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以公益诉讼填平自动续费“黑洞”

公益诉讼填平自动续费黑洞

    近日,杭州刘女士收到某APP会员服务自动续费的通知短信,从其支付宝中扣去10元。刘女士表示,“买会员的时候根本没看到有自动续费的明确提示,如果看到肯定不会买。”记者调查发现,不少APP在用户购买服务时,对于自动续费没有明确提示,有的甚至默认勾选,当用户想要取消自动续费时困难重重。(4月25日新华社)
  自动续费是一些APP运营商的惯用伎俩。在消费者购买付费服务时,APP的自动续费标识往往不明显,有的甚至默认勾选,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消费行为本应是“你情我愿,明明白白”,运营商却利用欺骗手段实现自动续费,违反了市场交易最基本、最重要的诚信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直接剑指电商的搭售行为。其中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电子商务法》出台伊始,人们对于遏制“默认搭售”充满了期待。然而,从记者调查来看,电商法的实施并非带来海清河晏,自动续费“黑洞”仍在疯狂“吞”金。“显著方式”一般包括使用粗体字、黑体字、彩色字体等,但不少APP还在采取格式条款、浅色小字等“最不显著”的提醒方式,使消费者落入了陷阱。即使消费者事后发现上当,想取消自动续费也是难上加难。
  APP运营商知法犯法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底气何来?这值得深思。一方面,APP点多面广,政府监管存在难度。截至2018年5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APP为415万款。有关部门要想对每一种APP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行为,无异于大海捞针。其次,涉及金额不大,消费者维权热情不高。自动续费通常是十几元、几十元,由于钱并不多,不少消费者往往放弃投诉维权,干吃亏。有的只要能退订取消续费,对于之前的侵权行为也不愿再追究。一些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息事宁人的“弱者心态”,埋下自动续费“陷阱”,能骗多少是多少,能瞒多久是多久。要想填平自动续费“黑洞”,必须让法律发挥威力,让坑蒙拐骗的商家付出应有代价。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积极维权以外,更需要各级消协担当作为。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接到了部分消费者关于自动续费的投诉,将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后,向社会发布调查报告,有针对性提出消费建议。
  其实,与消费建议相比,人们更期待各级消费者协会运用公益诉讼利器,代表广大消费者向商家讨还公道。消费者个体力量有限,与商家较真难免势单力薄,公益诉讼则可以改变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倒逼商家敬畏消费者的权益。笔者认为,只有让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成为一种常态,商家的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被诉至公堂,类似自动续费这样的消费陷阱才会逐渐消失。

  特约评论员

  张淳艺

德迅网 » 以公益诉讼填平自动续费“黑洞”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