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别让假名人语录成精神鸦片

  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推出新书《白说》。新书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事实上,网上流传着不少署名为“白岩松”的言论甚至语录,而白岩松本人早在2013年就曾鉴定过这些语句,称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说的。除了白岩松,借莫言、韩寒等人之口的伪名人名言并非少数。“假语录满天飞”,很多名人名言被杜撰、篡改后在网上流行。(9月10日中新社)

  何谓心灵鸡汤,按照字面的意思,应该是那种对于心灵能够产生抚慰的文字内容。当人民看到这样的内容之后,能够有着感同身受的意味,从而能够获得一种灵感的释放。这或许就是心灵鸡汤的根本所在。但是,如果只是披着心灵鸡汤的外衣,却进行着虚假内容的传播,这样的内容的话,也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在错误的知识基础上,我们能够获得的就是一种“精神鸦片”,而“精神鸦片”对于人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将这样的“精神鸦片”剔除到我们的生活之外去,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价值。

  遏制“精神鸦片”需要载体自清。正如白岩松的遭遇那样,在网络上无数的假冒段子,已经成为泛滥的态势。对于白岩松本人来说,他面对的其实也是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自己是名人,所以成为网络上冒充的噱头,各种段子也在这样的延续下能够传播,对他本人是一种伤害;另外一方面,对于传播的载体没有进行适当的过滤,所以才导致了最终的结局。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将这样的“精神鸦片”自动过滤掉的话,需要的手段就是载体的自清过程。比如对于“微博”来说,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审核,如果不正确就不予通过,杜绝从源头上的污染;如果出现了这样的假冒的传播,需要进行及时的切断,让载体能够自清起来。

  另外,“精神鸦片”的阻断更是需要法律亮剑。从根源上分析,缘何这样的“精神鸦片”能够成为泛滥之势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成本太低,收益太高。举例来说,炮制一条这样的虚假新闻,炮制这样的一条心灵鸡汤,更是通过冒充别人进行,却没有获得任何的法律制裁。对于炮制者来说,似乎获得了一剂灵丹妙药。那就是,法律在这里似乎就是盲区,让这样的“精神鸦片”能够肆意妄为。所以,如果法律不亮剑的话,这样的“精神鸦片”就能够更加肆意下去,成为影响我们心灵成长的毒药。而只有法律亮剑,从成本和收益上进行平衡,才能够阻断最终传播,让心灵鸡汤不再成为“精神鸦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精神鸦片”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责无旁贷进行自清,能够进行道德上的自律。对于发现形迹可疑的段子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这样的过程,那就是,进行及时有效举报,让其在平台上进行曝光,从而让所有人都知道传播者的真实面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清洁我们的精神领域,让真正的心灵鸡汤成为滋养我们成长的良药,和“精神鸦片”说再见。(凌晨)

德迅网 » 别让假名人语录成精神鸦片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