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血腥标语”因何荒谬而残酷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大楼”……标语已经成为一种“高考班级文化”,只是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的高考标语里频频出现更为偏激的表述,让这些“红底黄字”显得愈发“血腥”。(6月8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旁观者的网友觉得这些“励志”标语“太虐心”,其实是说,这些“血腥”话语夸张得有些荒谬—高考再重要,也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犯得着用上那么极端的语言刺激眼球么?然而,这些标语并非一时恶搞,而是渐成一种扩散蔓延的所谓“高考班级文化”,不禁要令人心生寒意:这些丝毫没有温文尔雅的文化质感的“标语文化”背后,有多少高考不能承受之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无意却又残酷地伤害着那些年轻人?

或许令旁观者诧异的是,这些“血腥”标语,并非是学校或者老师强加于学生们的,而大多是学生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因为传统的励志格言,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不够给力,学生们相互攀比着创造、选择拼勇斗狠的“血腥”标语。从行为选择上来看,这算是一种“自虐”,其“残酷”程度就连学校的老师都看不过眼,觉得“有些不人道”。但是,学生们难道天生如此生性坚硬?实际上,能够坚持到高考的学生,从小到大,哪个阶段不是被诸如“砥砺前行,天道酬勤”之类的励志话语不断激励着呢?激励得够多了,所以才会觉得不“血腥”就不够刺激。由此而言,血腥标语不过是文雅标语的升级版,无论如何表达,都在不断强化学生们背负的责任意识,直至他们麻木,不刺激就无感。

学生们背负的不仅是自身学习责任,还有家长的期待,以及老师与学校的声名荣誉。所以,在现行的教育理念与体制里,对学生们的鞭策与砥砺从未松懈,教育的效果如何?到了高考阶段就完全交由高考成绩去评判。而学生身心累积了十数年的压力,也在高考前夕寻觅各种形式迸发。励志标语本意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意志,但是学生们也藉由此“合法”的渠道宣泄出愤懑的情绪。不是希望学生们励志么?那么,学生们就表现得比师长们期待的更为热烈而疯狂!当励志标语走向极端,必然也会导致意义的虚无,喊口号,念标语,在更多时候是转移在学习上的无力感。

当然,学生们并非仅是借机表达对家长、老师、学校的反抗,其中更多还是在极尽其能地传递一种信息:没有人希望自己令人失望,当家长的期待、老师荣辱、学校的兴衰都作为一种不可承受之重压在他们身上时,他们用对身体、生命的轻贱与不惜来展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这是一种充满善意的柔软,只是,无论成功与否,高考都意味着结束学习重负与痛苦的终点,而不是充满更多希望的人生起点时,这又是怎样的残酷?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这是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中的一句话,“血腥标语”折射出高考考生们心中强硬与柔软的失衡状况,希望高考之后的他们,能够冷静沉思,实现自我的和谐。家长、老师、学校则需要想得更多、更远。

本报评论员 赵强

  1. 大爬梯励志来袭,看华西村姐妹花如何征服天佑!
  2. 高考励志条幅亮瞎眼 总有一款适合你(组图)
  3. 肇俊哲:球迷标语激励辽足 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
  4. 安徽一高中37个高考班竞相挂“励志横幅”场面壮观(图)
  5. 南方日报:高考标语不要扭曲了价值观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