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犹如掘金。有的人是沙里淘金,读破万卷,小康而已。有的人是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读书让人生大不同。读什么书?怎么读?初秋,在那间简洁的办公室里,晨光穿透窗栏,斜照在谢强棱角分明的脸上,竟有些逼人的英气。谢强与记者,就读书话题,聊了起来。
读什么书?
第一本:教科书
人生第一阶段读好教科书,以奠定自己的生存技能。
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少年谢强,有着无拘无束的童年。聪明、活泼、顽皮、反感读书,直到初三时,学习成绩排列末尾。
一天,母亲开家长会回来后,脸色难看,不和小谢强说话,空气中仿佛灌了铅。直到饭后,母亲收拾完碗筷,才长叹一口气说“儿子,能让妈省省心,在你同学的家长面前骄傲一次吧!”
母亲的叹息一下子唤醒了少年谢强。在初三仅剩的几个月里,从最后几名,冲到前30。
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那个时期,每家的孩子都比较多,父母工资低。为补贴家用,大些的孩子,在假期,都要打零工。初二开始,一到假期,谢强便跟着哥哥们,到城区建筑工地,搬砖头,挑水泥。还做过公园管理员、卖过百货。谢强做假期工的收入除部分交学费,大量用来购买辅导教材。
八十年代中,谢强进入高中。在那个全民奔“四化”,学生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激情时代,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价值驱动下,谢强被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的读书故事深深吸引。
无论白天,上学路上;或者下午,黄昏时分,南明河边、树阴下,都会出现谢强专注读书的身影。“有时,在河边,可以坐上三、四个小时,解数学难题。”谢强说。
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即使那些枯燥的被磨得看不清楚字迹的书本,也舍不得放下。常常是随便说出一个方程式,谢强都能轻松找到出处和页码。
高中毕业,谢强以较高分,考入大学,成为那条街第一个大学生。那时,大学还是精英教育,父母和谢强,被邻里广为称赞。
谢强说,人生的第一阶段,要读好教科书,以奠定自己生存的技能。
第二本:励志书
人生第二阶段读励志书,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明确未来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去达成。
步入大学校园,进入思想的天空。在广袤的书海中,除了专业书籍,对谢强影响最大的是各类人文、社会、哲学类书籍。
和大多数那个时期的青年一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一种穿透人心的理想主义的力量,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把青年谢强引入了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思考!保尔柯察金,成为他的青春偶像!
“柯察金身上那种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契合了我们那个年纪,那个时代的价值追求,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及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支撑”谢强说。
谢强回忆起主人翁的一段名言,还朗朗上口:“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恰如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教会我们那一代人眷念土地、直面苦难、追求理想,奠定了我们那一代人一生的思想基础!”谢强看着窗外,缓缓地说。
《致加西亚的信》中主人翁罗文的敬业、果敢、执行力,同样在谢强心中留下深刻印记。这本书讲述了美西战争中,美国需要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没人知道他的确切地点,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三个星期后,历尽艰难的罗文把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个故事的关键是:罗文接过麦金利总统写的信,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而是一心一意完成任务。
走出校园后,和大多数人一样,谢强完成了工作、结婚、生子。同时经历从普通员工,到领导岗位,各类励志书籍成为此阶段的重要读物,始终是他的思想源,精神库!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感受、思考,把自己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记录了下来,一方面,更多的东西尚未被我意识到,我知道它们已经存在,只是处在沉睡和混沌之中,在读书的时候,因为共鸣,因为激发,甚至颠覆,沉睡的被唤醒了,混沌的变清晰了。”谢强说。
人生第二阶段要读的第二本书是励志书,包括一些东西方人物小说、传记、历史人物书籍等。此阶段,读书的最大乐趣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明确未来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去达成。
第三本:专业书
人生第三阶段读专业书,让岗位工作干得到位、出色、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走入领导岗位,谢强仍爱读书。为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他曾到清华大学读MBA班,期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对他影响颇深。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思想,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代经济学设立了框架和标准,同时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更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谢强发现,生活无处不经济,许多经济学原理都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以运用和发挥。
渐渐地,谢强爱上了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类书籍,如:《国富论》、《激荡百年》、《赢在执行力》、《蓝海战略》等。
理论付诸实践。在工作中,谢强利用工商联平台,创新工作方法,组织政界、银行界、企业家,共同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多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工作取得实效。
谢强说,人生第三阶段读专业书,让岗位工作干得到位、出色、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谢强还以为,读书应该授人与渔。将自己从书中的所思、所想、所获传递给他人,给人以启发。为此,谢强频繁地出现在优秀企业家成长课程及提高企业家思想教育的演讲台上。
怎么读书?
一、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谢强以为,应忌讳一些常见的毛病,才能把书读正读好;否则,虚冠读书之名,实则走样变调,起到相反的作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懂的地方卡住,领会其大意即可。这是一个受熏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你用来理解大师的资源— 即人文修养— 在积累,总有一天会发现,你读大师的书真的像读闲书一样轻松愉快了。
读书之为我所用,不死抠所谓原义,只把大师的书当作自我生长的养料,你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所感悟和提高就可以了。
读书,不是对采摘某一个大师的果实,而是结出你自己的果实。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二、选择要读的书
对于读书的作用,中外古今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往往被爱好读书人视为座右铭。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精神的发育与完善,更是离不开读书的滋养。因为人活动的目的性,所以读书的动力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
#p#分页标题#e#无论是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如果脱离一定的目的,那就蜕变成下意识的行为,读书绝难持久。而在读书中的得失,在读书中的兴趣,就与思考不可分离。从书籍的选择,从书籍内容的把握,从书籍为我所用,都需要主体的人发挥主动性,规划着读书的行程与效益,尤其对书的评价,更是贯注着读书人的思想旨趣与情感的调节。
读书的趣味在读书活动中始终是我们应正视的。千篇一律的雷同,在写作中,沿袭一种套路,鲜有创新,一味注重叙事,而思想的活力消弭,总是让读者的思维沉睡,这样的书籍就是失败的。
谢强说:“我们要学会思考,选择要读的书,让读书增强我们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削弱或取消。我们要敢于辩驳,善于质疑,善于从否定中,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为我们灵魂的生成确立牢固的根基。”
三、读书戒浮躁
谢强以为,读书不能只满足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某某是大师、巨擘、泰斗,什么什么作品是巨著、名著,究竟怎么个大师,怎么个名著,则懵然无知,说不出个所以然。“读书看皮,读报看题”,就是读书上的浮躁表现。这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多少号称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人,徒有其名,胸无点墨,还有的将精装本、豪华本图书成百上千的买,满橱满架,装点了房间,可却装点不了头脑,所以然者何“用心躁也”。
浮躁是时下相当多数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心浮气躁,缺乏耐性,急功近利,趋尚浮华,不仅在干各种事业上如此,在读书问题上也如此,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不可避免并不等于就无法克服。”谢强以为,其他不论,只说读书,一切有志或有兴趣读书的人,都应自觉地力戒浮躁,避开冗繁琐碎,抵御各种诱惑,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耐住寂寞,有计划地读点自己喜爱的书,真正掌握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真正体尝品味到读书的乐趣。
最后,谢强提醒读书有“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任何新思想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