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年终特稿:全球变暖关注身边太空探索眺望远方

  全球变暖是科学话题,是环保话题,是经济话题,也是政治话题,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每一个人。

  太空探索美俄参与、欧洲参与、日本参与,中国参与,因为它既象征国力,更寄托人类梦想。

  全球变暖关注身边

  从2007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到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从6月八国集团(G8)峰会到9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聚首,还有10月诺贝尔和平奖:全球变暖议题的主旋律贯穿国际舞台。

  围绕主旋律,科学界用激烈摇滚乐奏出最强警音,世界用和谐交响乐谱写人类努力新篇,只是还有人哼出一曲另类却不靠谱的嘻哈乐。

  无论谁人演奏,无论何人谱曲,听众不是地球,而是人类自身。

  摇滚乐

  摇滚乐撼动世界。研究人员2007年发布一系列研究报告,警告“发烧”地球正把所有子民推上危险边缘。

  春江水暖,两极先知。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几只“北极熊”冒高温出现在会场。扮演者借此警告,北极熊、海象、企鹅等极地动物正在融化着的浮冰上哭泣。

  热浪沸腾在地球各个角落。世界气象组织声明,全球变暖导致诸如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英国夏季洪水泛滥、干旱异常等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长江、多瑙河、尼罗河等10条河流面临最严重干涸危险。

  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这曲摇滚乐奏响尾声和最强音符:至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升高2至4摄氏度,11亿至32亿人将面临饮水困难,2亿至6亿人面临饥饿。“若不行动,我们将大祸临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

  这曲摇滚乐背后指挥是谁?联合国报告回答: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化主因。所谓“很可能”,准确率为90%。

  交响乐

  交响乐是各声部协作而成旋律,也是世界倾听狂野摇滚后冷静谱曲。

  年末,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2007年这曲交响乐高潮部分之一,“巴厘岛路线图”为明年乃至今后多年拉开序曲。

  这幕交响乐称不上和谐。类似美国缓慢低沉大提琴与欧洲明亮轻快小号互不合拍的变奏,让整篇乐章险些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不着边际的狂想。

  幸好,乐队组曲终在巴厘岛响起,尽管缺少量化减排目标的华丽,但至少有了促进合作和继续谈判的叙事,尤其未像《京都议定书》那样少了那把大提琴。

  中国声音成为乐曲中重要篇章,勇于承担责任的承诺宛如打击乐,清新而有力。

  这曲交响乐中最出彩乐符不在于大牌演奏家:中国民间盛行的太阳能和环保炉灶、世界多座城市倡议的熄灯运动乃至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可身体力行的“碳中和”行动。

  交响乐魅力不在于曲高和寡,而在于下里巴人。

  嘻哈乐

  嘻哈乐如今在流行乐中并非少人附和,怕就怕演奏者不为众乐乐,而为独乐乐。

  美国《科学》杂志12月评出2007年最令人失望的科学事件:美国布什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顽固不化。杂志社论说,随着澳大利亚新政府签署《京都议定书》,美国成了拒绝执行温室气体具体减排目标的孤家寡人。

  布什政府似要把嘻哈精神演绎极至。在国外频喊冤,把“拒绝执行减排任务有失公允”的帽子扣在发展中国家头上;在国内试图“封口”科学界,一如白宫被曝篡改美国疾控中心有关全球变暖影响民众健康的国会证词。

  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6月在八国集团(G8)峰会上自作聪明地提出“长期战略”,但立即被戳穿实质:欧洲说,别想“另起炉灶”;环保组织说,少“拖时间”。

  诚然,布什政府并非总是嘻嘻哈哈。为抢夺可能由全球变暖而解冻的财富,美国积极投身北极海底争夺战。

  嘻哈并非不能合拍。美国民众4月在全美50州的1400多处地方发起集会,呼吁政府严肃对待全球变暖挑战,采取措施降低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活跃人物中,有包括那名前好莱坞硬汉、现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

