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_评论_唐山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

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

郭书文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_评论_唐山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_评论_唐山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_评论_唐山

  《那座城这家人》的编导们以灵敏的新闻触角,细腻地笔法,拉开了深情悲悯的帷幕:冯兰芝和王大鸣母子俩,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就以大爱无私的精神收养了云泽、云恩以及磊子等地震遗孤。这是这部电视剧一个很好的看点,从始至终吸引着观众,特别关注地震孤儿的抚养、生活、学习成长过程和他们的前途命运。

  当年,震后第二天。中共唐山市委第二书记张乾,下达了命令:“调查地震孤儿去向,保护地震孤儿。”随即各区、各街道、各机关院校、驻唐部队立即动员起来,紧急完成这一任务。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年龄,有的被父母单位收养,有的被亲友收养,有的被邻居收养,有的被军队女医护人员收养,有一批集中送到石家庄育红学校寄养。电视剧选取其一,冯兰芝、王大鸣母子收养了邻居孤儿云泽、云恩及后来的磊子,展开了抚养地震遗孤的剧情。当年我在开滦二中分管共青团,曾协助有关部门落实这一工作,所以对地震孤儿成长这段往事特别关注。

  那个年代,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物质缺乏,是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定量、生活必需凭票购买,震后几乎一无所有。在这样一个艰难环境中,剧中的主角冯兰芝、王大鸣不惧艰难,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抚养地震孤儿的担子,在生活中把他们视为“己生”,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孤儿抚养成人。

  王大鸣和妻子杨艾,以“严父之情,慈母之爱”,不仅处处关怀他们的生活,更是关心云泽、云恩、磊子、小霜的学习情况。杨艾一回到家中就问孩子们:“作业完成了吗?”“哥哥教你了吗?”孩子们如实回答,杨艾很生气,气急之下拿出尺子要打手板,王大鸣进来制止了小艾的体罚教育。小艾静下心来,用铅笔做教具,用数一数的方法教小霜数学,最后鼓励说:“真聪明,这不就明白了吗?”杨艾作为一位母亲的角色,督促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孩子们的成长倾注了许多心血。有一次杨艾开家长座谈会回来,知道磊子考试作弊,杨艾教训他,磊子反而和杨艾顶嘴。杨艾如实告诉王大鸣:“磊子在他们班是倒数的!”王大鸣把磊子和云恩叫出去谈话,后来又把他们带到矿上参观煤矿工人们脏累险的工作环境,两个孩子深受教育,终于改变态度,刻苦学习。磊子学习到晚上11点,杨艾心疼劝他早点睡觉,磊子终于向杨艾道歉。

  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孩子们慢慢长大,学有所成。云泽、磊子分别回到开滦做医务和机械化采煤工作,把杨艾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孝敬、爱戴。小霜成绩优良,考取了南开大学,在爷爷、奶奶、爸爸不知情的情况下,首先跑到杨艾的瓷厂,满面春风地报喜:“妈,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南开大学会计系,我录取的是第一志愿。”杨艾十分高兴地说:“我的闺女太棒了!我对你一直放心。”寥寥几句对话显示出母女之间,早已凝聚了浓浓亲情。

  剧情发展到让人心情纠结之处,经过母亲周敏几年的看护,林晓燕复苏醒过来。磊子和云恩为晓燕姨醒来替大鸣、小艾发愁,心存疑虑:“咱们这个家要散了!”小霜知道亲妈醒来也不知所措:“爸爸、姥爷知道了怎么办?”一系列的悬念通过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大地震后不同姓氏组成的大家庭,在苦难养育中凝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

  历经四十年的艰苦奋斗,在建设新唐山的征途中,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得到了积淀和升华,逐渐形成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人文精神!电视剧的剧情还在继续不断向前延伸发展,不难看到剧中地震遗孤升学就业,健康成长。不论他们从事开采煤炭还是医疗卫生,我们目睹了云泽不知疲倦地做手术,磊子改行学机械采煤,不想让采煤工人从事那艰辛而危险的作业。从而,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共同的品格,那就是唐山人超过亲情的大爱精神!

德迅网 » 《那座城这家人》观后感:抚养地震遗孤彰显大爱精神_评论_唐山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