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草棚前哨”的励志青春

  

“草棚前哨”的励志青春

    哨所官兵与他们的哨所。

  

“草棚前哨”的励志青春

前哨老营房。

  “草棚前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坐落于西南边境红河河畔。哨所原本无名,因前哨官兵搭建起的一间用于读书学习的草棚而得名。

  上士高统垒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1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机械维修技能,成长为“修理大拿”;中士郝鹏宇酷爱写作,先后发表500多篇诗歌,成为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一个只有7名官兵驻守的前哨阵地,连年有战士考上军校或提干,人人学习成才,实现学历升级。

  这是来自南部战区陆军某旅边防连“草棚俱乐部”的青春故事。

  “阵地艰苦中有甘,草棚虽陋其乐无穷。”金秋祖国西南边陲红河河畔,“草棚俱乐部”的门框被官兵刷上新漆,金色的对联在夏日映射下更加熠熠生辉。

  上世纪80年代,边境硝烟未散,战斗时断时续。

  彼时,前哨阵地还没有任何营房建筑,哨所官兵只能“蜗居”在狭窄潮湿的堑壕猫耳洞。

  南国酷暑,雨季漫长。

  大家需时刻保持战备状态,还要忍受蚊虫叮咬,但哨所官兵的学习热情不减,大家点着煤油灯读书、看报。而这些阅读资源都是历尽千辛万苦,从后方运到一线的“宝贝”。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书报是战士们生活的“营养”,拼搏的“加油站”,大家分外珍惜。

  后来,为了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官兵自己动手搭建起一间茅草屋,垒上弹药箱当书桌,自制笛子、快板、二胡等乐器,用脸盆充当锣鼓,木板系上几根钢丝当“吉他”,并给茅草屋起名“草棚俱乐部”。

  有一年,媒体报道了哨所官兵的故事,“草棚前哨”在全军出了名。

  时光荏苒。历经4次修缮哨所建起两层高的哨楼,装配了先进的侦通设备,官兵的训练执勤、学习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昔日竹编墙壁、木栅栏门、长满了青苔的“草棚俱乐部”,变成了白墙、瓷砖、彩钢瓦的崭新模样。

  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精神。走进“草棚俱乐部”,图书室、学习室、电脑室一应俱全,里面摆放着电子吉他、电子琴等乐器,还有各类图书。

  墙壁上,整齐地贴着战士们的学习体会。许多战士还在本子贴上“树叶书签”,画上自己记忆中的哨所美景。

  从堑壕猫耳洞到宽敞的学习室,从昏暗的煤油灯到明亮的日光灯,“学习成才”始终是哨所官兵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茬茬哨所官兵日积月累“学思践悟”,找准了人生奋斗方向。

  “这是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的本科文凭,这是我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证书……”

  谈起学习收获,中士陈鹏从床头柜翻出各种证书和奖状,脸上写满自豪。

  刚入伍时陈鹏文化水平不高。来前哨的第一天,时任排长司维就根据陈鹏的个人爱好制订了一个补习计划,并为他建立了学习档案,让他和班里的“计算机高手”结成学习对子。

  如今除了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外,陈鹏还学会了图像编辑处理、课件制作等技能。

  排长李敬乾是从“草棚俱乐部”走出的第一位研究生。

  他说,刚到前哨阵地时,看到如此偏僻,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没想到第二天,战士董敏拿着英语题来问他,他一下子就找回了价值感,“在哪里不能成长?补齐短板,自我充电,发挥特长,为建功哨所做一番贡献。”

  后来,李敬乾发现,哨所战友个个都爱学习,都有学习成才的追求,他便当起了“文化小教员”,与战友们一起学习进步。最后不仅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他带的战士还有人被保送上军校。

  这些年来,哨所官兵在“草棚俱乐部”学习成长,40多名官兵实现考学、提干梦想。学习成才的青春励志故事在这里被不断延续,学习成才的道路在这里越走越宽广。

来源:解放军报   转自:中国军网

姐的欢喜 » “草棚前哨”的励志青春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