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虚假“满分作文”是套路,也是刚需

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后,所谓的“满分作文”开始席卷朋友圈。其中多篇以《高考满分作文出来了,震撼8亿人……》为题的文章中,提到了名为《说尺子》的作文,但记者发现,在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中,没有与这篇文章题目相符的内容。而转发了此文章的公号中,也均没有明确地写出文章来源、作者和发表时间。此外,该文章两年前开始就出现在互联网,并曾被媒体辟谣。除“满分作文”外,还有一些“零分作文”也在大肆传播。但事实上,在现有规则下,作文得零分不容易。早有资深阅卷老师表示,“题目写正确就有2分”。(6月11日人民网)

每年高考落幕,就有所谓的“满分作文”、“零分作文”出街,似乎已成为一个固定节目。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我认为与高考作文话题的常年不衰有关,因其不仅关系到写作技能、临场发挥,更鲜明地反映出时代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就是一个“风向标”,所以若干年后再翻出某些考题,总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它出现在哪个年代;另一方面,许多人在经历了人生应试水平的巅峰—高三之后,能看明白、敢说几句的高考题目,估计也就只剩下作文了。除此之外,无论数学还是外语,即便是语文试卷里的阅读理解,想必都没有十足的自信参与讨论。那些多少都有标准答案,而作文除了不能写诗,发挥空间还是很大的。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应试考核目标之下所谓的“范文效应”。很多年来,我们的学子都是在通过反复揣摩出题者的意图,特别是通过对优秀作文立意乃至表述方式的模仿,来快速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书店的畅销书永远包括高考范文集,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范文到底是不是中学生写的,有些是否真的符合阅卷者的要求。从传播点上看,“满分作文”无疑就是范文,“零分作文”则是范文的反面,是严重背离考试要求、不达标的作品。后者之所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一是作为网络谈资,逗人哈哈一笑,二也能给学子提出某种警示—你要把作文写成这样,就得收拾铺盖准备复读了。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较真于“满分作文”、“零分作文”无疑有必要,因为它们的出现不仅仅是段子,而是在高考刚结束之后虚构了事实,至少虚假展现了阅卷部门的不负责任—按照要求,他们不能披露试卷上的内容。但是,媒体的这种较真未必会被很多人在意,这就是一些“满分作文”、“零分作文”频频被翻新后又传播的原因,它们满足了基于前述心理作用的期待。就像高考状元,尽管主管部门已不再鼓励这样的做法,媒体、网友乃至学校还是会想尽办法,把那些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人找出来,然后利用他们快速集聚眼球。一些家长、学生也乐见于此,毕竟在没有找到契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之前,模仿是最容易做的。 小指

德迅网 » 虚假“满分作文”是套路,也是刚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