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钱颖一,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196
钱颖一
1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专业,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未来所面临的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重多机遇与挑战,钱教授反对单一渐进式说法, 坚持渐进与激进并行的观点。 2009年钱颖一入选了由吴太昌、张卓元、吴敬琏、厉以宁、刘伟主编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共八卷)
钱颖一
。并且与世界知名大学(哈佛、耶鲁、牛津)商学院院长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其人是中国现少有的经济学大师。人物语录
虽然中国的改革和转轨受到了一些关注,但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中国的改革成功不能理解。抛开意识形态不论,中国的成功与已有理论的许多方面相违背。部分论文和专著
Articles in Journals
“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with Chong-En Bai and Chang-Tai Hsie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2006, forthcoming.
“Who Are China’s Entrepreneurs?” (with Simeon Djankov, Gérard Roland, and Ekaterina
钱颖一
Zhuravskay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2006, 96(2), pp. 348-352.“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 (with Simeon Djankov, Gérard Roland, and Ekaterina Zhuravskaya).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pril-May 2006, 4(2-3), pp. 352-365.
“Coordin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M-form and U-form Organization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2006, 114(2), pp.336-402.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ith Hehui Jin and Barry R. Weingas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September 2005, 89(9-10), pp. 1719-1742.
“Who Are Russia’s Entrepreneurs?” (with Simeon Djankov, Edward Miguel, Gérard Roland, and Ekaterina Zhuravskaya).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pril-May 2005, 3(2-3), pp. 587-597.
“Attribute Coordination in Organization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November 2001, 2(2), pp. 487-518.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Optimal Taxation" (with Chong-En Bai, David D. Li and Yijiang Wang). Economics Letters, February 2001, 70(2), pp. 245-251.
"Incentives,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with Eric Maskin and Chenggang Xu).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April 2000, 67(2), pp. 359-378..
"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1978-1998): The Evolutionary,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March 2000, 156(1), pp. 151-171.
"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with Lawrence Lau and Gérard Rolan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February 2000, 108(1), pp. 120-143.
钱颖一
"The Dynamic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with Jean-Jacques Laffo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pril 1999, 43, pp. 1105-1114."Why Is China Different from Eastern Europe? Perspective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pril 1999, 43, pp. 1085-1094.
"From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o Privatization, Chinese Style" (with Yuanzheng Cao and Barry Weingast).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March 1999, 7(1), pp. 103-131.
"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with Gérard Rol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98, 88(5), pp. 1143-1162.
"Public vs. Private Ownership of Firm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with Hehui J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98, 113(3), pp. 773-808.
"Insecure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Firms" (with Jiahua C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1998, 113(2), pp. 467-496.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Community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Understanding China'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with Jiahua C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April 1998, 14(1), pp. 1-23.
"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 (with John Litwack).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March 1998, 26(1), pp. 1-25.
"Innovation and Bureaucracy under Soft and Hard Budget Constraints" (with Chenggang Xu).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anuary 1998, 65(1), pp. 151-164.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with Barry Weingas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Fall 1997, 11(4), pp. 83-92.
"Pareto-Improving Economic Reforms Through Dual-Track Liberalization" (with Lawrence Lau and Gérard Roland). Economics Letters, 1997, 55(2), pp. 285-292.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 Agency Problems and Political Control."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钱颖一
October 1996, 4(2), pp. 427-447."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in China" (with Gérard Roland).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96, 8, pp. 207-223.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ith Barry Weingast).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996, 1, pp. 149-185.
"Vicarious Liability Under a Negligence Rule" (with Cyrus Chu).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ober 1995, 15, pp. 305-322.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ith Gabriella Montinola and Barry Weingast). World Politics, October 1995, 48(1), pp. 50-81.
"Incentives and Loss of Control in an Optimal Hierarch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ly 1994, 61(3), pp. 527-544.
"A Theory of Shortage in Socialist Economies Based on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1994, 84(1), pp. 145-156.
"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Differ: 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with Chenggang Xu).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June 1993, 1(2), pp. 135-170.
"M-Form Hierarchy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with Chenggang Xu).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pril 1993, 37, pp. 541-548.
"Equity, Efficiency, and Incentives in A Large Econom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March 1992, 16, pp. 27-46.
