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打法和传统广播都不一样,每期只讲一辆车,比如专门讲宝马三系、宝马五系,但会把一辆车历史、价值感受,开了三、五年会什样,是很旧,还是维护得很好等,会把一些车,类似过来人的东西讲到里面去,所以就有很多粉丝,虽然节目制作非常烂,甚至他普通话还跟我一样不标准。
然后经常录音时,他家还有小孩哭声,各种奇怪声音都有,甚至有的节目是边开车边录,一上车就录,录到目的地,就传上去,非常不正规、很野那种做法,但他节目用户很多,因为内容有干货。
那他做起来后,我们就给他引入广告客户,后来就把 4S 店工作辞了,不做销售总监,专做汽车自媒体。
第三个案例是个叫谢涛的人,他原在传统电台,但做有声故事。这种节目传统电台一般不待见,他做了很多也没成就感,就放我们平台做,后来发现:播放量“噌噌噌”往上走,有时一期上百万播放量,现在总共好千万级别播放。
这人做的事也很好玩,你们可能听过易中天讲三国,这人比易中天还牛,他把中国历史全讲完,从春秋战国开始,然后自己还进行多人角色扮演,一会扮皇帝,一会扮大臣,一会又扮谋士。他现在已经开始做美国历史。
所以喜马拉雅相当是建了个平台,让每人都能读,能上节目,能有粉丝,能赚钱,走的其实是一个我叫“音频淘宝”概念,或叫音频生态系统。就是它也在卖东西,只不过卖的可能不是商品,而是你才能,你的知识大概这样。
几个关键问题
现在说说感悟,大家看我前面经历坎坷,真是到山穷水尽地步,但后面撑下去活过来,关键原因是悟到几个问题。
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重要,一是需求,比如我一开始做虚拟世界产品,包括前面做城市吧街景,其实都是延续过去习惯,就想:哎我有这东西,然后我做这东西熟,我在这领域有优势,但考虑的其实不是用户刚需。
所以那两年,把 2000 万花光后,我们那么多人浪费了两年时间,就痛定思痛在 2012 年 1 到 6 月什么都不干,就在想找新项目。
其实,也不是一下就想到音频方向,当时有四、五个方向,想过做培训,想过做音乐,然后就不断 PK,实际上把别的都杀掉后,就留下这个,就觉得这可能最靠谱。那为什么靠谱?雷军有句话,叫风口上猪都能飞,基于对移动互联网使用场景的判断,我们就觉得这可能是个风口。
另一是需求的三方面。一需求强度,它到底是刚需还是非刚需?用户群是小众还是大众?使用频率高频还是低频?我们觉得音频特别好的地方,是它高频,因为一旦养成习惯,天天路上都会听。
举个例子,大众点评做得好,它做了线下所有商家,那它最开始做的是餐饮,因为所有线下商家消费里,餐饮最高频,所以就是切入点选择最好要高频,你如果做一个市场的话,肯定会有很多细分品类,那怎么选择高频去切。
今早也有很多创业团队跟我聊,我觉得就是跟我原来一毛病,它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刚需,不是用户视角的刚需。那用户视角的刚需是什么呢?你就把自己当成跟这事无关,然后看一眼,你觉得它跟你有没关系?或者你去问问其他人,看看他们感觉。
其实我们产品上线前,我是做过调研的,我把这产品给到原来一些同事用,然后去看他行为。因为有时一个人说什么不一定靠谱,但他行为一定靠谱,比如我看他用了一礼拜后,是不是还会持续用喜马拉雅,是不是广播电台基本不开了。
结果发现,有很多人都在用,那我心理就有底,所以开始规模化推时,方向是问题,方向如果错了,可能你花的所有时间精力包括钱,都会打水漂。我的理解是,宁可项目启动慢一点,但一旦确定方向,调研清楚,后面一些东西推敲想清楚,那就要非常狠地去做。
还有一个是需求确定,你要推敲典型用户和典型使用场景。而这里,还有一个最难问题,一个所谓的鸡生蛋、蛋生鸡问题,很多项目它就是死在这里。
比如很多时候讲到一个项目,你自己激动得不行,恨不得立马跳下去做,但比较少推敲运营路径。而对喜马拉雅,运营路径就是:如果我要有很多用户,我就要有很多节目主播,而如果我要有很多主播,我就要有很多用户,这样他们才会传节目,所以这是个非常难的问题。
那我们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先推网站。为什么?就是说广播电台主持人做节目,都在 PC 上做,做完后上传,所以 2012 年 10 月、11 月这段时间,我们就先把网站上线,然后去微博等各地做邀请,邀请他们上传节目。
也就是说,在那三个月时间,我们一是做自己 APP 产品层面的优化,第二个是有丰富内容,这样用户一下载,就发现说哟有这么丰富内容,用户就留下,所以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时间差,去破这样一个题。
另外,什么人适合作天使用户也是问题。我们当时推了很多人,比如音乐人、广播电台 DJ,还有做配音的等,跟音频有关的我把它全列出来,因为 Soundcloud 一开始音乐最多,我们就走访很多音乐人、唱片公司,结果发现:音乐人在中国不适合,因为中国音乐人就少,这些人很多也被唱片公司签掉。
后来我们找了很多 DJ、网络电台主播,因为这种人,他每天热情似火做,做完后发现没平台,音频发土豆、优酷上没什么人听,所以特别饥渴,我们就把他拉到这边,这是第一需求满足。然后第二个需求,要有流量需求,这也是用户需求。
所以我们把这部分人倒过来后,他们就成天使用户,这些人做完,自己去告诉朋友,就会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所以我们其实一开始发展不多,但后面整个做音频的人,基本都聚在喜马拉雅,包括央视、凤凰很多播音配音,很多动漫等,所以我就觉得找对天使用户非常重要。
我其实也是研究 Soundcloud 发展历程,包括 Pinterest 及 Instagram。他们早期发展摄影的专业人员,天然就拍,就需要地方存储,需要地方秀,所以这些人拉进后,就把很多用户拉进来。这是从宏观战略层面,就是说需求选择、方向选择,以及运营路径选择,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最重要的事。
执行层面
第二个就是执行层面,那执行层面最核心归结到一个词,就是招聘。
一开始,很多事我也都自己干,就觉得别人做不好,但后来做这项目时,我 2012 年 6 到 8 月,大概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全身心只干一件事,就是招聘,我要招聘负责各块的头,而招聘原则就两个,一是这人要对业务非常精通专业;第二他非常有创业热情,甚至比我还在乎这个事情成功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