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当下部分影视生产面临产能与产质上的倒挂,经典的断代构成前提性的状况。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文化屡屡创造的高光时刻,以及留下的无数耐人寻味的精品之作,今天的影视市场不免看着有些不尽如人意。大量涌现的新作不足以撑起一种共同的文化经验,甚至在审美期待和现实反馈的落差中人们局部性地表现出“宁愿循环一部老剧/老片无数遍也懒得打开一部新剧/新片”的心态,借由“回忆滤镜”的社会心理让过去的佳作补偿性地充当眼下作为文娱消费和社交谈资主力的文本对象。
其二,未来的流行影视文化,参与式生产势必会成为其中不可缺席的一种关键力量,这不仅是变迁中的文化特点决定的,也是变迁中的传播环境决定的。观众的二次创作和次生传播充分体现着互联网的能动性,人们为“观看”这一行为添加的注脚,早已有别于若干年前的意义。这也意味着创作者完成前端的创作后,也理应重视后端的传播工作,提炼话题、借力短视频等新媒体文本,让用户作为一个全新的主体介入影视文化的意义生产,这不仅对经典“翻红”是有效的,对所有优质的作品都会是锦上添花的。
其三,播出平台的特质和传播路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参考要素。相比传统电视和院线作为播出端口体现出的“有限选择”特点,互联网去中心、分化的传播路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内容传播和解读偏向。以《大明王朝1566》为例,这部经典电视剧在2007年的电视首播仅有不到0.5%的收视,社会声量和反响也平平,变成国剧历史中的一枚“遗珠”;而在十年后的视频网站重播中,B站的青年文化助推其光芒重现:上线三天播放量超1600万。如今再来谈论中国历史剧,更年轻的观众也不会忘记《大明王朝1566》是存于其中颇为闪光的经典一笔。
无论在经典“翻红”的意义上,或是新剧创作与传播的启示上,这三点都是值得继续推敲的;但无论如何变化,优质影像内容的影响力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