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顾颉刚

顾颉刚(中国史学会理事) 0 0

顾颉刚(1893年—1980年12月)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1]
    中文名:顾颉刚 外文名: 别名:诵坤 民族:汉族 籍贯:中国苏州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主要成就: 出生地:中国苏州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3年5月8日 去世年月:1980年12月25日 政党: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顾颉刚先生学述》;《顾颉刚评传》

人物简介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顾颉刚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父为他取名诵坤。顾家是苏州有名的书香世家,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特地题写“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赠之。

顾先生一生兢兢业业,为国民教育事业很有贡献。他是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侯仁之、白寿彝、胡厚宣、王钟翰、徐文珊、张维华、冯家异、朱士嘉、郑德坤、王树民、胡道静、程应繆、刘起紆、方诗铭、黄永年等史学名家共同的老师。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在北大时,深受章太炎、康有为学术思想影响,又在胡适、钱玄同引导下,确立了疑古思想。1923年,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中国远古传说是西周以后的人一步步造出来的。顾颉刚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生平

求学时期

顾颉刚1897年入私塾读《四书》。祖父、祖母和家仆都极能讲故事,顾颉刚从小就听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190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一所公立高等小学,1908年转苏州第一中学堂,1912年秋,入上海神州大学,醉心于文学。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沉迷于戏剧,发现一个故事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流迁变化。1915年顾颉刚因病回家,完成《清代著述考》二十册,对清代学术有较深领会。1916年转北大本科,读哲学。

1918年北大教授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运动,征集各地民歌,并按日在《北大日刊》上发表一二首。此事引起顾颉刚的兴趣,时值夫人病逝,他回家闲居,心情郁闷,无法着手古史研究,于是便搜集起歌谣来。先在家中搜集,逐渐向邻居亲友搜集,一二年间竟搜到歌谣数百首,并其他方言、谜语、谚语、唱本、风俗、宗教等资料若干。1919年5月,顾颉刚续弦,他写了一篇《一个“全金六礼”的总礼单》的民俗文章。至此他开始考虑民俗学、民间文艺的一些问题,发现歌谣也和小说戏剧的故事一样,会随时随地变化。

早期学术生涯

1920年,顾颉刚在北大毕业,留校任助教,计划长期编纂一部《中国书籍目录》,约二三百卷。冬,开始点校《古今俗书考》,同时,将自己收集的歌谣,对方言加注后陆续发表在《北京晨报》上,颇获学界好评。

1921年,顾颉刚改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任《国学季刊》编委,编点《辨伪丛刊》。同时常与胡适、钱玄同等人书信来往,讨论古史、伪书、伪事等问题,着手撰写“古史辨”论文。这时顾颉刚也致力于《诗经》研究,认为《诗经》中部分诗是徒歌的民谣,先后撰成《汉儒的诗学和诗经的真相》、《歌谣的转变》、《诗经的厄运与幸运》、《从诗经中整理出歌谣的意见》等文章,研究《诗经》的过程中,在《通志·乐略》里读到郑樵论《琴操》的那段“杞梁之妻”的话,引起注意。

1922年,顾颉刚为商务印书馆编纂中学历史教科书,拟将《诗》、《书》等古籍中的上古史传说整理出来,初孕“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学说,认为古代的史实记载多由神话转化而成。

1923年底,顾颉刚离开商务印书馆、回北大研究所,担任《歌谣》周刊编辑,专心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研究,成为《歌谣》周刊的主要撰稿人。曾先后发表《郑樵对于诗词与故事的见解》、《东岳庙的七十二句》、《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各种方言标音实例(苏州音)》等文章。

1924年,《吴歌甲集》在《歌谣》周刊连载,反响很大。同年底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惊动了中外学术界。顾颉刚决定就孟姜女故事作一系列专题论述,他主编的九期“孟姜女”专号,将征集到的孟姜女故事资料和自己的研究文章陆续登出,成为《歌谣》周刊所出专号中成绩最突出的一种。

1925年4月,顾颉刚等人到北京西效妙峰山进行社会民俗调查,后发表《妙峰山的香气》等文章。“五卅”惨案后,顾颉刚为《京极》主编《救国特刊》。9月,撰《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

1926年初,《吴歌甲集》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室出版。4月《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受到各界瞩目,使顾颉刚成为史学界的核心人物。在所撰长序中,顾颉刚备述自己治学因缘,治学甘苦及治学方向。5月发表《孟姜女故事之历史系统》,6月撰成《苏州的歌谣》。秋天,赴厦门大学任国学院研究教授。年底,游泉州考察风俗,撰成《泉州的土地神》。

1927年初,发表《孟姜女故事研究》,比之以前,对孟姜女故事的见解更加成熟,体系更加完整,使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在学术界的地位更加巩固了。4月,赴广州中山大学,后担任学校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代理语言历史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等。年底,与何思敬、钟敬文等创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民间文艺》(后改名《民俗》周刊)顾颉刚撰写了发刊词。创办民俗学传习班,顾颉刚主讲“整理传说的方法”又编辑出版民俗丛书。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论著及其与师友的通信资料曾汇编成三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相继出版,《妙峰山》和《苏粤的婚丧》〈与刘万章合作〉也出版了。

