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景毅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平台诞生至今,P2P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11载,随着市场环境、监管举措的改变,业内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态度也经历了追捧——撇清——回归的一个轮回。在青岛,也有这样的P2P企业及创业者。从率先下海尝鲜,到初有所成,从经历野蛮生长,再到遭遇危机,他们如过山车般的发展路径,生动诠释着这一充满争议的行业的合规之路。
躺着就能赚大钱的时代
2012年前的互联网金融像是海面的一座小小的冰山,海上才露一隅,海底却已冰体连绵。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拍拍贷成立,定位纯信息中介,之后红岭创投、人人贷、微贷网等企业纷纷成立,P2P行业逐渐被一些创业者看中,出现了一批试水者。
2009年,青岛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个有别于金融理财产品的项目,用户只需在互联网上完成几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购买到回报率远高于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个名叫××贷的平台是青岛市也是山东省第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
“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外地的P2P业务,自己的视野一下被打开了,心里惊叹原来场外资本还可以这样运作。”平台创始人周先生告诉半岛记者,他当年和朋友考察了全国几乎所有的正规P2P平台,最终决定参与到这场“淘金”大战中。
彼时,互联网金融、P2P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这些平台的形象还未光明正大亮相,业务推广更多的是靠人脉及用户的口口相传。
直到2012年4月的一次活动上,“中国互联网金融之父”、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将这座冰川赋予一个新的定义并暴露在阳光之下。同年,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推出P2P网贷业务,此后大批平台踊跃上线,互联网金融迈向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早在2011年就参与平台投资的岛城市民李先生向半岛记者回忆,当时是朋友介绍这个平台,自己手上正好有一笔银行到期的资金,于是小心翼翼地在里面投了5万,买了一个三月期的中短期。“当时真是提心吊胆,生怕这5万打了水漂,但是看别人拿到高息回报心里也痒痒。”李先生说。三个多月后,李先生如期拿到利息1800多元,换算成年利息的话有14%多,而当时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
2013年,互联网金融迎来发展元年,被视为互联网理财启蒙的余额宝问世,随后微信支付、百度理财等相继诞生。以宝类理财为起点,以P2P为代表的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迎来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火热。
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登上了政府工作报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说法证明了,政府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一时之间,P2P平台遍地开花,成为时代热词。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网贷累计平台数量为1323家,截至2015年12月,网贷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359家,短短两年时间多出了4000多家平台。
周先生的平台也伴着时代红利飞速发展,最高峰时,平台年业务额高达3亿元,排名山东省第一,在全国P2P公司排行中位列二十多名,属于头部平台行列。
“我们当时找来专业团队自己研发投资及风险控制系统,这个投资在后期证实还是很正确的,起码我们不会受制于人。”周先生说。而当时多数中小P2P公司普遍做法是直接购买一套第三方软件,这样尽管控制了成本,但却难以真正实现风险控制,而且存在用户资金信息泄露的风险。
资金链断裂,从顶峰跌落崖底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不断聚集。2015年,进入行业最不平静的一年,当年6月,网贷问题平台的数量首超新增平台,风险开始暴露,2013年12月,网贷行业累计问题平台总数为1201家,而这一数字在两年之前为69家。
从2014年起,原本发展的顺风顺水的××贷也出现危机,直到2015年平台开始清算,平台可谓噩梦不断。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周先生总结是“步子迈得太大了,心急了”。
2013年,业务飞速发展的××贷开始将眼光从青岛向山东乃至全国扩展,一批加盟分公司开始在全省各地注册上线。半岛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从2013年到2014年期间,××贷在全省连续开了十多家分公司,覆盖了全省大部分地市,有些分公司甚至辐射到了镇上,比如仅临朐县就有五井、吕匣两个镇成立了××贷分公司。
“摊子铺太快了,风控没跟上,加盟公司操作不规范,后期出现了资金截留等状况,最后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周先生说。
资金链无疑是P2P的命根子,资金链问题直接导致××贷难以正常运转。而相对薄弱的风控能力和更薄弱的信用关系,加速了平台的坠落。
2015年10月,××贷停止业务,开始清算。
周先生说,在很多投资者眼里,P2P是不靠谱的代名词,但其实在P2P平台眼里,很多借款者才不靠谱。
“从P2P借钱跟从银行借钱最大的区别就是,借银行的钱不还会留下不良征信记录,但是在P2P借钱不还,不会承担征信风险,所以个别‘懂行’的借款人就专门找资金链出问题的平台借款,然后恶意串联不还钱,最后平台倒逼老板跑路,借钱的坐收渔利。”
周先生说,他的平台当时就经历了借款人串联不还钱——资金链紧张——投资者恐慌性挤兑的恶性循环。
在风险聚焦之时,监管的脚步也如期而至。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整个网贷行业的监管细化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随后,细化监管条例纷至沓来。
随着一系列借贷风险事件爆发,外界谈P2P色变,随着监管对行业从严整顿,不少平台在对外口径上将自身定位于金融科技、智能理财、资产管理、资产配置、财富管理以及智能投顾机构等。
在互联网资管新规下发前,行业不少有流量的大平台试水资管代销之路谋求转型。一是因为网贷限额之后,资产变得很难找。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销路有限,有流量的P2P自然成了一个好的渠道。为了让业务更好推进,亦有不少平台分拆出一个财富管理平台单独从事这项业务。然而,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是资产管理业务,属于金融业务范畴,必须持牌经营。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势必难以长久。
感慨回归监管才是出路
近两年,监管开始步步收紧,不断细化政策,缩小平台套利空间,以降低风险隐患。与之对应的,2017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主动限缩、调整业务谋求长远发展。
半岛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平台扎堆进行集团化升级,包括人人贷、宜贷网、团贷网、搜易贷等在内的数十家平台已将网贷业务进行独立、拆分等操作,以此明确受监管主体,回归信息中介本质,降低整体风险。
事实上,网贷平台们普遍进行业务调整及更名,也被视为是迎合监管、回归信息中介本质迈出的重要一步。
而此时的周先生,已经被各种官司折腾的心力交瘁,无暇也不愿考虑东山再起了。
半岛记者从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贷相关判决多达118项。周先生告诉半岛记者,从2015年××贷停止业务开始清算至今,已经进行了超过120次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