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缘何扎堆福地?李治国解密杭州创业银河系
推荐 2019-04-30 17:06:52
“杭州出来的创业者,就算没在福地待过,肯定也跟这帮人接触过,或者去过福云咖啡。”
李治国 福地创业园创始人、知名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兼CEO
文|张向芳
图|王毅
离约访时间还有不到十分钟,李治国办公室的门开着,能看到他正在伏案疾书,认真做着准备。
这几年,因为埋头创业,李治国鲜少接受采访。此次勾起他讲述欲望的,是因为3月下旬每日互动(个推)登陆创业板,有媒体发现每日互动所在的西斗门福地创业园是个传奇之地。
西斗门的故事很精彩,但只讲了一部分,李治国忍不住在朋友圈上表示:还值得继续深挖。
作为福地创业园的缔造者,李治国见证了、参与了、助推了那几年杭州创业的发展,触动他在情理之中。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身负阿里元老、口碑网创始人、知名天使投资人、挖财董事长兼CEO等诸多头衔的大佬,对创业创新数十年不变的热情和情结。
采访前,他笑着说,没有什么内容是不能讲的,不过他更想把主题落在福地创业园及其引起的扎堆效应、辐射效应上。
那些主要发生在2010年-2013年间的创业故事,围绕着福地创业园和福云咖啡展开,跟李治国的投资经历十分契合,呈现了杭州创业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1.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1年,福地创业园1.0开张的时候,想必给人的感觉是惊艳的。
汽车西站往东300米,西溪路上,原本闲置的工厂被改造成了创业园,因为从卫星上看,整幢楼呈“F”型,所以起了名字叫“福地创业园。”
创业园的名字写在一堵长方形墙上,名字下方写着一行字:梦想开始的地方。墙体是鲜艳的Facebook红,一看就是创业者希望的那种感觉。
作为杭州及至全国最早的民营众创空间,这样的设计非常与众不同。
这跟李治国有很大关系。
他曾经游历Facebook和谷歌,带着LOGO的大红大蓝墙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充满活力,又非常适合成为拍照纪念的背景。他就曾经站在Facebook的墙前留过影。
而创业园并非李治国一开始的初衷,他最早的想法是为了开一个咖啡馆。
2010年9月他二度从阿里巴巴离职,转身做了天使投资人。他精心组织了四次杭州移动互联网CEO沙龙,发现一个最操心的事情是:找场地。四次沙龙,换了三四个地方。他想还不如开个咖啡馆,大家定期聚,平时也可以交流沟通。
看了很多地方,最后找到当时楼外楼的食品厂,闲置了好几年,五层楼,大概1万平方米。交通方便,闹中取静。李治国觉得挺合适。
何不索性把整幢楼拿下来,拉企业入驻?这样创业者聚在一起更方便。一个朋友说,这个楼拿下来我要一层半。那个朋友叫袁震星,网营科技董事长,被李治国拉进来,成了六名股东之一。
于是一个创业咖啡馆的设想,变成了一个创业园区的现实。四层租给企业办公,5层最好的位置做了福云咖啡馆。
那幢楼都是大开间,李治国给大堂设计了很炫的效果:耀眼的银河系。
“这就意味着,创业创新就像银河系的星星点点,每个星星最终汇聚成银河系。”
开张的时候,20多家企业已经全部入驻进来,整个园区满满当当,生气勃勃。
开业那天,西湖区委书记请来了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来剪彩。那天蔡奇本来不打算讲话的,但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即兴讲了三、四十分钟。李治国记得,那天讲话的内容是,“民营的孵化园、创业园应该大力发展”。
福地的品牌很快在圈子里打响,2013、2014年,福地创业园2.0和3.0先后在西斗门路和文一西路建成,都在很短时间内就招满企业,并且走出了不少明星企业。
福地1.0,出了好几个独角兽,有从10人团队发展起来的同盾科技,有筹备上市的网营科技,还有挖财、亲宝宝。
发展最好的福地2.0,除了去年香港上市的51信用卡和今年创业板上市的个推,时空电动、婚礼纪、信用管家、淘粉吧、花瓣网等也都从这里起步。
福地3.0有浙大系创业者陈博,他的乐港科技曾主导开发《热血三国》。
李治国曾说过一句话:这将是单位面积招商引资最多,单位面积税收最高的创业园,事实证明绝非吹牛。
2.扎堆创业,扎堆成长
