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学子原创歌曲讲述自己游学成长故事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近日,《2019泛游学与营地教育白皮书》在京发布。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执行理事长刘婷指出,泛游学与营地教育是一个触点,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让孩子用自己眼睛去看世界,观察世界和认知世界。
海外游学成为K12中小学生热衷的国际教育主流方式
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国内游学人群越发庞大。据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海外留学生60.84万人,但2018年仅海外游学人数就超过了100万,较2017年增长了20%以上,并且预计未来5-10年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海外游学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所选择,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教育方式,但对于游学人群来说却似乎一直缺少一个标准的“形容词”。因此,“游学生”这一全新的名词和概念应运而生。
刘婷表示,给予游学群体一个全新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思考和理解游学的本质——游学是一种教育方式,重点在于“学”,而不仅仅是“旅游”;相比留学,游学的“学”更突出的体现在学校和课堂之外。
根据《2019泛游学与营地教育白皮书》大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国际游学作为孩子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刚需投资之一,即使有一些孩子未来不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是家长也普遍认为让孩子有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对于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也是尤其重要的。
走出国门的“游学生”用他们的学业成就和真实成长来发声
根据《中国国际游学蓝皮书》对于中国游学营员成长进行的系统跟踪、分析和总结,可以从6大维度解读游学生的变化:游学生的英语能力显著提升,74.6%的游学生认为游学极大激发了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游学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客观地看世界;游学帮助游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养,懂得了世界公民的责任和担当;游学生的积极世界观建立,更明确未来人生规划;游学极大启迪了留学梦想,86.5%的游学生有明确留学意向;游学打造游学生黄金背景履历,帮助他们获得走向世界名校名企的黄金跳板。
2013年,还在读初二的蔡婧游学英国,她说:“我不仅爱上了牛津的建筑风格,更在系统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牛津的严谨和认真。”此后,她又四次参加游学,数次游学的点滴成长和文化浸染让她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独立,高二时蔡婧前往英国求学,高中毕业后成功进入牛津大学。
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王功煦来说,游学的的意义除了教育和理想启蒙,更多的是让他体会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王功煦参加的是澳洲公益游学项目,在农场体验田园生活,照顾小动物。但除了农场生活,王功煦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了一项海洋保护的公益活动。“以前我只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海洋生物因误食了塑料袋死亡或者痛苦不堪。现在,我却亲眼看见了漂浮着垃圾的海洋,看到了海鸟在百无聊赖地啄着塑料瓶子。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向采访者说道。
除此以外,王功煦还参加了许多关于环境、生态等相关主题的教育课程,更深入地了解了地球生态环境领域的知识。游学经历不仅给了他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还让他拿到了公益服务证书,提升了自己海外高校的申请背景。现在,王功煦在美国迪堡大学文理学院主修自己喜欢的心理学。
原创歌曲《让世界听见》讲述从国际游学通往世界舞台的成长故事
正在悉尼大学的在校生吴弘远,2014年曾参加国际游学暑期项目,正是当年的那段旅程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根据自己的真实成长经历,创作了一首关于游学生的歌曲,用音乐讲述他们寻找梦想的海外成长历程。
对于吴弘远来说,创作这首歌曲正是他作为一名游学生对游学理念的认同和感激。他在这首名叫《让世界听见》的歌里写到:“翻过那么多的书,别让梦就此禁锢 小小肩膀,承载梦想 才背上行囊游学四方 ……让世界听见 让自己改变……”
据悉,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执行理事长刘婷等组织代表人出席活动。(何淼 闻佳琪)
(责编:郑浦丽、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