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熬夜不睡,早上睡懒觉,白天看电视玩手机……记者采访了解到,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通常是假期亲子冲突的导火线。孩子混乱的作息、懒散的生活状态严重招致父母的诸多不满,冲突也会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爆发。
对此,心理专家于东辉认为,亲子关系中,父母首先要做到理解孩子,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适当的时候,家长要收起命令的口吻,去包容和尊重,理解他们身上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如果父母的惯性思维还一味地停留在命令和强迫等原有的教育模式下,问题不但不会解决,反而容易激化。
比如,很多家长过于焦虑,担心孩子放了假在学习上会泄了气,于是假期还不让孩子休息,让他们继续参加各种补习班。对此,小学生没有反抗能力但有不满情绪,但青春期的初中生则已经开始叛逆了。如此一来,原本就有距离的亲子关系只能渐行渐远,甚至慢慢恶化。家庭教育指导师建议,假期最好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家长再提出要求。假期是增进和修复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智慧的家长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和孩子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爱、民主、积极的家庭氛围。
■链接
让孩子远离这些暑假坏习惯
“整天睡懒觉”
一到假期,孩子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学习……什么都跟着乱了。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孩子要恢复早睡早起又需要一段时间的重新调整。
建议: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孩子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狂”吃零食
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孩子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建议: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和孩子商量好,定下规矩,比如每天可以吃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沉迷”电视网络
暑假在家,孩子都会被有趣的电视节目吸引,有的孩子甚至整天坐在电视机前。不少孩子已经开始玩网络游戏了,一打就是几个小时,父母不禁担心他会“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建议: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智力、运动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孩子“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宅”在家
因为家里有电视和网络,孩子老是窝在家里。这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再伴随着不间断的零食,孩子不仅容易发胖,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散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建议: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爷爷奶奶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孩子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不学习不做作业
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还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需要时间来练习自己在课外学到的乐器和绘画技巧。但是往往一放假,孩子就放了羊,作业本、乐器、画具都“长了草”,孩子心野了,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
建议:爸妈可以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暑假期间的日程表,比如,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例如,画一张画,练习一页书法等),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