1928年3月,顾颉刚赴岭南大学演讲《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阐述民俗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同时,顾颉刚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丛书》的总编辑,负责历史学和民俗学两类丛书的编纂。在中大期间,顾颉刚还先后为刘万章《广州儿歌甲集》,周振鹤《苏州风俗》、钱南扬《谜史》、谢云声《闽歌甲集》、陈元柱《台山歌谣集》、魏应麟《福州歌谣集》、吴藻汀《泉州民间传说》、姚逸之《湖南唱本提要》等书作序,发表《天后》及《东莞城隍庙图》等文章。

1929年5月,顾颉刚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课,主编《燕京学报》。自到燕大后,顾颉刚专心于古史研究,决定对旧系统的古史作出清理,先后撰写了大批论文,如《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论易系辞传中现象制器的故事》、《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洪水之传说及治水之传说》等。治史过程中,顾颉刚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尚书》,发现其中《禹贡》等部分牵涉问题很多,必须进行全面的历史地理研究,才能搞清有关问题。这样,顾颉刚于1933年在北大和燕大开设了“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

1934年初与谭其骧等人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制定“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禹贡》刊物成为当时中国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史研究的总汇,培养了一代历史地理学人才,并创立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同年,顾颉刚将自己研究《尚书》的成果分辑为《尧典评论》、《尧典问题集》和《禹贡讨论集》等出版,相继发表《五藏山经试探》、《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其中少部分与童书业合作〉。

1935年初,顾颉刚曾担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主编《史学集刊》;7月,调查河北省古迹,编纂《北平志》,1936年5月,当选为禹贡学会理事,秋,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主编《大众知识》。

七七事变后,顾颉刚赴西北工作。9月,任甘肃“老百姓社”社长。编印《老百姓》旬刊。1938年春曾先后赴临洮、渭源、康乐、岷县等地考察。

1938年10月,顾颉刚到昆明,任云南大学文史教授,在《益世报》上辟办《边疆》周刊1939秋,顾颉刚到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先后到郫县、双流、新津等地考察。

1940年3月,创办《责善》半月刊,陆续发表《虞幕》、《乘龙》、《丽江禹迹》等《浪口村随笔》中的一些篇章。4月,被聘为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1年春,赴重庆主编《文史杂志》。5月,任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任中央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冬,迁北碚,任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社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教授等职。1944年秋,受聘齐鲁大学重任国学研究所主任,同时考察大足、合川等地,该年,与娄子匡主编《风物志集刊》。

1945年任交通书局总编辑,1946年主编《文讯》,完成《晋文公》等著作。是年秋,赴西北,任兰州大学教席。1947年担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编辑,创办《民众周刊》,完成《当代中国史学》等重要著作。

1948年7月,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兼复旦大学教授。1949年,上海合众图书馆油印出版了他的《西北考察日记》、《上游集》、《浪口村随笔》等著作。秋,任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系教授兼主任,又兼震旦大学教授。

新中国时期

解放以后,顾颉刚任上海市文管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1951年任上海学院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担任《资治通鉴》总校。1955年,开始标点《史记》。

1956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7年,发表《息壤考》。1958年,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1959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禹贡注释》。1962年发表《尚书大浩今译》,1963年出版《史林杂识初编》,内含《蚩尤》、《颛顼》等篇。

1965年冬,因病到北京香山疗养院疗养。1971年开始,担任“廿四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1977年完成,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发表《柳毅传说与遗迹》、《嫦娥故事的演变》、《〈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尚书·甘誓〉校释译论》等论文。该年,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术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研会副主席等职。

1980年12月25日,顾颉刚因病逝世。之后数年内,遗稿《〈禹贡〉中的昆仑》、《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论作》、《〈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六月雪〉故事的演变》等陆续得到发表外,顾颉刚尚有数百万字的笔记未曾面世。

婚姻

第一次婚姻

因顾家数代单传,长辈们在顾颉刚13岁时就为他订了婚。他虽不满这包办婚姻,但又不敢抗拒。1911年1月27日,顾颉刚与同城的吴征兰女士结婚了,那时他尚不满18周岁。而新娘则大他4岁,是个纯粹旧式女子,两人本无感情基础,更无共同语言。但顾颉刚感其柔弱无辜,既然木已成舟,则“男女之情舍吾妇外,不应有第二人耳”,婚后他刻意培养夫妻感情,甚至还教她认字,写自己的名字。在1918年8月初撒手人间,生有两女。

第二次婚姻

顾颉刚的好友王伯祥、叶圣陶都在苏州东南的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为了帮顾颉刚从丧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于是邀他前往游览。9月间,顾颉刚去住了一星期。王伯祥向他谈及本校毕业生殷履安,并推崇其才德;后来叶圣陶也有同样的褒奖,说她好学不倦。两位挚友的推荐,使得顾颉刚产生敬慕之心,虽未谋面,却对她不能忘怀。10月底,他向祖母说起殷氏,得到祖母应允,于是便派人去求亲。1919年5月21日,顾颉刚与殷履安结婚了。

殷履安因患盆腔结核无法生育,于1943年5月30日去世。

第三次婚姻

顾颉刚在多次向谭慕愚(后改名谭惕吾)求婚被拒后,于1943年10月13日,接受友人萧一山、罗根泽的介绍,开始和张静秋女士交游。张静秋,江苏铜山人,1933年自北平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她笃信教育救国,一心在工作上,因此年届三十五岁尚未结婚。1944年4月4日,顾颉刚与张静秋订婚,同年7月1日在北碚结婚。因考虑当时公务人员生活太苦,不举行婚礼,不发请帖,亦不印谢柬,只招待一些极熟的朋友,在蓉香饭店请了客。

