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按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分类,科技创新包括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从微观上讲,科技创新有助于企业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从宏观上讲,能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科技创新体系
知识社会环境下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从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协同互动入手,进一步分析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这三大体系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即面向知识社会的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下一代创新)形态。
服务行业科技创新体系:
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含义
科技创新是指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是科学含量较高的创造性的技术;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创新的关键则是正确的政策、良好的机制与主体素质的提高。做为一个新型的发展中的企业,科技创新已经是经济发展带动的产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企业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需要。
如何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企业的催化剂
-
1、深化改革,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是推进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三是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动力。
-
2、完善融资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缺少资金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融资渠道,可以很大程度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
-
3、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
一方面,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利益同企业未来收益和发展联系起来,利用股权、增加岗位工资、提高奖金或提成等措施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完善政策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如针对重点发展的行业和创新项目提供税收返还和税率优惠等政策。
-
4、加大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另一方面,在税费减免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营造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针对创新企业制定完善的创新优惠政策并落实到位。
-
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战略作用。
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技术,追求产品质量,通过激励机制等方式给以科技创新人员的鼓励。同时,要培养一批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创新企业,重视加强科技人才培训是每个企业文化与之同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 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