后,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根据景区游客数量变化、运营成本变动、收支结余等情况,以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及时调整门票价格。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未来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制定将更趋合理,不管涨价还是降价,都将更加透明,同时也会有效缓解“三年必涨”的现象。
建立健全景区价格失信惩戒机制
完善价格机制的同时,价格监管也在加强,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景区价格失信惩戒机制,将景区扰乱价格机制的行为作为景区及其主要负责人不良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有专家认为,在减轻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之后,景区将会更主动地打开多元化收入来源渠道,探索文化衍生品开发等更多业态的旅游经营方式,让收入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可持续。以故宫为例,截至2016年底,故宫博物院的文创衍生品共有9170种,为故宫博物院带来的收入达10亿元左右。专家指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监管,对遏制门票价格过快上涨,发挥了一定作用,要想让景区价格确实降下来,发布降价令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从根源着手,切断涨价的利益链条,使游客获得实实在在的出游福利,同时也将引导各地逐步摆脱门票经济,真正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今天的新闻观察,我们邀请了本台新闻观察员郎立斐。
门票降价这件事,我们栏目不是第一次谈了,这次国有重点景区门票降价,虽然刚刚开始,也引起不少的点赞,对此你怎么看?
景区门票降价,当然是值得点赞的事情,特别是国有景区,因为这些景区,大多是自然景观、祖宗遗产,本来就是公共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坐地起价,本身就不合理。一张九寨沟的门票价格300元,美国392家国家公园,一年通票50美元。国家发改委提出“以景区合理运营成本为基础”,这也就是说,你只能收个物业费,不能你占的地方是还地段就漫天要价。
在有些景区,门票涨价实际上也是一种惰性思维,甚至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杭州西湖从2002年免门票,是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但是杭州的旅游收入在15年间增长了4倍。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游客太多,其实现在预约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降价是好事,但是也要看到这并非自愿行为,可能是主景区降价,又多处几个收费点,有些可能降低服务质量,说到底,到嘴的肥肉,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吐出来。所以仅仅一个“指导意见”,恐怕不会完全解决问题,地方的定价权力如何界定、划分,恐怕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