民俗学家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他在史学界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民俗学家,鲜有提及,即使提到也是以史学的附属形式出现。这样给人造成的错觉就是他的民俗学研究处于边缘。实际上,他在民俗学领域独树一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外学者以及他个人都有适当的定位。作为民俗学家的顾颉刚,他在民俗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研究和方法论两个领域。顾颉刚的民间文学研究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从民间文学着手,主要集中于吴歌、孟姜女故事以及神话三个方面。

吴歌研究:1918年,他因病休学在家,因《北大日刊》的影响,开始搜集“怡情适性”的歌谣。他的搜集工作只有八个月,连带搜集了谚语、方言方音,后来发表于《晨报》,得到“研究歌谣专家”称号。他的研究成果首先得到来自文学方面的称赞。胡适说:《吴歌甲集》“是独立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道地的方言文学”、“这部书的出世真可说是给中国文学又开一新纪元了。”

他此书突出的成绩在于对歌谣结合吴地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俗)进行阐释;标明歌谣适合的场所、参与者、具体的动作等;不同地域歌谣的变化;特别是它内容详实的附录———阐述了从题目的类型到《诗经》以来的争论。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吴歌甲级》“不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歌谣资料集,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歌谣学著述了。像这样比较完善的民间文学整理本,不要说在解放前,就是在解放后也是不多见的”。

孟姜女故事研究:他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一篇文章是《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这篇文章真正价值“不在言人之所不知言,而在言人之所不能言。”《歌谣》周刊上的孟姜女专号加速了他研究的深入,集大成就是他1927年1月发表于《现代评论二周年增刊》上《孟姜女故事研究》。在这篇文章中将“历史演进法”以及“地域传播”相结合,得出其演变与文化中心的变迁有关,并把“时势”与“风俗”看作是传说演变的内在动力。他这一研究成为“‘五四’运动后我国新学术(确切一点说是新民间文艺学)上的一颗明珠。”被认为是“中国民俗学形成的基石之一”、“至今仍有典范意义”。

神话研究:他的神话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做了一系列的基础工作。(二)将博杂的中国古代神话系统化。(三)揭示神话的基本特征。(四)神话历史化。他所构建的神话学被学者称为“古史辩神话学”。他强调神话的演变,并且认为反映的时代越远,记录该神话文献的时代就越近。胡适总结顾氏神话研究的演变特征,将其概括为:“由简单为复杂,由陋野变为雅驯,由地方的(局部的)变为全面的,由神变为人,由神话变为史事。”

与鲁迅

作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和国学大师,顾颉刚一生与同时代许多名人学者过从甚密,有的关系非同一般,其中与鲁迅的关系十分复杂。顾颉刚与鲁迅之间真正的冲突发生在厦大共事期间,在此之前,两人虽同在北京,并没有多少直接的接触,如果说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顾颉刚至多是因为鲁迅与胡适、陈源的论战,间接受到一些波及。

两人真正接触,是在一九二六年应聘厦门大学,成为同事之后。二人成为厦大同事之后,各种因素凑合到一起,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最后竟发展到分道扬镳甚至势同水火的地步,这不仅是顾颉刚没有想到的,大约也是鲁迅始料未及的。顾颉刚后来在自传中感慨地说:“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虽是一家之言,却足见此事对他影响之深。

研究书目

顾颉刚先生学述刘起釪中华书局1986年5月出版。

顾颉刚先生著述年谱郑树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4月出版。

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4月。

顾颉刚年谱顾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

顾颉刚评传顾潮、顾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

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刘俐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9月。

古史辨学说评论讨论集陈其泰、张京华京华出版社2001年2月。

港台研究书目:

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

(美)施耐德著(1971年)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1月。

《古史辨》——中国一次科学论战的结果(德)吴素乐

顾颉刚最后三十年(德)吴素乐

顾颉刚与中国古代历史的考证(德)吴素乐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王泛森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7年。

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彭明辉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

据刘俐娜《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增补

学术行年简表

1893年1岁

5月8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894-1897年2-5岁

在家中由祖父、母亲、叔父教识字、读书。

1898一1905年6-13岁

入私塾,读《四书》毕,又读《诗经》、《左传》毕,读《礼记》未毕。读书之余喜听家人讲民间故事及苏州的掌故旧闻,由此启发了对历史的兴趣。读书不肯盲从,喜在书上批抹。8岁时根据《四书》中之历史系统及祖父所讲天地开辟的神话,串联成一篇《小史》。又读《古文翼》,学父亲学作文。自读《新民丛报》,喜爱梁启超的文章。

1906-1907年14-15岁

考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入校不久,因患足疾在家养病两月,阅《汉魏丛书》及《二十二子》,略识古书全貌。病愈返校,英文、算学遂不及人,故益致力国学。始读《国粹学报》,接受章太严"整理国故"的思想。

1908-1912年16-20岁

考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受师友影响,极爱诗文,并常到玄妙观旧书肆阅览。二年级时,每晚由祖父教读《尚书》、《周易》、《礼记》,半年余读毕。翻阅《国朝先正事略》,从阎若璩传中得知其已把《古文尚书》辨明是魏晋间人伪造的;感到《今文尚书》中《尧典》等篇与《伪古文》文气相似,亦欲辨之。又读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知其将《汉魏丛书》中不少书列为伪书,深感古书中问题之多。

