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对外公开发布。文中称,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
中新网杭州2020年8月4日电 针对近日引发热议的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8月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考生的知识积累值得肯定,但有“掉书袋”之嫌,不适合作为高考满分作文进行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对外公开发布。文中称,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
该篇作文中,运用了海德格尔、嚆矢、树上的男爵、达达主义等词汇。用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的话说,“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该篇文章一经发布,引发热议无数。有网友评论该考生“不说人话”“故弄玄虚”。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洪亚兰拥有32年教龄,这几天,她也在关注该篇作文引发的争议。
“对这名考生我还是蛮欣赏的,他的阅读积累在同龄学生中少见。”洪亚兰说,平时她也会要求学生阅读文史哲方面的著作,比如海德格尔的作品。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时,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作家的名篇。《生活在树上》的作者,肯定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树上的男爵》的启发。
她说,这些内容都在高中生接触范围之内,只不过这名考生认真去读且读懂了,最后运用在高考作文中,且基本没有用错,这是比较可喜的。但将其评为满分,欠妥当。
“如果是我,会打48分。”洪亚兰担心的是,该篇作文一出,会在社会中掀起一股风潮,认为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的高考作文都会受青睐。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表示,考生在考试中运用晦涩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反思的是评分标准。他认为,该篇文章不适合作为范文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他说,该篇作文言语晦涩,仔细阅读可发现,其中并没有很深邃的思想,甚至在逻辑上也不是很清晰,得满分欠妥。他认为,高考并不是选拔思想家、天才,而是找到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人才。
“文字,一定要能传达作者的思想,逻辑清晰。”张颐武说,这才是考生要具备、学校要培养的能力,更是高考选拔的标准。“比如用甲骨文、或者用文言文来写高考作文,其实都是不合适的。”(完)(童笑雨)
-
相关文章
- 深圳股票代码是什么开头
- 康飞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 陈志列(西北工业大学深圳校友会副会长)
- 刘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 涂辉龙(深圳海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承友(深圳市莱英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孟铎(CBA深圳男篮领队)
- 覃彪喜(深圳市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 靳海涛(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木荣(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姐的欢喜 » 浙江晦涩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得满分 专家:不鼓励这样的文风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