"Complementarities, Momentum, an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with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91, 81(2), pp. 84-88.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December 1988, 35(4), pp. 592-627.
Articles in Books
"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in Dani Rodrik, editor, In Search of Prosperity: Analytic Narra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97-333.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How Far across the River?" (with Jinglian Wu),in Nicholas C. Hope, Dennis Tao Yang, and Mu Yang Li, editors, How Far Across the River: Chinese Policy Reform at the Millenniu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31-63.
"Government Control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 Lessons from China." in
钱颖一
Joseph Stiglitz and Shahid Yusuf, eds., 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World Bank, 2001, pp. 295-321."Coordination in Organiza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Mathias Dewatripont, Francoise Thys-Clement and Luc Wilkin, eds.,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 Micro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Editions de l’Universite de Bruxelles, 2001, pp. 9-29.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in Boris Pleskovic and Joseph Stiglitz, eds.,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The World Bank, 2000, pp. 289-310.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under Alternative Organizational Forms" (with Gérard Roland and Chenggang Xu), in Eric Maskin and Andras Simonovits, eds., Planning, Shortage and Transform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Jonas Kornai.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0, pp. 57-80.
"Institutions, State Activ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ison of State-Owned v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in China" (with Barry Weingast), in Masahiko Aoki, Hyung-Ki Kim and Masahiro Okuno-Fujiwara, ed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254-275.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C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with Joseph Stiglitz), in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 eds., Reforming Asian Socialism: The Growth of Market Institution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pp. 175-193.
"Reform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e in China," in Masahiko Aoki and Hyung-Ki Kim, ed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nsider Control and the Role of Banks. The World Bank, 1995, pp. 215-252.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Lessons from Japan's Main Bank System," in Masahiko Aoki and Hugh Patrick, eds., The Japanese Main-Bank System: Its Relevancy for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ing Econom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552-591.
"Commitment,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Innovation: Market Socialism Reconsidered" (with Chenggang Xu), in Pranab Bardhan and John Roemer, eds., Market Socialism: The Current Deb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75-189.
Reviews& Comments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by William A. Byrd, M.E. Sharpe, Inc.),
钱颖一院长与弗里曼先生在一起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December 1992, 16, pp. 778-780."Credible Regulatory Policy: Options and Evaluations" (by Brian Levy), in Robert Picciotto and Eduardo Wiesner, eds.,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The World Bank, 1998, pp. 196-198.