福云咖啡吸引杭州很多创业者扎堆于此
北京的创业咖啡馆,据说谈成了很多项目。
有一个段子,两个人正谈项目,谈着谈着旁边有人冲过来说,你的项目能不能我也投一点?一看,旁边那个人是徐小平,或者是谁谁谁。过了几年,那个项目成功了。
不管是创业咖啡还是创业园区,一旦形成良好的扎堆和集聚效应,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作用就十分明显。
作为杭州最早出现的创业咖啡馆之一,福云咖啡馆里,除了设有普通咖啡馆的聊天区,开阔的大厅里还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四人桌。从旧照片上看,就像是图书馆里的阅览室。实际上,带上笔记本电脑,点几杯咖啡,一个团队就可以在那里开始创业之旅。
福云咖啡定期举办沙龙,也是各路资本对接,举办各类分享活动的场地。比如阿里的“前橙会”,李治国是主要发起人之一,会员由阿里巴巴“毕业生”组成。每次聚会,都能汇集各路创投、基金、创业公司、民间组织等,这样的机遇不是随便哪个园区可以提供的。
事实上,从咖啡桌上走出的初创企业,拿到A轮、B轮融资的确实不少。
扎堆效应形成的另一个好处是:思维的盛宴。
在这样的氛围中,创业者互相鼓励,积极沟通,哪怕是商业秘密都可以分享交流,有助于创业者少走弯路。
“企业之间会产生很多火花,很多点子都是在这里碰撞出来的。”李治国说。
比如说入驻福地二期的婚礼纪,创始人俞哲曾跟他在福云咖啡聊另外一个项目,当时李治国泼了凉水。后来说起这事,俞哲说,幸亏你泼了凉水,才有后来的婚礼纪。
而李治国觉得最典型的,是亲宝宝的例子。
亲宝宝创始人冯培华跟李治国投过的快的打车CEO吕传伟都是从虹软出来的,而李治国注意到亲宝宝,则是因为朋友李锐——后者是顺为资本的合伙人。
那年,李锐到杭州来找过李治国几次,而亲宝宝就在必经之路上。
李治国这样描述:每次他(指李锐)都是坐电梯上四楼,穿过狭长的过道,走一层再上到五楼的福云咖啡。
在四楼的必经之路上,李锐看到了亲宝宝,因为一直对母婴有兴趣,他推门进去。第一次冯培华不在。大概过了两个月,李锐又来,推门进去,这次遇见了冯培华。
当时的对话是这样:
冯培华说,哎呀,不好意思,创新工场刚刚投了我们一轮。
李锐说,不要紧,那我们投下一轮,
果然,李锐没有食言,大概五个月后,亲宝宝获得顺为资本500万美金的A轮投资。
李治国说,不可否认,因为这开始的两轮融资,对亲宝宝后来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奠定作用。
冯培华,后来也表示,在福地获得的两轮投资为亲宝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创新工场、顺为资本、复星集团、好未来投资加持的亲宝宝,俨然成为母婴市场的“头号玩家”。
这就是扎堆效应的优势。
通常情况下,同样的创业机会,肯定是北京的团队和项目最容易拿到投资。相比之下 ,杭州人的项目比较低调,而且投资人来一次也不容易。但是进到园区顺带看个二、三十家,机会也许就来了。
李治国想起去旧金山,当时最大的感受是,最多一天大概去了七、八家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差不多都是15分钟路程,离得不远。这大大提高了项目和资本对接的效率。
3.坚信移动互联网的天使投资人
毫不夸张地说,2010年以后走出来的杭州上市公司、独角兽、准独角兽,相当一部分都和福地创业园、福云咖啡或者李治国及其基金的天使投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福地创业园三期入驻的企业各有特色和侧重,但一个共同的交叉领域是:移动互联网。
2012年、2013年,移动互联网逐渐明朗。但在2009年、2010年,有些人已经看到了机会,这些人包括创办创新工场的李开复,也包括李治国。
李治国在筹建阿里云时,看到云计算是未来,阿里云的“云”加上口碑网的“端”,让他坚定地相信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要起来,移动互联网将渗透到各个行业。
而最终选择做天使投资人,是因为只有做投资才能接触到多个赛道。而且他认为自己在口碑的时候,对资本关注太少,他希望通过做这件事来懂资本。
在李治国的投资中,广人为知的投资案例是快的打车、蘑菇街等,天使投资3年间获利数千倍。一战成名的李治国,跟李开复、雷军、龚虹嘉、徐小平一起,成为中国天使会第一批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