1913年21岁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因报农科,编入二部。制图、数学功课吃力。12月,每晚到化石桥听章太炎讲学,得知今古文经学的分歧,愿从章太炎"六经皆史"的观点。嗜观京戏。

1914年22岁

因欲改入文科,休学半年,每日看戏,由此认识到戏剧故事的变迁。秋后入预科一部,始正式用功。听马裕藻国文课、沈兼士文字学课,甚得益。自读八种书,依次按日圈点诵读,其中从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里得知上古有"神话时代"和"传疑时代"。受章太炎攻击今文家"通经致用"的启发,敢于为求真而治学。

记《寒假读书记》,此为毕生所记200册读书笔记之首。

作《〈古今伪书考〉跋》(《古史辨》第一册)。

1915年23岁

因病休学在家。始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受其"上古事茫昧无稽"的观念影响;知今文家自有其立足点,古文家亦有不可信处。

1916年24岁

作《清代著述考》,成稿20册。编《学览》、《学术文抄》。夏,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听陈汉章中国哲学史课、崔适春秋公羊学课、陈大齐西洋哲学史课。

1917年25岁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聘陈独秀、胡适任教。听章士钊逻辑课、胡适中国哲学史课、修辞学课,胡适讲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丢开三皇五帝而从周代讲起,在学生中产生极大震动。又读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从胡适学作白话文。

1918年26岁

因妻病故而患失眠,休学在家。北大教授征集歌谣并在《北京大学日刊》陆续发表,读后感耳目一新。冬,参加北大同学傅斯年等发起成立之新潮社,为首批社员。

1919年27岁

在家养病,搜集歌谣,方知歌谣也和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一样,会随时随地变化。又将搜集范围扩大到方言、谚语、谜语、唱本、风俗、宗教各种材料。9月,到校复学。作《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 (《中国哲学》11辑,1984年)。

1920年28岁

夏,北大毕业。留校任助教,为图书馆编目员。读胡适《〈水浒〉序》及辨论井田的文字,认识到故事的来历和演变有许多层次,研究古史也可以应用研究故事的方法。冬,应胡适嘱,搜集姚际恒辨伪资料,标点《古今伪书考》,欲总结前人辨伪的成绩。

1921年29岁

任北大图书馆职,兼管国文系参考室。秋,兼任北大预科国文讲师,授作文课,旋辞。11月,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开办,任助教,兼图书馆事。

与胡适、钱玄同讨论辨伪书、伪事,计划编辑"辨伪丛刊"(通信刊《古史辨》第一册)。始有推翻古史的明了的意识和清楚的计划,提出《伪史考》设想。标点《四部正讹》、《诸子辨》等,辑录《诗辨妄》,决定标点《崔东壁遗书》。助胡适搜集曹雪芹家世资料,与胡适、俞平伯讨论《红楼梦》(通信分刊《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4辑、《红楼梦学刊》1981年3期)。自本年起,始记《颉刚日程》,历60年。

1922年30岁

因祖母病,请长假归苏。为商务印书馆编中学语文、历史教科书,由此研究《诗经》、《尚书》、《论语》中古史资料,从尧、舜、禹的地位的演变发现古史是层累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个反背,由郑樵诗说启发了对《诗经》的怀疑,并敢于以歌谣去研究《诗经》。始识王国维,与之通信讨论《尚书》(通信分刊《文献》15、18辑,1983年)。始标点《崔东壁遗书》。

1923年3l岁

在《努力周报》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刊《古史辨》第一册),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引起一场古史大辩论。在辩论中又提出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四个观念。标点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与友人成立朴社,欲自行出书。12月,回北大研究所复职。年底,赴河南参观新郑出土文物。

1924年32岁

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作神道、风俗文多篇入《歌谣》。又作《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入《歌谣》(《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引起巨大反响,一时成为数十位学者共同的课题;编《孟姜女专号》。前几年所集《吴歌甲集》被北大歌谣研究会作为该会歌谣丛书第一种,先刊于《歌谣》,遂整理之。兼任孔德学校教员,作《国史讲话》。为《语丝》、《现代评论》作文。

又作《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古史辨》第二册)。《宋王偃的绍述先德 (《古史辨》第二册)。

1925年33岁

《歌谣》周刊扩张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后,继续编辑。受北大风俗调查会之托,与同人到妙峰山调查进香风俗,归后编辑《妙峰山进香专号》,作《妙峰山的香会》入专号(刊《妙峰山》)。

作《吴歌甲集附录·写歌杂记》发表(《吴歌甲集》)。作《尚书》单篇译文发表(《〈盘庚〉中篇的今译》、《〈盘庚〉上篇今译》、《〈金滕〉篇今译》均《古史辨》第二册),受到学术界好评。

"五卅"惨案发生,承北大同人推作文字向民众宣传,因以通俗文字作传单,效果甚好。又任北大救国团出版股主任,编辑《救国特刊》刊于《京报》。

与友人在京重组朴社,任总干事。开门市部景山书社,预备出书。

1926年34岁

编著之《古史辨》第一册由朴社出版,作长篇自序,说明自己研究古史的方法和所以有这种主张的原因。此书在学术界及社会上引起轰动。《崔东壁遗书》大致编讫,交上海亚东图书馆待印。《吴歌甲集》由北大出版。《诸子辨》由朴社出版。到华文学校讲演,始识恒慕义(A.w.Hummel)、博晨光(L.potter)。