《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青木昌彦共同主编,1995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与肖梦共同主编,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odern Economics and China’s Refor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理解现代经济学”(“Understanding Modern Economic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2年第2期。
“经济学科在美国”(“Economics in the U.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1年第6期。
“经济学家市场在美国”(“Economists Job Markets in the U.S.”) ,《经济学家茶座》,济南,第九辑(2002年7月)。
“政府与法治”(“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Law”),《比较》,北京,第五辑(2003年3月)。
“市场与法治”(“Market and the Rule of Law”),《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0年第3期。
“激励与约束”(“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1999年第5期。
“目标与过程” (“Goals and Processes”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 1999年第2期。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与黄海洲合著)(“Finan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fter WTO Accession,” with Haizhou Huang),《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1年第5期。
“硅谷的故事”(“A Story of Silicon Valley”),《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000年第1期。
“第三种视角看企业政府所有制: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 (“Government Ownership as a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经济导刊》,北京,2002年第5期。
“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2001 Nobel Laureates in Economics”), 《财经》,北京,2001年10月20日刊。学者语录
再过十年、二十年回过头来看一看,会发现生在中国这样的时代、生在这样的时期是非常幸运的、非常有趣的。 语言的经济力量
经济学家赞成和推动全球化,其基本原因是在全球化下,资源可以超越国界组合,产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销售,这有利于有限资源的有效率配置,同时增加消费者的福利。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或准备走出去,各种热点问题比如跨国并购、跨文化管理等,也相继成为时髦话题。但有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全球化下市场资源重组,不仅要求产品的流动、资本的流动,而且也要求人力资源的流动。面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他们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于产品和资本,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们必须使用商业运作中的共同的工作语言——英语。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语言成为我们的企业走向世界时面临的一个共同的、严峻的挑战。
为什么英语会成为全球化中的工作语言?是那些英国过去的殖民地,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超强的经济实力。正是这些现有的讲英语的世界经济强国,使得英语成为商业中的工作语言。它也使得另一些英国过去的殖民地,比如印度,在语言上获得巨大的优势。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除了香港人,把英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就成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随着非英语国家比如中国的经济崛起,为什么世界的商业用语不能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呢?除了语言的难易差别,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经济逻辑,一个被经济学家称为“网络外部性”的经典现象:一个人选择使用英语,是因为已经有许多人正在使用英语。同样的经济逻辑导致了上世纪80年代VHS取代Beta成为录像带的标准制式,也使得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压倒苹果的操作系统,尽管从技术上讲后者都被认为优于前者。同样的道理,因为当今世界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当我们与世界交流时,也只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使用英语就无法实现同世界的自如交流,也无法走到世界前列。所以,正是经济力量,使得英语成为世界商业中的工作语言。反过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反之带来经济成本。印度的软件、客服中心等服务业的崛起,与它们使用英语不无关系。中国能在服务外包业崛起吗?麦肯锡在2005年的题为《中国正在到来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发现,很多在华的跨国公司面临严重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其中的首要原因是受国内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制约。该报告进一步推论说,中国要发展像印度那样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在短期内还有困难。
不仅如此,语言更是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大障碍。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外国人开始担任高管或作为股权董事或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这对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样的国际人才引进规模很小,作用发挥得也不够,首要原因也是语言,因为我们的多数企业领导人还不能用英语自如交流。中国银行(行情论坛)聘用的一位美国人首席风险官,在任职一年后辞职,与他同中国同事交流不畅有关。
