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1998年大学毕业以后,张国强进入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2008年以来,他主持了向上特高压工程、青藏联网“电力天路”工程、枫泾、淮南、浙中等特高压和西部大开发电力枢纽站工程,三次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一次荣获优质工程奖。在电力施工行业,张国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由他带领的科技团队,每年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和优秀施工工法10余项,成绩显著。此外,占上海全市用电量三分之一的向上、葛上、淮上等输电工程,张国强都参与其中,这是他感到最自豪的。
我的故事
十余项发明专利节省上千万
张国强的工艺专长和绝技高招,是不断结合工程实际,抓住突出矛盾,持续开展工艺革新、破解难题、创造发明。
2010年张国强参加青藏联网工程,担任柴达木750KV变电站项目经理。由于工期紧,混凝土浇筑放在数九隆冬进行。当时最低温度在零下25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有严格的施工要求,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与环境之间,如果温差过大,将直接造成混凝土裂缝。张国强认为,必须确保环境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他带领团队将“防沙棚”改造成“暖棚”,并引入了国内领先的电子温控技术进行实时测量,运用电子发热技术,解决了混凝土搅拌和泵车输送管道不被冻结的难题,同时又提高了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张国强总结出的《高海拔、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成为行业的标准作业法。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沙尘暴三天一小,五天一大,无孔不入。而变电站的重要设备GIS却要求在无尘的条件下进行安装,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按照当地的工程要求,要实行“三级防尘”。张国强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他们给自我加压,主动把三级防尘提高到五级:在原有的风淋室、防尘棚、防尘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水喷淋系统、防尘网。这五级措施像五道防线,将沙尘牢牢堵在外面,终于有效地解决了高海拔、高粉尘地区的GIS安装的难题。
2012年,为了满足特高压GIS安装环境空气洁净度“百万级”的超高要求,在五级防尘的基础上,张国强团队研制了GIS智能安装托架,实现了智能化安装;2013年为了克服浙江山区超高的空气湿度,他们原创了GIS安装移动厂房,将工厂搬到现场,提供了完美的安装作业环境,GIS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大大提升。这些创新工艺已在全国特高压、超高压工程中全面推广。
2010年,张国强团队研发特高压变压器全真空高精度滤油系统,将颗粒度指标降低至200个以下,明显优于规范要求。为杜绝注油管路中的空气对绝缘油含气量的影响,张国强团队设计了微正压挤入式注油控制装置,提升了滤油效率。张国强团队累计取得5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国家节省费用上千万元。2017年,张国强被评为全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我和团队
把追求完美的品质复制到团队心里
张国强常说,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重视“传帮带”的企业。只有把百折不回、追求完美的品质复制,粘贴到企业骨干的心里,那么工匠精神才能变成职工的习惯,企业才会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对此项目总工余国栋最有感触。余国栋是硕士毕业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还是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张国强不像有的老师告诉答案就算了事,而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余国栋思考,而且不断深化。张国强说,知识不是孤立的,要调动你所有的积累,灵活运用,提高针对性。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我们快速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当务之急。余国栋非常佩服张国强,常常拿着自己的方案去讨教。张国强总是拍着余国栋的肩膀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大胆地挑起担子来,如果有问题,我来承担!”
张国强重视培养和带教年轻人,他的团队中有一位已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有两位成为网省公司优秀项目经理。
我看工匠精神
“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张国强被评为上海工匠,他把工匠精神归纳为认真细致、注重细
节、精雕细琢、作风严谨、追求完美。他崇拜所有工匠,最崇拜的是鲁班。张国强认为,电力施工企业不像制造企业,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所以更需要工匠精神,表现在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工法创新上。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持续创新。
张国强喜欢下棋,习惯采用“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策略,不管对方如何出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工程上也一样,对现场的安全、质量、工艺管理和控制都有细致的策划和思考,并制定预案,提前排除各种风险。张国强说,与其成为应急抢险的英雄,不如担当默默无闻的事前解决者和排雷兵,居安思危,才能无忧无虑。
张国强对工程是全身心投入,聚精会神。脑海中反反复复对关键节点进行复盘,或者“自我找茬”。淮南站施工时,构架横梁35吨重,要一次吊装完成。经测算后,他发现场地条件不能满足吊装要求,于是便与土建单位沟通,希望对方能够整改。土建单位拒绝了张国强的要求。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张国强连续三个晚上都做了相同的噩梦,施工要出大事。第二天张国强找到工程指挥长,说了梦的事情,还提供吊车的伸臂、角度、幅度的技术参数,如果地基硬度达不到要求、强行吊装可能要酿成大事故。指挥长责令土建单位重新加固地基,满足了施工的要求,吊装任务顺利完成。半个月后,附近其他单位的施工中,类似的位置、同样的吊装施工,险些发生吊车倾覆的重大事故。指挥长夸奖张国强,风险的预判能力很强,避免了一次大事故的发生。
去年的松工、华阳桥工程,涉及高铁松江南牵引变电站电源改造,遇到了难题。由于临近春运,铁路部门只给7天时间限时完成。上海电力(600021)公司高度重视,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施工方案多次优化,还是没有十分的把握。张国强作为上海电力公司的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提出只需将新终端杆挪个位,水平距离移动6米,不增加占地,也不增加投资,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