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解放军报:从“引言”到“立言”

古今学术文章无不追求两个极点,一是形式美的极点,即字、词、格律、结构的绝美搭配、恰到好处;二是思想深的极点,即一言成名、彪炳千古。相比较而言,前者不易求,后者更难得。浏览当下的军事学术文章,总感到“量”多“质”少,尤其是闪烁着思想光芒、让人为之一振的“极言”并不多见,此等现象值得反思。

有副对联讲得好:好书为伴人聪慧,名言入耳利君行。军事名言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它是战争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从军事矿藏中提炼出的“纯金属小颗粒”。它富有哲理、揭示真理,能够启迪心智、滋润心田,使人于迷茫困惑之中顿生豁然开朗之感,于焦头烂额之时忽有醍醐灌顶之快。有时读一段言简意赅、隽永清新、思想深邃的名言警句,要比读几本厚书留下的烙印还要深远。

名言如金,名言可贵,然而名言好读不好写。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名言”者,大都是写作者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之思,淘沙取金、剖石采玉之勤,用工专一、精雕细刻之作。从名人出名言的经历看,它来源于理论素养、根植于实践磨砺、汲取于群众智慧、求助于博览群书、受益于敏锐思维,非得下一番苦工夫、深工夫、细工夫不可。舍此路径,便无名言可言。我们欣赏名言,更应该欣赏那些创作名言之人蕴含于灵魂深处的思想品质和思维哲学,读懂了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才能缩短从“引言”到“立言”的距离。而“速于成书,躁于求名”,既不用心又不专心,光想出名不想出力,这样的心态,恐怕是当今出不了太多名人名言的主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全球真正的创新只有1%从理论基础而来,剩下的99%则源自于生活和使用。在不少情况下,名言并不都是出自名人,一些凡人在平凡工作生活中一语道破天机的事例并不鲜见,不少名人未出名时也领悟出许多战争制胜的真谛。“沙漠之狐”隆美尔年轻时潜心研究作战理论,曾写出过步兵进攻类著作,书中提出的十五条用兵格言,对战争指导很有用,但当时反应甚微。后来由于他战功显赫,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和重用,他的用兵格言也才得以成为名言。类似这种人微言轻、官高言重或因人废言、看人引言的情况,实在不是应该倡导的风气。眼睛盯着名位,忽视学术观点本身的价值,其结果只能窒息新思想的迸发。

前不久在中国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一位学者不无自豪地说,“近5年来,几乎所有能引起全球关注和辩论的主张和思想均产生于美国,而不是美国之外”。历史反复证明,一支军队崛起和强盛的标志,关键看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品格,看能否筑起自己的理论高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提笔描绘未来的发展蓝图,当然可以引用别人的名言来论证,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挖掘和创造新的军事名言,更希望看到在世界军事文库里拥有中国当代军人知识产权的警世名言。

文以载道,创之贵新。从一定意义上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独立地立言立论、并且越来越多地成为别人学习引用的“范文”时,那才算真正实现了学术繁荣、军力崛起。

  1. 解放军报:从“引言”到“立言”
  2. 珠海学校打文化牌 用传统文化名人名言激励学生
  3. 乌龙名人名言,何以“励志”学生?
  4. “每日赠言”伴学生成长
  5. 梁挺福:2016年高考作文大猜想(第三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