我们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比如联想集团,英语已经是它的工作语言。目前,它的董事会共有12名董事,只有一人不会说英语。中国的企业不能低估语言的经济力量,需要下大力气,争取把英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这将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中国并不孤独。世界各非英语国家近年来都在努力提高企业使用英语的水平,以适应全球化,而商学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过去几年,世界的一流商学院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英语教学,即使是像法国这样对自己的语言极为崇尚的国家,也是如此:法国顶尖商学院如INSEAD、 HEC、 ESSEC,都已经或正在转向用英语授课。在亚洲,韩国的大学和商学院近年来推动英语教学的力度很大,比如有121年历史的梨花女子大学,开始实行“全球化2010计划”,要求所有新生至少修四门英语授课的课程,其中两门应由英语是母语的教授指导。
最近,一家国际组织在对全世界1700所大学调查后发现,仅在过去三年内,商学院中同时使用英语和本地语教学的硕士项目个数,就增加了一倍多(《国际先驱论坛报》2007年4月10日)。英语教学使得一所学校可以接受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来的学生,并把学生送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工作,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市场价值。在商学院中使用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中国MBA教育三大问题
清华经管学院钱颖一:MBA本质上是职业教育
在钱颖一看来,当前中国的MBA教育存在着三大问题。
认知上有误
首先就是认知上有误,误把MBA当作“研究”生教育。对中国公众来说,MBA与博士生、硕士生一起被通称为研究生。研究生的英文是graduate student,从字面来看,是本科毕业后的学生,没有任何一点研究的意思。在中国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研究生,是由于过去中国本科毕业后学生大都从事研究工作。钱颖一说,MBA教育不应该是研究生教育,而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MBA学位也是一种职业学位。”尽管平常都说MBA学位是职业学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MBA教育从各方面都偏离了职业学位教育,被误当作是研究生教育。
课程的偏颇
其次是课程的偏颇。钱颖一认为这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偏颇是在知识、能力、品格三方面,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和品格软技能的开发。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但是职业教育则不然,它应该是达到知识技能、能力、品格比较全面的教育和训练,结果造成了“硬课程”很多,关于能力、品格训练的软课程则太少。课程偏颇的第二个表现是按照老师的专业学科设置,这样的知识传授与专业学科分界形成一个个隔间,只是单独的学科各自教授。结果是学生也许学习了不同职能方面的课程,缺乏整合性的能力和教育,但现实中企业的问题多是整合性的。
课程的方式与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没有区别是第三个偏颇。两者都是基于理论学习,最多是借助案例学习,但本质都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案例也是在教室中讨论与实际有关的东西。结果MBA学生的学习缺乏从经验和实践中学习。
课程偏颇的第四个问题就更是与前面所说认知上的有误直接相关。虽然大家认同MBA是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却要求MBA学生与学术性研究生一样写毕业论文。论文写作的基础是研究,研究的特点是越窄、越深、越具一般性越好。但是管理工作的情况恰恰相反,要讲究实际、综合、全面、具体,结果造成MBA学生写论文与培养定位南辕北辙。
内容上有缺陷
最后是内容上有缺陷。MBA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也研究了一些中国企业案例,但是深度还不够。也缺少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国情教育在教材中同样不足。清华版MBA综述
钱颖一:清华新版MBA 50年变革2008年是哈佛商学院建院100周年,MBA教育也发展了100年,中国对美国亦步亦趋的MBA教育模式学习,也有了17年的时间。在从未间断过的对商学院教育的质疑中,学院自身也在不断思索MBA教育是否真的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人给予了错误的教育,就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高建教授所说:商学院教育基于过去的知识、经验和数据,很多案例是一元化的,职能化的特点比较明显。因此整个课程设置的真实性、多元化、决策性远远不够。基于此种认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院长钱颖一的领导下,由2008级MBA学生中开始试行新版MBA。
50年后的改革
MBA教育的上一次重大改革是在50年前,再一次积累了50年的对MBA教育的批判之后,耶鲁、斯坦福和清华的MBA项目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始了第二次的教育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设置。MBA教育应把第一年的核心课程分为能力与品格课程、必备知识课程、整合与实践课程三类。对于一个MBA的学生、一个未来的领导者,这是必须具备的三方面内容,缺一不可,而过去只是偏向于必备知识。清华经管改革后的MBA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第一个学期的前八周,定位于自我认知的软课程。课程有管理沟通、批判与分析思维、领导力开发、职业发展规划、组织行为学、商业伦理与法律。后八周为第二模块,定位于分析基础, 集中了会计学、管理经济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三门课。而第二学期开始的前十四周,也就是第三模块,除了公司财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四门必备知识外,清华还增加了中国制度环境和全球化时代的管理两门课。这次新版清华MBA的重头戏就是第四模块整合与实践,从实践中学习,包括六人团队、课程报告、小组演示,最后是教师指导、校友参与、企业合作。钱颖一表示,第四模块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整合性,绝对不能是单一的问题;第二是实践性,就是真实的项目,通过一个真实的项目演练。新版清华MBA做了很多有创新的变化,第一年的核心课程是变化最大的,因为每一个学校的第一年的MBA,因为MBA通常全时是两年,第一年和第二年,在职是三年,以全时为例比较好解释。从全职MBA第一年核心课程是各个学校都最为关注的,这有两个学期,我们这次推出是两个学期细分为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第一学期的前八周,第一模块我们将集中上若干门领导者必备的软课程,所以这个学生进到清华以后,前八周接触的是一套全新的课程,比如说有管理沟通、领导力开发、职业规划、批判与分析思维、组织行为、商业伦理和法律这样的课程,你可以注意到这些课程跟过去很多的课程不一样,都是跟人打交道的,讲的都是一个跟人怎么沟通,领导力怎么开发,怎么能够有团队精神,怎么能够有领导力,怎么做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是跟人有关。比如从入校第一周开始就有职业规划,对每个人都有心理测评,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是第一年的第一模块的认知模块,自我认知。