8月,抵厦门。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史学研究教授,编《国学研究院周刊》;兼国学系名誉讲师,授"经学专书研究"课,讲《尚书》,编《尚书讲义》。

1927年35岁

4月,应中山大学之聘,抵广州。校中派往江浙一带购书,作《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刊《文献》8辑,1981年)。10月,返校,任中山大学史学系教授兼主任,授"中国上古史"、"书经研究"、"书目指南"课及文史导课,编讲义《中国上古史》、《尚书学》。又主编《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编《图书馆周刊》。在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内发起成立民俗学会,议决刊行丛书。

又作《读李崔二先生文书后》(《古史辨》第二册)。《悼王静安先生》(《文学周报》276期,1928年)。

1928年36岁

又任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事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出版物审查委员会委员、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图书馆中文旧书整理部主任。编《民俗》周刊,办民俗学传习班。编《妙峰山》、《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三册、《苏粤的婚丧》,作为民俗学会丛书出版。9月,任"古代地理研究"、"春秋研究"、"孔子研究"、"中国上古史实习"、"三百年来思想史"课,编讲义。12月,任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

1929年37岁

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2月,离广州北返。9月,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导师研究员及学术会议委员。又任燕大历史学系教授,授"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编讲义,至次年编毕。又任《燕京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在朴社议决出版《辨伪丛刊》,《四部正讹》出版。标点《诗疑》入《辨伪丛刊》。始识钱穆。

1930年38岁

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术会议委员,研究《尧典》、《禹贡》之著作时代问题,《周易》经传之著作时代问题,三皇五帝之系统问题。任《燕京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主编此刊第七、八期。仍授"中国上古史研究"课,并就讲义所论"帝系考"扩展而写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刊《古史辨》第五册),专门研究王莽时代的五帝说,揭露古史体系层累构成的经过。任燕大图书馆中文国学书籍审购委员会委员。

编著之《古史辨》第二册由朴社出版,作自序。陆续编校《书序辨》、《诗辨妄》、《左氏春秋考证》等书入《辨伪丛刊》。《古今伪书考》、《诗疑》由景山书社出版。始与徐文珊合作整理《史记》。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会员,兼北平志编辑委员。

又作《〈诗疑〉序》(《古史辨》第三册)。《〈古今伪书考〉序》(《古籍考辨丛刊》第-集)。

1931年39岁

因燕大国学研究所结束,则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春,与燕大同人组成考古旅行团,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四省调查古物古迹,其中专去大名访问崔东壁故里,归作《辛未访古日记》(刊《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7年)。8月始,作《〈尧典〉著作时代考》(刊《文史》24辑,1985年)。9月,授"尚书研究"课,讲《尧典》,编《尚书研究讲义》。编辑《尚书学》。

9月,始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兼课讲师,授课同燕大编著之《古史辨》第三册由朴社出版,作自序。任北平图书馆购书委员会委员。

1932年40岁

1月,赴杭省亲,以淞沪抗战,交通阻隔,留杭5月在杭为燕大图书馆购书,于一藏书家处发现姚际恒《仪礼通论》钞本,乃借抄之。9月,在燕大、北大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讲《禹贡》,编《尚书研究讲义》,至1934年。又任北大"中国通史"课,讲神话中的古史、秦汉宗教等。据燕大《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所论三皇部分始撰写《三皇考》,至1935年写毕(刊《古史辨》第七册)。

又作《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古史辨》第四册)。《读〈周官·职方禹贡》7卷6、7合期,1937年)。

1933年4l岁

2月,又在燕大历史系代"秦汉史"课,据《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及上年在北大所讲编讲义,此讲义后以《汉代学术史略》为题多次出版(五十年代后,又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为题多次出版)。9月,又任两校"春秋战国史"课,编讲义。

《古史辨》第四册由罗根泽编著,由朴社出版。为此书作序,提出拟写帝系、王制、道统、经学四考的设想,欲分别打破古史中种族、政治、伦理、学术的偶像。

请人绘制《地图底本》,至1937年止。任燕大教职员抗日会宣传干事,发起征集抗日鼓词,以"三户书社"名义出版,又办金利书庄销售之。后书社改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任主任,其目标除提倡抗日救国外,并注意于国民道德之培养及现代常识之灌输。8年间出版通俗读物小册子.600余种,行销5000多万册,以大鼓书体裁为多。

又作《州与岳的演变》(《顾颉刚选集》)。《读〈尚书·禹贡篇〉之伪(孔传)与孔氏〈正义〉》(《禹贡》7卷1-3合期,1937年)。

1934年42岁

2月,因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便以学生课作为基础,创办《禹贡》半月刊,与谭其骧合写发刊词。夏,与燕大同人去绥远参观,了解到边疆和民族问题的危机,归后便将《禹贡》半月刊的方向转到这方面。至"七七"事变时,此刊共出七卷81期,造就了"禹贡学派"。

1935年43岁

编著之《古史辨》第五册由朴社出版。以燕大规定教书满5年者可休假1年,3月,应北平研究院聘任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

10月,任北大"春秋史"课,编讲义。

作《〈崔东壁遗书〉序》(本书首,亚东图书馆,1936年)。

1936年44岁

主编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

7月,任燕大历史系主任。9月,任两校"春秋史"课,重编讲义,童书业助之。又在燕大新开"古迹古物调查实习"课,为养成学生自动搜集材料之兴趣,俾所学不受书本限制,率领学生调查北平及涿州、宣化等地古迹古物。

