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小学生猛编“名人名言”的新闻成了热门话题。调查发现,为了使作文更有分量,更具说服力,不少学生都暗地里掌握了一套编造名人名言的“看家本领”。诸如“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诚实而有信,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绝不可或缺的素质”这样的伪名言,就实实在在出自初二学生之手。这 些学生都能把名人名言编得炉火纯青,作文想表达什么观点,就会有一个“名人”说得毫厘不爽。他们还有着编名言的“诀窍”:要用短句,语法上多用倒装,最好说的不是很通畅,甚至有点语病才不会被怀疑。
对此,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集中在孩子的道德品质方面,并哀叹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诚信做人,诚信处世。可孩子们猛编“名人名言”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在某家教报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这块玻璃是12.5美元买的,你赔。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说,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文章是想通过这个名人故事启迪人们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可过了没几天,本人又在某家教杂志上看到类似的文章,故事情节如出一辙,不过主人公却成了另一位美国总统华盛顿,不由得叫人生疑,究竟是谁赔了玻璃?
索性上网搜寻,输入关键词,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类似的新闻在网上有上千条,故事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主人公却五花八门,除了里根、华盛顿外,还有两位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也“有幸”赔了玻璃,另外,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也榜上有名,不过文中的12.5美元换成了12.5英镑。最新版本的主人公是比尔?盖茨。我的天呀!要知道华盛顿、林肯、邱吉尔、里根、克林顿、盖茨分别生于1732、1809、1874、1911、1946、1955年,跨了几个世纪,他们不会这么巧,都赔过玻璃吧?最后经本人详细查找,发现以里根作主人公的文章最多,可即便是同写里根的文章,在某些细节上也经不起推敲,如不少文章说事情发生在1920年,这时里根只有9岁,哪来的12岁?而有的报纸说他是在自家院里踢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有的则成了在马路上踢球,踢碎了路边商店的玻璃……真遗憾,里根现在已患上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恐怕也记不清自己童年发生的事―――这赔玻璃也成为一桩悬案了。
我弄不清这赔玻璃的主人公怎么有这么多,除了在翻译上可能会有误差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吧:或许这件事不过发生在美国某位普通人的身上,只是作者为了使事例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便将其“嫁接”到某位名人的身上,如里根;而眼看里根已淡出历史舞台,另一位作者再次移花接木,换成了克林顿;克林顿下台后,也跟不上“时代潮流”了,下一位作者“与时俱进”,将其换成了更新潮的盖茨。或许过不了多久,赔玻璃的会成为眼下风头正劲的小布什。
这与孩子猛编“名人名言”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类似这样在名人身上乱做文章的事例可谓屡见不鲜。如某报写道:有一天,爱迪生在纽约偶然遇到一位老朋友。“爱迪生先生,”那位朋友说道,“看您身上这件大衣已经破得不像样了,您应该换一件新的。”“用得着吗?在纽约没有人认识我。”几年以后,爱迪生在纽约街上又碰见那个朋友,大发明家还穿着那件破大衣。“哎呀呀,爱迪生,”那位朋友惊叫起来,“您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您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用得着吗?”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而在某杂志上,同样的故事,主人公却成了爱因斯坦。莫非作者认为这两位科学家都姓“爱”,而将其混淆不清?
还有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某著名网站上将其列为是鲁迅的名言,而在一本名人名言的书中,又将其记在马克思的账上,若但丁九泉有知,准会蹦出来,大吼一声:“冤枉呀!还我的名言来,我要注册专利!”
孩子的心纯洁得像一张白纸,而大人们的一言一行则像画笔,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当孩子们看到报刊、书籍上如此自相矛盾的所谓“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时,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当我们指责孩子们为获取高分而不择手段、胡编乱造时,是否首先应反省一下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