接下来第二模块是我们叫做分析基础,三门非常重要的分析型的基础课程,会计学、管理经济学和数据模型统计学,这三个都是硬课程。实际上软课程你过了10年、20年,他会告诉你,软课程的受益是终身的,而硬课程专业领域过时的很快,有一个东西10年前非常前沿,10年后就不一样了,像会计的准则都在变化。
第三模块是传统的职能性课程,像公司财务、市场运销、运营管理、战略管理这样的课程,我们同时还加了关于全球化下的管理这样的课程,因为未来有全球视野,我们创新特别大的是第四模块,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
第四模块就是在第一年第二学期的最后四周,我们引进一个课程叫整合性实践课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刚才说的两大弱点,两大缺陷,一课程都是按职能的,没有综合性,没有整合性。第二我们通过这个课程来操练现实中的项目,所以这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
项目应该是最实用的
清华经管有三个方向,有管理咨询方向,针对已有企业的战略性改变,比如像重组、上市、并购这样的问题来做项目。第二个方向是对创新企业,一个还没有建立的企业,准备开创的企业或者是一个新企业考虑怎么发展?这叫创新管理的方向。第三个方向是信息时代的管理,学生是分成六个人一个组,每一个人根据不同的方向,比如创业管理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拿到一个真实的项目,比如清华经管跟清华大学的科技园有很多关系,那边有很多新的创业企业拿来一个项目或者几个项目让这些学生说你来写一个创业计划书,因为这里牵扯到方方面面,前面都学了财务、会计、法律,学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现在说好,这有一个新的技术,能不能真正的建立一个企业,做一个创业计划书,评价不仅仅是老师评价,是请这些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你来评价评价,这有五个组,他们五份创业计划书你接受哪一份,你愿意给哪个投资?这个是这一次改革中非常重大的亮点,整合性的实践课程。遍布全球的实践机会
第一年在世界各国的商学院都一样,包括国内,它叫做核心课程,都是要求必修的,把第一年分成四个模块,第一年的新版清华MBA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前八周上软课程,第二学期的后四周要上整合性实践课程。到了第二年,各国的商学院都是比较类似,主要是选修课,并不是规定的课,有些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更多的上那个课,而这个课程通常也会比较深一些,在第二年有两个,这次推出新版清华MBA当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亮点。第一个比较强调全球化经历,这个实际上现在是世界上的趋势,像国外的一些领先商学院要求他们的每一个MBA学生在在校两年期间必须有一次全球化经历。可以去海外实习实习,你可以交换学习,也可以是短期的一个研究之旅,去两个星期,比如到中国、印度、俄罗斯或者到非洲都可以。第二个途径第一年以后,有些学生要暑期实习,有些也选择在海外实习,也有去美国的,去英国的去欧洲去亚洲其他国家的,这种海外实习本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第三个途径是现在这次新版清华MBA当中非常要推出的短期的研究之旅,通常是在第二年的寒假,寒假有那么4、5个星期的寒假,抽出1、2个星期,可以到周边的国家,也可以到比较远的国家去参观他们的企业,参观他们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第二年课程的第二个亮点是对现在实行的毕业论文要做比较大的改变,实际上将用案例来取代现在的毕业论文,这个背景我需要解释一下,因为中国的硕士学位法规定,你必须要交一个文字的报告,过去规定的就是沿用了过去研究生的办法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参考书目,还有以前的文献,完全是学术性的,发现这个跟MBA的培养完全相反,没有意义。过去几年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得到了一个试点的机会,教育部指导委员会允许在三种形式中,学生自愿选一种,一个叫毕业论文,一个叫毕业报告,第三个叫案例分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都觉得案例分析太难了,所以决定在新版的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MBA当中,在最后的阶段都要完成这个案例分析报告,这个我想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好处,不是一个研究产物,就要求你深入一个企业,找出一个管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你写一个案例,所谓一个案例你要把前因后果写清楚,而且要提出很多问题,这个企业发生了什么事情?困惑在哪里?困难在哪里?提出很多问题,对于这个的要求是要综合性,你不能光是一个方面,要综合性,所以这也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又回到一开始说的学生,学职能的课程很多,最后综合能力比较差,所以也借助这次改革的机会推出用综合案例分析报告替代毕业论文。
钱颖一院长与弗里曼先生在一起
对于MBA改革的疑问
新版MBA推出之后,面临着许多挑战。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斌认为,首先这些‘软课程’都是跟中国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它跟‘硬课程’相比能够照搬西方的东西更少,案例从哪来、素材从哪来?其次是对师资的挑战,改革后本身对教师就是个严峻的挑战,从讲台上的教师转换成为带动思考的角色;此外改革对整个学习方式也是个挑战,不管领导力是不是能教,但是有一点:它是可以学习的。在本次项目改革中,清华经管将MBA培养目标定位于未来领导者;专业方向定位于综合管理和领导力。这两点与哈佛商学院类似,也与清华大学在中国大学中的地位一致。但存在的问题是:一般对于MBA毕业前途的认知为职业经理人,未来领导者的定位是否与EMBA冲突?哈佛商学院致力于综合领导力培养的结果是,其学生会在毕业三五年之后大放异彩。
未来的领导者不是以职务、职位来定的,更多的是以能不能改变这个行业、改变他所做的具体工作而定,你可以是未来的领导者,你一定要有影响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