  这样的唱反调,或许才是真正的嘻哈精神。

  太空探索:眺望远方

  2007年太空探索旅程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因故障多次推迟发射结尾。

  但恰是因为成功攻克诸多难题,航天勇士才在这一年以国际空间站建设和探月热潮谱写英雄曲。全球科研人员遥望远方的纵声合唱,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人类身边描绘更美丽的田园诗画。

  英雄曲

  北京时间11月26日9时,一幅三维月球影像呈现于世界。那是中国绕月卫星“嫦娥”从38万公里外绕月飞行轨道送回家的礼物。“嫦娥”不孤独,她身边还有同样初访广寒宫的日本“月亮女神”。

  在美国航空科技网站Space.com评出的2007年十大航天事件中,亚洲探月项目“嫦娥一号”和“月亮女神”列第四。这家网站点评说,两大项目掀起新一轮探月热潮:美国宣布将实施新的GRAIL探月项目,俄罗斯提出2025年载人登月计划,德国和韩国分别打算5年和13年后向月球派出使者。

  距地球大约400公里外的国际空间站度过了更为忙碌的一年。它迎来多位客人:三架航天飞机、三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这些访客带来了扩建家园的新材料:“和谐”连接舱、新结构组件和太阳能电池板。

  太空中一个又一个成就背后,是航天勇士们无畏而不懈的努力。

  空间站美国飞行工程师丹尼尔·塔尼12月丧母,他两个月前准备远赴太空时还用一张写有“嗨,妈妈”的纸片问候母亲。天地相隔让塔尼无法见母亲最后一面。不过,塔尼身边有与他一起完成空间站第100次太空行走并成为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美国女指令长佩吉·惠特森等战友。

  2007年,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因这些勇士而响彻太空。

  合唱曲

  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15时,“发现”号航天飞机通向空间站的舱门关闭。几个小时前,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琴科与即将返回地球的美国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拥抱。《纽约时报》说,这一抱似足以把两人肋骨折断。

  那一刻,宇航员之间没有两国政府在地面上的争斗,只有共同战斗的友情。

  航天项目耗资巨大且各国各有优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不仅是中国外层空间开发的原则,也在今年主导着太空探索国际合作的大势。

  “嫦娥一号”上安装的有效载荷X射线谱仪是中国和意大利科学家合作结晶,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有中国和法国科学家共同汗水,美国宇航局官员在“嫦娥”升空后表达了美中探月合作意愿。年底数次延后升空时间的“阿特兰蒂斯”号上,则搭载着凝聚欧洲航天局20多年心血的“哥伦布”实验舱。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欢乐颂”乐章为人熟知。在遥远太空,各国以大合唱享受着成功快乐。

  田园曲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23时,俄罗斯“联盟TMA-10”号宇宙飞船载着全球第五名太空游客查尔斯·希莫尼与空间站对接。希莫尼随后与好友玛莎·斯图尔特视频对话,与空间站宇航员一起享受斯图尔特捎来的私房菜。

  那一刻,少了太空探索的艰辛和危险,多了几分人间亲情。

  希莫尼曾在世界头号电脑软件出版商微软公司工作,号称“(微软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父”,身家超过10亿美元。但与宇航员相比,他仍是普通人。太空探索最直接意义在于为地球上的人们造福,太空旅游是其一,航天技术应用于民也是其一。

  第5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9月在印度开幕,主题为“触动人类心灵:太空技术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从卫星技术到人造心脏,从牙套到旅游鞋,航天技术已经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丰富月球资源是探月潮掀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美联社披露,美国正计划利用航天技术开发太空太阳能,以替代能源缓解全球变暖趋势。

  太空探索最初目的之一是探寻地球起源。英国《卫报》12月初连续用“新地球”为题报道2007年最新发现的两个天体,它们与地球的地理面貌存在某些相似之处。

  英国《每日电讯报》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解释这类新闻为何频频引起人们关注:“人们在太空中寻觅更适宜居住的地方,其实是为了在家里生活得更好。”

  眺望远方,为让身边生活更美好,田园交响曲或许是太空探索最贴切主题。(耿学鹏)

德迅网 » 年终特稿:全球变暖关注身边太空探索眺望远方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