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戚发轫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戚发轫

3月7日,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戚发轫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青年网记者佟亮摄

3月7日,中国青年网的“两会”记者马婷婷在微博里激动地写到:“刚采访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老先生。老人谦和、有信仰,通过和老人的聊天还增加了好多航天知识,有收获,很充实,开心!”

很多接触过戚发轫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元老、“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只要聊起航天,他就有很多话说。有人说,戚发轫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部简史,他见证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辉煌。这次,记者有幸走近这位老人,近距离感受他的航天豪情。

“我是中国人”,爱国激情促使他结缘航空航天

79年前,戚发轫出生在辽宁瓦房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跟随家人迁往辽宁大连。当时的中国,挣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日本人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学生上课必须学习日语,对话也要使用日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发轫对于自己的国籍都是模糊的。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了大连。在戚发轫的第一堂中学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4万万同胞,我们有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中国!”戚发轫满含热泪喃喃地念着,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放了学,他飞跑回家,对着爹娘大喊:“我是中国人!”。从此,这一理念如钢浇铁铸般注入他的信念、理想和灵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距大连不远的丹东、沈阳都遭到了敌军的轰炸。大连由于拥有强大空军的苏联红军驻扎在此,得以幸免。那时,正在读高中的戚发轫经常去码头帮忙运送从朝鲜战场下来的伤员,这些伤员大部分都是因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而缺胳膊缺腿,惨不忍睹。触目惊心的场面让戚发轫强烈地感到:“以前的中国不强大,被日本占领,变成亡国奴。那么有了国家,国家不强大,仍然受人家欺负”。当时他就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

两年后,机会来了。1952年大学统一招生,19岁的戚发轫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实为北京航空学院,在清华大学内授课)。“我这一生一共就填报过这一次志愿,三个志愿选项都填报的航空专业。”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专门成立的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初期,人才奇缺。“当时没有学导弹专业的人,只能找学航空的人。”刚刚毕业的戚发轫服从国家分配,转入导弹研究,正式踏入航天领域。

面对困难和压力,他认识到“一切只能靠自己” 

刚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戚发轫,虽说是来搞导弹研究,却从来没见过导弹。“我们是搞导弹的单位,但很少有人见过导弹。”在百十人的导弹骨干队伍里只有一个人见过导弹、研究过导弹,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钱学森。

钱学森成了这群年轻的大学生的老师,“食堂就是教室,一本他自己编写的《导弹概论》就是我们的教材”。中国的导弹事业就这样从一穷二白开始了。

1958年,研究导弹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可以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为了能够学习到苏联的导弹技术,戚发轫用几个月的时间补习俄文。苏联人不接受军人到军事学院学习,戚发轫他们只好脱下军装,重新穿上平日都不会碰的西装。等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赴苏学习的名单也下来了,十几个人都在名单上,却唯独没有戚发轫。

“因为我是学总体的,这是导弹研究的最核心技术,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我们中国人获取核心科技。”

“当时感觉很委屈、很窝囊”,戚发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这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打击是很大的。“相当于釜底抽薪”。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戚发轫等没有退缩。“‘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靠别人靠不了啊,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说。

德迅网 »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戚发轫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