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控制论强调用整体的、动态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经济系统。它不仅适用于宏观经济系统,用以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和调节,而且也适用于微观经济系统,可以用来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经济控制论无论是对于计划经济体系,还是对于市场经济体系都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 经济控制论 经济控制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1、经济控制系统的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预测性等问题。
2、宏观经济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目的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和协调发展。
3、微观经济系统的控制和协调。用经济控制论的方法来研究微观经济的控制和协调,对于组织微观经济、促进企业发展、加速现代化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经济大系统的递阶控制和分散控制。把国民经济分解成若干子系统,用递阶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处理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关联,用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使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能够有机配合,充分发挥经济规律的潜在控制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和调节达到最优控制和次优控制的目的。
1972年,美国在普林斯顿成立了第一个随机控制和经济研究小组,邹至庄和M.阿申斯任主席。英国、日本、苏联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中国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将经济控制论应用于制订区域的经济、能源、农业等规划。
1985年,从国民经济实际统计数据出发,应用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国家宏观经济最优控制模型。这个模型是以1985~2000年的历年国民收入总和作为目标函数,以部门的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总体优化。模型包含3582个方程,其中1520个方程组成一个76维的状态方程,39维联立方程组成系统的输出方程,有760个控制变量,1660个约束方程,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总体优化设计。模型预测1985~2000年逐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分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和重大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基本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为制订中、长期规划和政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下图是有关国民收入、经济管理政策、私人商业投资、商品生产、纳税和消费者开支等方面的经济反馈联系模型。借助这个反馈模型,经济系统的决策和分析人员就可以了解管理政策和私人商业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全部影响。
建立经济控制论模型要赋于各种控制概念以明确的经济意义,下表列出一些基本概念的对应关系。建立经济控制论模型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系统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①宏观经济系统经常受到人和经济现象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它实质上是一个随机性的非线性系统。把它当作线性系统处理是一种近似,会引入很大误差,有时甚至会导致经济振荡。②辨识和建模数据大都是周期采样取得的,可供利用的资料不充分,可靠性程度低,在多数情况下都有严重的噪声干扰。③宏观经济系统属于大系统范畴,一般难于准确地分解,各子系统的强烈耦合往往造成数学处理上的困难。④宏观经济的最优控制受到决策人和系统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员可能会对同一系统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⑤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常常包括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数学方程。
参考资料 [1] 一切资料库 http://info.yqie.com/J%5CJ1335.htm
[2] 价值中国网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1/10/15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