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红色记忆丨101岁老红军涂龙琛的中央苏区战斗经历,闽西中央苏区(4)

早期革命阶段,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旧军队的为非作歹,老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对军队惧怕的心理,不敢和红军接触。井冈山老红军陈士榘回忆说:“当时,虽然我们已经改为工农革命军,打的是五角星加镰刀斧头的红旗,但部队的服装与旧军队没有什么显然的区别。旧军队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是抓夫、派差给他们挑东西,拿东西不给钱,动不动就打人骂人。老百姓见到‘丘八’就要‘跑反’,到山上去。说明群众对军队是非常痛恨和害怕的。”因此,“部队要担负武装和宣传队的任务,向群众宣传我们是代表工农大众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军队,是一支与旧式军队截然不同的工农革命军队。如果不让老百姓了解我们军队的特点,了解我们与旧军队有截然的区别,我们便无法接受群众,发动群众,没有群众我们就无法存在。”可见,能否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尽快了解红军,接受红军,已经成为摆在红军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关系到苏区红军能否建立革命根据地并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而在当时这样一种形势和条件下,把红军的主张直观地写在墙上,让老百姓自己去理解、去思索,通过标语的宣传,再结合红军的实际行动,来使人民群众了解红军、了解共产党,是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宣传方法。

闽西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苏区党和红军难以掌握广播电台等现代舆论工具,也缺乏足够的经费来出版印刷报刊图书等进行高成本宣传。面对艰苦的战争环境和物质的极度匿乏,他们发挥智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凭着毛笔、墨水、石灰、铁鬃等原始简陋的宣传工具,“无论墙壁、桥板、渡船、堂屋、房间、茅厕、树木、石壁,只要可以写的地方都要写好”。遍地开花的红色标语, 节约了宣传费用, 提高了传播灵活性, 经济快捷地占据了舆论高度, 使革命宣传效益最大化。

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文件,广大苏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智慧,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标语形式。以闽西中央苏区红色标语为例,从目前实物考证和走访知情者来看,有木刻标语、石壁标语、桥板标语、墙体标语、立柱标语、横幅标语、布告标语、渡船标语、车体标语、竹片标语等等十几大类。既有固定的标语,又有流动的标语;既有手写的标语,也有印刷的标语;还有刻制的标语等等。但是,保存下来的标语种类较少。现在看来,这一时期的标语形式简单粗糙,但在当时却灵活地创造出超强的革命舆论氛围,对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打击敌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红色标语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墙体标语。墙体标语,就是用石灰水、木炭等物质写在墙壁上的标语。由于成本较小,操作方便,影响力又大,故它是苏区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标语宣传形式。时至今日,原闽西中央苏区各地保留最多也最为普遍的,就是大量内容各异的红色墙体标语,形式有竖写、有横写,字数有多有少,字号有大有小,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宋体。据这两年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组织人员寻访,原闽西中央苏区各地尚有墙体标语千余条。如上杭县珊瑚乡梦宏居上写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共产青年团万岁”;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彭屋墙上写的“纪念列李芦,打到帝国主义”;连城县北团镇山龙村老屋墙上写的“拥护苏维埃政府对日宣战”等等。

———木刻标语。中央苏区时期,闽西的大部分房屋都是由黄泥和木头搭建而成,门版和墙版都是由木头构成。红军宣传员通过凿子等器具将宣传文字刻在木头上,就形成了木刻标语。这种标语由于其耐久性好,不易被破坏,得到了宣传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如上杭县珊瑚乡梦宏居的“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武平县永平镇帽村区苏旧址的“打倒国民党,共产分田地”等。

———纸质标语。纸质标语,即把宣传的文字写在纸上,张贴于公共场所的标语。这种标语通常是图文并茂,一般张贴在会场。纸质标语存在着易坏的毛病,对客观环境的要求很高,同时纸的制作也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行军携带也不方便,所以这种标语保留至今的已不多见,内容大多与当时的中心工作或会议主题相关联,如古田会议期间张贴的“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极端民主化”“反对个人主义”“反对流寇思想”等等。

———其它标语。在闽西中央苏区红色标语的寻访过程中,一些曾经的亲历者及其后代,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曾经有效但已经消失的标语形式。例如:闽西中央苏区地处山区,树木繁多,在行军途中,红军宣传员将大树的树皮剥去,在树干上书写标语;还有,中央苏区时期,河运是闽西的主要交通渠道之一,红军宣传员将标语写在木板上,利用河流,顺流向敌方漂去,形成独特的漂流标语;此外,还有制一孔明灯,把宣传品系在灯上任其飞去的提灯标语和把标语内容刻成条章加盖在文件上邮寄的邮政标语等等。

红色记忆丨101岁老红军涂龙琛的中央苏区战斗经历,闽西中央苏区

“红军厉害,红军标语更厉害!”

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央苏区的斗争历时七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军事“围剿”,武装斗争成了红色标语的中心内容,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量。“一支笔抵得上一千支毛瑟枪”“每一个口号抵得红军一军”,红色标语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如今保留在闽西苏区的“士兵不打士兵”“欢迎十九路军士兵拖枪过来当红军,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反对国民党压迫士兵做马路”“白军士兵们要想家里妻子老母有饭吃,只有拖枪过来当红军,才是你们的出路!”等, 让敌军慨叹“红军厉害,红军的标语更厉害”。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为使标语宣传取得对敌斗争的更大成效,特别对每个乡政府、每个工会和每个士兵都发布了《宣传动员令》,动员广泛组织标语宣传。据参加过第一次“围剿”的敌军官兵回忆,当他们扑向苏区搜寻工农红军时,在苏区的墙体、石壁、立柱、路旁看到各式各样的标语口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句句说的都是贫苦老百姓的心里话,心理上早己畏惧三分、思退三分。等到两军交战后,敌军在工农红军集中优势兵力的围歼下,更是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所以,有敌人说道:红军厉害,红军的标语更厉害。第二次反“围剿”后,红色标语依然是发挥对敌宣传和扩大我军政治影响的重要手段。1931年7月,闽西苏维政府强调要在各地方墙壁上,都要写满煽动敌方士兵及威壮我方军威的标语,扩大政治影响。可以说,在历次反围剿战争中,红色标语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应对敌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 湖南出台20条措施 整治喊口号、文山会海问题(2)
  2. 标语见证改革开放30年农村生活和农民思想变化
  3. 一句话1000元 唐山公开征集城市宣传口号
  4. 北京延庆:十九大精神标语上墙成为“百姓语录”
  5. 宁波旅游宣传口号获奖名单揭晓 一等奖空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