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青春励志故事艾思奇:一卷书何以雄百万兵?

  艾思奇 资料图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有一个人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他就是艾思奇。

  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启迪了成千上万青年人的思想,满足了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心愿,以其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的风格,推动哲学走进大众,引导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当时的很多青年人正是读过了《大众哲学》,才下决心来到延安参加革命。蒋介石战败退居台湾后,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感叹道:“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

  毛泽东评价艾思奇为“学者、战士、真诚的人”。艾思奇青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到延安后,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

  2010年,在艾思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与会人士高度评价了艾思奇在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认为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关于“艾思奇”这个笔名的来历,艾思奇的战友黄洛峰在《一个哲学家的道路》里做了这样的解读和揭秘:“他是在看了一部外国的《爱斯基摩人》影片之后,突然灵机一动,借用片名的谐音取下这个笔名的……表示‘爱好思考奇异事物’的寓意”。 

  

  艾思奇正在讲课  资料图  

青春励志故事 艾思奇

  工作中的艾思奇  资料图

  自小便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他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和顺乡人多地少,是一个“出国容易,进省难”的地方,因此很多和顺人选择出国经商。艾思奇的祖父李德润也是其中一员,他早年去缅甸经商致富,非常注重读书教子,培养出艾思奇的父亲、“一代人杰”李曰垓。李曰垓早年在京师大学堂攻读政治和先秦哲学,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袁世凯复辟期间,李曰垓出任以蔡锷为总司令的护国第一军的秘书长,《讨袁檄文》就是出自他的笔下,由此被好友章太炎誉为“滇南一支笔”。李曰垓由于在讨袁战争中的贡献,被当时的云南军政府奖励十万大洋,他将其中的4万大洋用在当地的教育和水利等事业发展上,因此受到当地人的爱戴。

  李曰垓在艾思奇就读私塾的启蒙时期便给他讲“塞翁失马”的故事,还让艾思奇学习老子和庄子的著作。李曰垓认为,“哲学是一切学术的概括之至理,宜读一些哲学书为宜”。在父兄的影响下,艾思奇少年时期就接触到中西哲学,对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很高的哲学领悟力。

  艾思奇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第二,兄长李生庄长他6岁,学识渊博,对艾思奇的成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李生庄是中共地下党员,也是“五四”时期云南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1923年,李生庄考入东南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并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史。李生庄在腾冲首办女子中学,创办了腾冲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日报《腾越日报》,宣传革命思想,推动了思想进步的风潮。艾思奇15岁就跟随大哥李生庄阅读《反杜林论》,接触到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的著作和思想。  

青春励志故事 艾思奇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和顺乡水碓村艾思奇故居 资料图  

青春励志故事 艾思奇

  早期版本的《大众哲学》封面  资料图

  在家庭的熏陶下,艾思奇小时候就体现出一个唯物主义者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据艾思奇的弟妹回忆,艾思奇“自幼就不信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只信客观存在的事物才是真实的”。有一次,他听几个尼姑和“斋奶”说狗和姑娘不能上屋顶,否则就会引起火灾。艾思奇“不信邪”,便抬了梯子,搭在屋顶上,抱了一只狗登上屋顶,还叫了妹妹跟上去,大喊道“房子着火了没有?”急得母亲和尼姑们连呼“阿弥陀佛”。还有一次艾思奇的母亲摆了一桌糕点供奉菩萨,艾思奇偷偷拿了几块藏起来,母亲发现之后就追问是谁干的。艾思奇故意说:是弥勒佛偷吃了。母亲生气地训斥他:“胡说!弥勒佛是瓷制的,怎么会偷了吃?”艾思奇说:“既然弥勒佛不会吃,供它干什么?不要迷信了,根本就没有鬼神。”母亲无言以回,只有连声说:“你这娃娃家,懂什么?!”

  1. 男子六岁失去双臂 业余时间用脚编撰五本励志书
  2. 女人私房悦读季
  3. 菲尔普斯母亲出书励志 危难时刻母爱力量最伟大
  4. “大衣哥”励志自传发行 朱之文将携新书见面读者
  5. 没钱也能踢德甲——“励志队”达姆施塔特98书写传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