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青春励志故事”:一个航天人的“神箭”经历

  点击专题:“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

  2011年11月1日,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轨道高度偏差在10米以内,轨道倾角偏差在0.001°以内,这是我国运载火箭有史以来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发射成功当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很多人喜极而泣,甚至抱头痛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承担着CZ-2F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和试验验证工作的工程师巩庆海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为成为“航天”人做准备

  今年31岁的巩庆海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艰苦。这让他较早地意识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当别的孩子还在家长“大棒催促下”才能学习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主动学习的自觉。

  奋斗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要改变现状。不记得何时起就伴随着他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让他有了朴素的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崇拜。

  1999年,巩庆海参加高考。也正是这一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年轻的巩庆海做出了决定,在高考志愿表中郑重写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并选择了有着国防工业背景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白驹过隙,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做毕业设计时,巩庆海看到了比他高两级的师兄在实习记录本里写下的誓为航天事业作贡献的心愿。

  巧合的是,2003年,这位师兄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人力资源处干事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聘,巩庆海见到了这位慕名已久的师兄。带着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巩庆海报考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的研究生,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专门研究运载火箭制导系统。

  研究生第一年是基础课阶段,巩庆海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循着毛泽东的足迹,去看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的韶山故居、曾求学的第一师范,“看万山红遍”的爱晚亭和“指点江山”的橘子洲头,去感受他将个人奋斗与振兴国家的完美契合。在这样的熏陶下,2006年4月,巩庆海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航天人”。

   “这次瞄准运动靶,靶标更小”

  2011年注定是我国航天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发射升空,圆满完成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载着它们进行太空之旅的正是巩庆海参与设计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只飞短短600秒,这600秒里,火箭要经历从地面穿越九霄的历程,要完成速度的剧变而形成环绕地球轨道。”巩庆海说。每秒必须准确无误。

  这个过程无法人为干预。工程师能做的,只有在火箭发射前,尽可能地预先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跟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载人航天中的“载人”决定了运载火箭的技术要求比以往的普通火箭更高。“这枚火箭要求更入轨精度更加精准。打个比方说,以前要瞄准的是固定靶,这次是运动靶,而且靶标更小。”巩庆海说。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火箭必须采用迭代制导技术、双惯组冗余控制技术、组合导航技术等更为先进的制导技术,这些都令火箭制导系统的复杂性和设计难度大大提高,一重重困难、一个个考验摆在这个年轻人面前。

  面对繁重的工作,巩庆海没有退缩。时间就是制胜的关键。他放弃休息时间,投入到设计和测试的工作中。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验证、一次次的修改……试验室和测试厂的灯光成了他的“侍读”。经常是天蒙蒙亮就开始工作,走出试验室时已经天际昏暗、星辰闪耀。他还因此获得了研究室颁发的“披星戴月奖”。深夜入睡时,巩庆海的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地闪过一条条曲线、一个个数据。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一直到火箭发射结束,巩庆海的神经都是紧绷的,有时候突然意识到某个环节有问题,可能会吓出一身冷汗。

  面对压力,巩庆海却很少对自己的家人谈起。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只有晚上9点半以后往家里打个电话,问候多病的母亲和辛劳的父亲。巨大的压力,变成了巨大的动力和智慧,巩庆海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潜心学习前人的成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继承和借鉴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将问题一个个解决。

  最终,巩庆海参与研制和攻关的新技术全部得到验证。取得了迭代制导工程应用技术、双惯组单表极冗余管理技术、组合导航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运载火箭制导误差减小了50%以上,对干扰和故障的适应性大大增强,并满足交会对接任务在发射前4小时更新目标轨道参数等要求,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中发射“神舟八号”轨道高度误差在10米以内,轨道倾角误差在0.001°以内,成功地验证了迭代制导技术,将运载火箭方法误差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制导技术的大跨越,创造我国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新纪录。

  巩庆海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院级技术改进一等奖两项、一院级技术改进二等奖一项,获得专利受理9项,其中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12月29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开展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巩庆海作为青年励志典型代表发言。

  青春心语:

  我是一名普通的航天人,也是一名光荣的航天人,在不断创造辉煌的中国航天事业面前,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我没有给自己设定特别的目标,只是一步一步走,现在自己各方面的发展跟当初入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差不了多少。我始终抱定这样的信念:花两个小时做的事情与花一个小时做的是不一样的。

  航天系统一位前辈教导我们说,航天是系统工程,涉及面大、系统性强,往往是不同专业在一起流水作业,要做其中一个结点,按时保质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要成为断点,影响整个任务和计划。我想“螺丝钉”这个词最恰当不过。上至总指挥、总设计师,下至一线设计员、操作手都是航天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颗螺丝钉,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和那份职责。

德迅网 » “青春励志故事”:一个航天人的“神箭”经历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