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血荒”,不能总靠“告急短信”
日前,笔者收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急需献血的“告急短信”。在献血现场,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向曾经参与过无偿献血的首都市民群发了这条短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北京市血液采集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全血采集量不足去年同期日均采血量的三分之一,勉强维持的“紧平衡”供需状态被打破。不仅是北京,全国多地也不同程度出现“血荒”,纷纷发出倡议号召市民献血。
事实上,从媒体历年来的报道看,“血荒”的出现早已算不上是什么新闻,“告急短信”也并非第一次发送。几乎每年的秋冬季,一些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血库存量都不同程度处于“紧缺”状态。有所区别的是,此次“血荒”是由于疫情之下室外人流量大幅减少,加之不少原本有意愿献血的民众对采血站、采血车等公共场所是否存在感染风险抱有担忧,导致占据献血总量大头的街面采血量大幅缩水。即便多地开始采取预约制献血、上门采血、团体献血等应急举措,但面对复工复产后不断增长的临床用血量,要想在短期内解决“燃眉之急”依旧艰难。
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自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已经运行了20余年。根据国家卫健委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制度实施最初时的每年30万人次,已经发展到目前约1500万人次。换言之,1%的人献血提供了全国人民当下的用血需求。其中,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学生、医务人员、解放军官兵是献血人群的主力。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无偿献血有较为科学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同时,考虑到便于组织动员,一旦血库缺口较大,各地相关部门也习惯于依赖这些人群集体献血来应对。
“应急式”措施的频繁使用暴露出的是“长效性”机制的脆弱。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处于较低水平,固然可以归因于民众存在的一些认知误区和抵触情绪,但更多的还是与献血者及其近亲属有关权益保障不到位、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政府与社会力量缺乏协调等问题有关。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下,借助形式多样的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引导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可谓是“信手拈来”。难就难在,如何克服现实障碍,在建立健全配套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发动更多民众加入献血队伍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们看到,在这方面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山东、江西等地已经把无偿献血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加分项,浙江借助手机软件实现献血者及家属用血线上报销功能,江苏对优秀献血者实施了凭证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免费入公办公园和旅游场所、到公办医疗机构就诊免普通门诊诊察费的“三免政策”。这些做法虽然看起来“姗姗来迟”,但其产生的示范效应将有力推进全国范围内解决间歇性“血荒”难题。
“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这句经典的歌词放在无偿献血事业中是最贴切不过的。无偿献血制度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更多爱的涓涓细流,献出更多温暖的“一臂之力”,我们还是要依靠制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