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离监探亲给我们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宁夏监狱管理局副局长郝善海说,为了做到“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各监狱坚持“审慎选择、层层把关、规范办理、细化流程”的原则,经过四级审批、两次调查,真正做到优中选优。
“服刑人员回家后,干警更要紧绷着弦,万一惹事咋办?”郝善海说,他们要求服刑人员每日必须到当地派出所签到,并通过远程视频向监狱干警报告情况。监狱指挥中心则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实时跟踪监控活动范围,确保服刑人员稳妥放出去、安全收回来。
(二)
离监探亲结束后,服刑人员梁小斌(化名)变了。他没命地劳动,并主动承担监区打扫卫生的活儿。
一切,都是为了多挣分。
“我要好好改造,早点出去。你们不晓得,外面的世界多美好!空气都是甜的。”梁小斌成了监区的“焦点人物”,狱友们最大的乐趣是听他讲述所见所闻。
“生活越来越舒适,外出居然不用带现金,手机就能付钱;洗手间的水龙头是自动感应的;电影院的座椅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梁小斌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
“那我好好改造,争取明年也有资格”“你减5次刑才能出去的?我还差2次”“我在里面考的职业资格证,出去后能用上不?”狱友们争相提出疑问。
一时间,监区里积极改造的氛围异常浓厚,人人都朝“标兵”梁小斌学习。
事情得从一个多月前的那个早晨说起。
扑面的寒风凛冽刺骨,梁小斌心中却溢满了欢喜。入狱16年,他终于踏出了那扇向往已久的大门。
离监狱8公里处,是让他朝思暮想的地方——家。
记忆中,梁父对梁小斌这个最小的孩子宠爱有加。
尽管一家七口人靠梁父在屠宰场打零工艰难地维持生活,但梁父总能满足梁小斌的需求。
担心儿子在学校吃不好,梁父给周边的餐馆打招呼,让梁小斌随便吃喝,月底他来结账;不论梁小斌打架还是偷东西,梁父也总能想办法把他从派出所“捞”出来。
直到一天,梁小斌用刀子胁迫梁父拿出1500元时,他才明白自己的娇惯毁了儿子,他满足不了儿子永无止境的索求。
在亲人的呵斥下,梁小斌放下刀子,但他没有带任何一件东西,离开那个让他在有钱哥们面前抬不起头的家。
那一年,梁小斌17岁。离开父母怀抱的梁小斌,在外面并不顺利。离18岁生日还差一个月时,他因琐事致一人死亡,被关进看守所。
一夜之间,梁父白了头,家里的八哥跟着他学会了叹气;在看守所期间,梁小斌又因口角勒死嫌疑人,为了凑钱给梁小斌请律师,梁父跟不肯借钱的三弟闹翻,从此不相往来;家庭遭此骤变,梁小斌的爷爷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些年亏欠家人太多了。”梁小斌自言自语道,刻意压低帽子,眼泪还是不停地往下掉。
正在开车的姐姐通过后视镜看到这一幕,一阵酸楚,刻意调大收音机的声音……
车停靠在一条八车道的马路边,眼前是一个满是高楼的小区。
梁小斌惊奇地问:“红瓦房呢?”
“早拆了,这是拆迁补偿房。”姐姐拉着他往进走。
打开门,梁父身上挂着尿袋,扶着墙从卧室走出。儿子近在咫尺,他却激动地瘫坐在地上:“腿咋软了,起不来了。”
梁小斌紧搂着父亲痛哭起来,他突然觉得,那个“天塌下来,有爸顶着”的男人真老了。
桌子上都是梁小斌爱吃的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为这次珍贵又短暂的相聚举杯。
梁父黑着脸,始终沉默不语。梁小斌入狱后,失望透顶的梁父只看过儿子两次。
梁小斌小心翼翼地回答家人的问题,不时偷瞄父亲,生怕哪句话说错了。
“里面有学校,干警教各种知识。去年我自考大专毕业,学的法律专业。”“在里面学会裁缝、刺绣,我也有一技之长了!”梁小斌说。
话语间,梁小斌刻意避开“监狱”“出狱”,用“里面”“出来”代替。
“那羊用不上了?”梁父突然放下碗筷。
空气瞬间凝固,梁小斌意识到说错话了。
事后,母亲悄悄告诉梁小斌,“羊”是家里最忌讳的词。梁小斌入狱后,梁父在贺兰县某村租了一块地,养了50只羊,有时忙起来顾不上做饭,就吃干粮和剩饭。时间久了,梁父的身体也垮了,被查出直肠癌晚期。
梁父病倒后,梁小斌的哥哥姐姐劝他卖羊,安心养病。梁父始终不同意,之后但凡有人提到“卖羊”,他就骂人、摔东西。
大年初二那天,梁父拉着梁小斌向他交待后事:“(癌症)晚期,没几天了!50只羊是留给你的,出狱后若找不到工作,就把羊卖了开家小商店、娶个媳妇,过‘正常人’的日子……”
面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梁小斌泪流满面、悔不当初。
回家的日子是幸福的,梁小斌为父亲洗脚,给母亲梳头;给家人垫上他亲手绣的鞋垫;梁小斌还到三叔家替父亲道歉,劝三叔与父亲冰释前嫌……
无数次,梁小斌期盼时间能停下来,让他美美地享受这久违的幸福。
临走那天,梁父挪着虚弱的身体,执意将梁小斌送到监狱大门口。
望着儿子逐渐远去的身影,梁父欣慰地说:“娃儿长大、懂事了,能放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