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与读书密不可分。”27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阅读与人生》主题座谈会在福建晋江举行。他指出,现实生活中的人通常都是怀着功利心去读书的,但实际上,精神的愉悦与提高才是读书的本质。
当日,除了周国平召开座谈会外,50家国家一级出版社与2家数据商一齐亮相“第五届晋江悦读节暨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晋江市中小学教师、初级图书馆负责人、学生等在内近500人,与周国平一起品谈好书、激励人生。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都要读,而且要多读”。周国平勉励在场的读者,阅读能使人头脑活泼。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人文选择,更是对历史、政治等的一种把握。人的智力生活都是通过读好书汲取的。
“妈妈,宇宙的一辈子有多长?”提及智力生活,周国平以自己女儿儿时语言为例谈道,一个人从出生起,4到5岁时理性刚觉醒,这时的智力生活是最活跃的,因为人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到5岁的儿童对人生、生命、世界等追问,其实都是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他提出,儿童对于自身的好奇,都将回归到“人从哪里来”等终极哲学命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的天敌——功利心慢慢滋生。
慢慢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顾及自己问的问题有没有用,这时候人的好奇心就慢慢枯竭。周国平说,到长大后,对问题的追寻已经降低到习以为常,可是“习以为常的事不代表你就真的懂了”。
“读书的目的是让人喜欢学习,并拥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他还以自身的求学经历告诉大家,“要多读课外书”,尤其要多读原著经典。“希望大家同我一样,都能尽早成为大师的学生。
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他也不无担心,“人会不会被信息支配?”他建议在场的图书馆负责人,不要挑选所谓的励志书。“励志书都是垃圾,人只有经过经典的熏陶,才能真正地成长,因此不要迷信专家对经典的解读。”
他介绍他的读书原则“三不主义”,第一不务正业,博览群书;第二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对此,他并不满足于读书带来的增长,他认为,成绩是次要的,聪明才智才是主要的,而有些“功夫还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