编订之《崔东壁遗书》由亚东图书馆出版,此项工作前后历15年。

与徐文珊合理之《史记》(白文本)由北平研究院出版,为此书作序。主编之《尚书通检》由哈佛燕京学社出版,为此书作序。

5月,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八月,任理事长。5月,与胡适、钱玄同等发起成立风谣学会。9月,与冯家升在燕大发起成立边疆问题研究会,任理事。11月,与北平研究院同人赴陕西出席考古会年会。

1937年45岁

始识平冈武夫。4月,西北移垦促进会成立,任主席理事。5月,风谣学会开年会,被选为会长。

作《苏州近代乐歌》(《歌谣》3卷1期,1937年)。《九州之戎与戎禹》(《古史辨》第七册)。《春秋时代的县》(《禹贡》7卷6、7合期,1937年)。《鲧禹的传说》(与童书业合写)(《古史辨》第七册)。

"七七"事变后,与通俗读物编刊社迁绥远。8月,应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聘,任补助西北教育设计委员。9月,抵兰州,考察甘肃省及西宁市教育。任甘肃青年所办"老百姓"社社长,出版《老百姓》旬刊,以西北民歌方式作抗敌宣传。

1938年46岁

至甘肃临洮、渭源办小学教员讲习班,至陇西10余县考察。10月,抵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授"经学史"、"中国上古史"课。北平研究院在昆明重组吏学研究所,仍任历史组主任。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

罗根泽编著之《古史辨》第六册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朴社停业。

1939年47岁

在云南大学以语体文编《上古史讲义》,并将专题研究结果以注语形式附正文后(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住昆明北郊浪口村,尽力读书,记笔记《浪口村随笔》。

9月,抵成都,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任齐大"中国古代史"课。

又作《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1939年2月13日)。

1940年48岁

上半年任齐大"中国古代史"、"古代史实习"课。秋,在研究所任"目录学"、"春秋学"、"经学"、"古物古迹调查实习","编辑方法实习"课。创办《责善》半月刊及《齐大国学季刊》。12月,应四川省政府古物保存委员会邀到外县视察古物古迹。任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1年49岁

3月,中国边疆学会成立,任理事长,后该会与重庆等地边疆学会合并,任总会副理事长。

作《古代巴蜀与中原之关系说及其批判》(刊《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月,抵重庆,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主编《文史杂志》,至1949年。

11月,至中央大学兼课,授师范学院国文系"古代文学"课、文学院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课。《古史辨》第七册由吕思勉、童书业编著,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42年50岁

任中央大学专任教授,秋,授文学院史学系"春秋战国史"课,讲课笔记后以《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为题出版(巴蜀书社,1988年);又授师范学院国文系"史记研究"课。任中大出版委员会委员、出版部主任。代理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又作《秦汉时代的四川(刊《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

1943年51岁

辞边疆语文编译会、中央大学职。4月,与人合办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任社长。11月,大中国图书公司成立,以史地图表社为编辑所,任所长。主编"中国名人传"。

3月,中国史学会成立,任常务理事。

1944年52岁

3月,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授"史记研究"课。秋,授"春秋战国史"、"历史地理"课。作《西北考察日记》(合众图书馆油印,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

任北碚修志委员会常务委员。齐鲁大学又邀任国学研究所主任,11月,抵成都,任齐大"中国地理沿革史"、"春秋史"课。后以校中起风潮,即返重庆。

又作《〈诗经通论〉序》(《文史杂志》5卷3、4合期,1945年)。

1945年53岁

秋,在复旦授"历史地理"、"方志实习"课。任北碚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

11月,任文通书局编辑所所长,编《文讯》。

1946年54岁

2月,抵北平,查寻为日人所掠去之藏书。拟恢复禹贡学会,主编《禹贡》周刊。

7月,大中国图书局在沪开办,任总经理,至1953年。

8月,任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授图书博物馆系"中国目录学"课、社会事业系"中国古代社会史"课。11月,任复旦大学"中国史学名著选读"、"商周史"课。任兰州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编辑《益世报·史苑》。文通书局编辑所迁苏。

1947年55岁

1月,辞复旦大学职。

春,在社会教育学院授"民众读物"、"考古学"课;秋,授"中国社会史"课;

又创办《民众》周刊。6月,民众读物社成立,任理事。7月,任理事长。

与丁君l主编"中国历史故事小丛书"。《文史杂志》改由文通书局出版。为此刊作《复刊词》(刊6卷1期,1948年)。

1948年56岁

在社会教育学院又授"上古史料研究"课。3月迁居至沪,课由人代。

6月,抵兰州,就职兰州大学。授"上古史研究"课,编讲义。12月,返沪。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

1949年57岁

理《西北考察日记》、《上游集》、《浪口村随笔》交合众图书馆油印。

5月,任诚明文学院教授,授"目录学"、"春秋左传"课。8月,任该校中文系主任。9月,授"校勘学"、"传记研究"、"中国文学史"。

12月,任震旦大学教授,授"专书选读"课。

1950年58岁

在诚明文学院又授"史记比较研究"、"尚书研究"课。在震旦大学又授"考证学"课。

作《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其中:《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刊《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期;《(山海经)中的昆仑区》刊《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1期;《〈庄子〉和〈楚辞〉中的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刊《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2辑;《穆天子传及其著作年代》刊《文史哲》l卷2期,1951年;《〈禹贡〉中的昆仑》刊《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昆仑和河源的实定》刊《历史地理》3辑,1983年;《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刊《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1辑;《〈水经〉中的河源》刊《文史集林》1辑,1985年;《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刊《中国史研究》1981年2期;《伪东方朔书的昆仑说》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辑,1985年)。

