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永峰
高考快到了,这两天,中山市濠头中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了《一夜之间,濠中多了个【这】》的文章。点开一看,原来是校长去给高三的各班学生送“礼”。送的啥礼?鲜艳的大红纸,上面一个手写的黑色毛笔字——“拼”。
高考临近,一些校园总是不乏一些“雷人”标语横空出世。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得出,类似“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这是脑子最后一次有用的时候了,之后的一切都看脸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之类的标语,不是对高考的过度神化,就是对考生某一方面观念的误导,真是雷人又离谱。而类似“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的高考标语,对高考的神化可见一斑。与此相比,高考前送“拼”,多少还是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该,高考也只是每位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一场考试而已。只是与普通考试不同的是,这场考试事关今后学习、成长环境的自我选择,因此从考生到学校,从家长到社会,对其高度重视,不敢怠慢。从给自己选择一所理想的高校而言,高考前张贴一些具有“励志”寓意的标语,本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励志”理应提倡的是温馨提示,不乏人性化的警示,绝不能依靠“雷人”,甚至误人子弟取胜。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之下,考名校成为诸多家长和考生判断“成功”与否的具体标准之一。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有相当一部分35岁以下的受访者,都把钱、权和地位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不少人的世俗观念里,高等学府已经是成功的化身,是成功的标签,只要进了高等校园学习,就意味着风光无限,人生无忧。
常言道,“不以世俗成败论英雄”,对于高考考生的成功评断,也应该摒弃世俗之中对青年学子成功评价的单一化,不以世俗的“成功论”绑架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翱翔,在充满爱好和兴趣的人生道路上大放异彩,毕竟,再高大上的一座学府,也是他们学业路上的一座学校而已。几年之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将是另一座人生的大学,一切奋斗和努力或才刚刚开始。
-
相关文章
- 银行发来结息交易是什么意思
- 税前税后怎么理解
- 股票季报是哪几个月
- 美股财年是什么意思
- 大连异地就医备案在哪里申请
- 同和转债的正股是什么
- 盐城市民保参保条件
- 被背书人是收款人吗
- 比音转债的正股是什么
- 为什么银行卡可用余额和账户余额不一样
姐的欢喜 » 高考标语 励志不能太离谱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