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今年的新冠疫情受到了有效控制,各大企业按部就班的向社会向各大高校进行校招,但今年的就业形势却依然严峻,高校该如何促进学生们就业创业呢?小编收录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就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依然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须通过多元供给、质量提升、结构升级、观念更新、环境优化等举措,提质增效,提振信心。
供需失衡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所在
扩大就业岗位供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举措。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确保宏观就业总体稳定的根本前提。国际劳工组织近期发布的全球劳动力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劳动力市场影响较大,劳动人口工作时间大幅减少,存在持续发生大规模失业的风险。未来一段时期,供需失衡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所在。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909万,同比增加35万;再加上归国留学生和往届未就业学生,实际就业人数总量在1000万人以上。可以预测,明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将会更加庞大。长远来看,发展经济、扩大岗位供应仍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源头活水、根本举措。去年,我国经济虽然率先实现正增长,但是仍然面临着疫情防控、转型升级、国际战略博弈等多方面影响,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导致一些单位招聘需求大幅缩减,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为此,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减负稳岗减税降费政策仍有张力,深挖岗位供应潜力、拓展就业新空间依然迫在眉睫。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招聘规模。疫情暴露出我们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短缺问题,在保持扩大特殊急需专业招生规模基础上,各部门还需要增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的政策吸引力。二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扩大以创促就效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既释放了市场活力,又扩大了就业岗位。疫情期间,国家在创新创业激励上用足了政策,解决了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发了经济“细胞”的活力。今后,高校要在政策牵引下,系统化建设“内合外联”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教育模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三是鼓励更多形式的灵活就业。疫情期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肯定了“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灵活就业降低了就业门槛,丰富了就业市场,让更多受疫情影响闲置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今后,各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招聘信息共享、职业技能培训、中介对接等扶持力度,让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
专业素养不高、胜任力不强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就业是一种市场行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更容易在求职中胜出。当下,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专业设置不科学、培养方案与市场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毕业生的胜任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待存在差距,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借教育评价改革的东风,主动顺应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探索完善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以出口决定入口为专业设置杠杆,设计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体制机制、评价方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高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实效性、创新性。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大为缩水,迫使毕业生缺少岗前锻炼就直接求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毕业生的可雇佣性。因此,要统筹理想信念与学业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真正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突出特色培养,避免同质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社会需求旺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匮乏,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症结所在。高校要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准确把握00后学生群体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凝练培养特色,孕育独门绝技,扩大就业竞争优势。适合转型的高校,要继续推进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学校转型,使其培养目标更加契合社会需求。三是开办适应新兴行业的新专业。疫情对传统服务业的影响较大,却使平台化特征的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如网络教育培训、在线医疗、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拓展了就业空间,成为就业市场的缓冲器。未来,高校要以市场为准,紧跟行业发展,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不断培养出符合新行业、新兴领域要求的新型人才。
引导合理就业,高校这样做
观念性障碍一直是就业率低的重要因素,职业目标不清晰、就业意愿不切实际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主体为95后,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和学生在心理上对未来期望过高,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是进行“广谱式”课程引导。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课程时,除了传授就业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使“先就业后择业”“先有位再有为”的观念根植于心。二是“精准化”咨询指导。高校要探索开展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借助职业能力测验,结合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业等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明确目标,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人职匹配。三是“适时化”因势利导。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日趋理性,个人需求和国家导向越趋一致,同心共向。数据显示,新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越来越有吸引力;应征入伍、基层就业比例明显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增多。高校要实时结合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科学保障。过去,一些单位的“唯名校”“唯学历”“唯性别”等招聘行为将许多优秀学子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就业公平。疫情期间,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改变了人才“高消费”状况,按照岗位实际需求合理制定了招考条件和学历层次要求,不设置限制性条件,同等对待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这为营造选人用人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完善就业评价体系。目前,各界普遍关注的初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各高校每年年末发布的学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才能真实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因此,各界要建立就业工作包容制度,淡化初次就业率,重点关注年终就业率。二是设立招聘黑名单,进行招聘警示提醒。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三是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疫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网络授课、线上考试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然而,一些企事业单位仍坚持线下招聘,面试、政审还在不远千里、上门进行,学生签约还需奔波于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这无形中拉高了就业成本,降低了招聘效率。今后,要加快布局网络双选会、线上签约、远程咨询指导等便民举措,使网上“一站式”就业成为常态,早日实现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之间的无缝快速对接。
以上是有关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小编网站。
-
相关文章
-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
- 大学生艰辛创业致富经历
- 黑龙江大学生创业故事
- 全国高校预算经费排名公布2022-全国高校预算经费排行榜
- 2022湖南高校排名公布-2022湖南高校排行榜
- 2022财经类高校预算排名公布-2022财经类高校预算排行榜
- 2022天津高校排名出炉-2022天津高校排行榜
- 2022上海高校排名出炉-2022上海高校排行榜
- 2022江西高校排名出炉-2022江西高校排行榜
- 2022北京高校排名公布-2022北京高校排行榜
姐的欢喜 » 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