8月,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新史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干事。

1951年59岁

8月,诚明文学院并入上海学院。秋,授"古籍整理"课。

作《尚书·周诰》校释译论(其中《酒诰》刊《文史》33辑1990年)。

1952年60岁

任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授"中国民族史料"课。9月,上海学院被取消,任复旦大学专任教授,请假一年。

作《尚书·顾命》节译(见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任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1953年61岁

春,与复旦大学师生到苏州考古。

与章巽合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55年)

1954年62岁

8月,抵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此后任职未再变。

11月,任标点《资治通鉴》之总校对。

1955年63岁

任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校点《资治通鉴》毕。始校点《史记》。

将《辨伪丛刊》十种编为《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本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并作?lt;子略>序》入此书。又编第二集,未出版(其中:《〈周官辨非〉序》刊《文史》6辑,1979年,题《"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周官辨〉序》刊《文史》37辑,1993年,题《方苞考辨〈周官〉的评价》;《〈礼经通论〉序》刊《文史》38辑,1994年,题《〈仪礼〉和〈逸礼〉的出现与邵懿辰考辨的评价》)。

结束禹贡学会。

1956年64岁

始整理读书笔记。

1957年65岁

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邀,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

作《息壤考》(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

1958年66岁

校点《史记》毕。

2月,出席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和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会。

3月,应北大邀任朝鲜留学生李址麟导师。7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

1959年67岁

着手整理《尚书》。

作《〈禹贡〉(注释)》(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9年)。

5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0年68岁

始整理《尚书·大诰》,其中校勘、注释、章句、今译四部分一、二稿毕。

1961年69岁

编定《史林杂识》初编。

《大诰》之史事考证初稿毕,其中《武王的死及其纪元》一章抽出,修改后另刊(《文史》18辑,1983年)。研究《逸周书·世俘》及古代历法。

1962年70岁

改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

将《(尚书·大诰)今译》摘要发表(刊《历史研究》1962年4期)。作《〈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刊《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继续撰写《大诰译证》,至1966年。调刘起釪为助手,整理《尚书》。

1964年72岁

春,至北大为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讲"经学通论",编提纲。

1965年73岁

作《由"蒸"、"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刊《文史》14、15辑,1982年)。

因病,手术后至疗养所,为何启君讲中国历史,以后由何启君将笔记整理为《中国史学入门》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又修订版,1986年;又增订版,1993年)。

1966年74岁

8月,《大诰译证》被迫暂停,此项工作历时7年,成70万字。其中史事考证部分以后陆续刊出(《"三监"人物及其疆地》,《文史》22辑,1984年;《周公执政称王》,《文史》23辑,1985年;《三监及东方诸国的反周军事行动和周公的对策》,《文史》26辑,1986年;《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文史》27辑,1986年;《康王以下的东征和北征》,《文史》29辑,1988年;《三监的结局》,《文史》30辑。1988年;《奄和蒲姑的南迁》,《文史》31辑,1988年;《徐和淮夷的迁留》,《文史》32辑,1990年;《周公东征胜利后东土的新封国》,《中国史学集刊》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71年79岁

始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工作,至1978年此部书出齐。

1976年84岁

与刘起釪继续《尚书》整理工作。

1978年86岁

与刘起釪合写《〈尚书〉校释译论》(其中:《牧誓》篇,刊《中国史研究》1979年1期;《盘庚》篇,刊《历史学》1979年1、2期;《西伯戡黎》篇,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集,1980年;《汤誓》篇,刊《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1期;《微子》篇,刊《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2期)。

调王煦华为助手,整理积稿。9月始,将旧稿付刊。拟三、五、八年工作规划。与钟敬文等倡议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

1979年87岁

作《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至次年毕(刊《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

1980年88岁

审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目录。任中国史学会理事。

12月25日,逝世于北京。

一生所写《顾颉刚读书笔记》以后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1990年)。

晚年的自我告诫

历史学家顾颉刚晚年曾在日记中自我告诫:“要无恨于此生”。

顾颉刚一生孜孜不倦,勤奋治学,卓成大家。他于晚年犹如此自励,或许和他此前发出的一声喟叹有关,而使他发出那声喟叹的人是钱钟书。1929年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时,顾颉刚已是燕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且比钱锺书年长17岁,顾颉刚的这一自我告诫,何以竟会由钱锺书引发呢?

1938年秋冬之季,顾颉刚任教于昆明云南大学,住在昆明北郊浪口村。钱锺书亦于此际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样,就有了他们在昆明的交往。后来成为著名艺术评论家的顾献梁当时和钱锺书住在一起。正是在这段日子里,钱锺书的名字和行迹开始不时出现在顾颉刚的日记里。

《顾颉刚日记》(1938年12月21日):“顾良偕钱锺书来。”(1939年1月26日):“晤锺书,谈。”(3月12日):“十二时归,……至落梭坡,遇钱、顾二君,同归。留锺书、献梁饭,谈至二时半别去。”(4月1日):“到锺书、献梁处。”

1939年春天,顾颉刚父亲去世,由于他不能返乡奔丧,便由妻子归家料理。《顾颉刚日记》(1939年7月7日):“六时起,与履安料理行装毕,上车站,七时四十分车开。……履安与宾四、锡予、锺书、物华等同行,颇有照应。”履安即顾颉刚妻子。而此番钱锺书则是负气离开西南联大。钱后来从上海转赴蓝田师院,与父亲钱基博同校任教。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日后便催生了一部脍炙人口的著名小说《围城》。

顾、钱自此一别,再聚首已是在1946年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但两人交往并不多,只是间或在一些公开聚会上碰面,比如1946年5月7日顾廷龙举宴、10月5日郑振铎在家请客等等,顾、钱均到场。

解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顾、钱一在历史领域,一在文学领域,同为中国科学院一级研究员,成为同事,有机会出席和参加一些会议与活动,接触始多。《顾颉刚日记》(1962年4月22日):“到政协礼堂观《凤还巢》剧。与钱锺书、文怀沙谈。十一时散。”(1965年1月23日):“到南河沿,参加学部中心小组学习,讨论周总理报告中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改造问题。”顾、钱均在场。“文革”爆发,顾、钱在劫难逃,均遭批判,《顾颉刚日记》(1966年8月27日):“学部所属各研究所之戴高帽人集中草棚前,听批判,又游行两匝。……今日之斗,殆为学部中作一总结,戴高帽者约七八十人,予以俯首,不能知其为谁,但知翁独健、钱锺书、陆志韦等皆在内耳。”可见,斯时顾、钱虽然得以“相见”,但人身已失去自由,绝不能相语。他俩再次真正相见又相语,则是在“文革”结束以后的1977年国庆节国宴上。《顾颉刚日记》(1977年9月30日):“六时车来,到人大会堂,赴国宴。……今晚同会所见人:吕叔湘、罗尔纲、钱锺书……”

此时顾住在三里河公寓,不久钱家亦搬来这里,顾、钱既在同一小区,见面交往的机会自然多于以往。时值“文革”结束,拨乱反正之际,学术活动逐渐恢复,钱锺书一定清楚地看到(至少听到)顾颉刚如何为名声所累、为情面所累、为事务所累,忙得穷以应付、力不从心。面对有着几十年交情、且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老朋友,习惯沉默的钱锺书,忍不住对顾颉刚开了“金口”,而他的一番话非但没有让顾感到唐突,还被顾视为“箴言”。《顾颉刚日记》(1978年5月5日):“遇钱锺书,致箴言。……锺书劝予勿于(与)社会上无聊人往来,浪费垂尽的精力。又谓吾一生为众矢之的,即因门下太杂之过。良友之言敢不遵从。”将钱的规劝之语视为“箴言”,且表示“良友之言敢不遵从”,此话一定在顾心里激起震荡。7月18日,顾与夫人在小区散步,邂逅钱夫妇。顾日记载:“锺以洪迈诗‘不将精力做人情’语相劝,当勉励行之。我居三里河,实无异退休,惟有努力抓住此未来之五年,将笔记及论文集编好,庶不负一生劳力。”晚年顾颉刚曾定下计划出十种书,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这十种书如都能出版,则死不恨矣!”

钱锺书的“箴言”所以会在顾颉刚心里产生共鸣,盖缘于在这“箴言”后面有一个焦点,那就是如顾颉刚悟彻的:作为一名中国学人、中国知识分子,“要无恨于此生”。顾颉刚还不知道,当钱以此“箴言”规劝他时,钱本人也正以此“箴言”为训,惜时如金地沉潜于学术研究和写作之中。1978年7月11日顾在散步时又邂逅钱夫妇。他在该日日记中写道:“……闻锺书作《管锥编》,约一百万字,已付印。此君博极中外各书,而又谢绝一切人事,年方六十,正是有为之时,殊可羡也。”众所周知,《管锥编》是钱锺书的扛鼎之作,钱锺书以自己的作为践行着赠予顾颉刚的“箴言”;作为前辈学人的顾颉刚向后学钱锺书由衷发出如此羡叹,他的内心一定会受到进一步触动。顾一生勤奋,此后数年,更是笔耕不辍。

1980年是顾生命的最后一年,因病住院时,顾还在病床上校阅旧作《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重版排样;12月25日是顾生命的最后一天,下午他还坐在医院病床旁的沙发上阅读《十三经注疏》,晚饭后又想着第二天要写的文章,女儿顾洪表示明天可由父亲口述,她记录,为顾拒绝,他坚持明天要自己写。遗憾的是,这位奋斗了一生的著名学者当晚九时许不幸病逝,明天不再。但他的善纳钱锺书“箴言”,躬行无恨于此生的实践,无疑是留给明天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弛名世界的史学大家

2010年5月7日,国际著名出版发行公司“General Books LLC”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学家》(英文版,英文书名《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istorians》,国际书号总号13:9781155788609,分号10:1155788605),内收黄现璠、郭沫若、季羡林、顾颉刚、翦伯赞、朱谦之、杨继绳、薛宗正(按书封面和收入内容先后顺序排名)等一批弛名世界的史学大家。除封面列名之外,书中还收有柳诒徵、白寿彝、李文海、孟宪实、易中天、王立群等人传记。

  • 上一篇百科:李诚
  • 下一篇百科:苏门四学士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 历史今天:1980年12月25日,提出大禹是条虫的顾颉刚逝世
  • 帝乙归妹!《周易》中隐藏着商周之际重大史实。学者:顾颉刚错了
  •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顾颉刚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