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深化园区“二次创业”。加快拓展新园区,大力推进金桥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闲置用地和厂房清理盘活力度,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水平和产出效益,坚定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污水管网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循环化改造、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是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优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去行政化”,精简社会事务负担,实施市场化薪酬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逐步完善园区商业居住、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支持园区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入园企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双招双引。坚持“以平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强化 “双招双引”,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切实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项目谋划,主动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及知名民企对接招商,招引一批项目落地转化、投产达效。
五是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四督四保”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在抓项目建设、项目储备、项目服务上共同发力,建立策划生成一批、招商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五个一批”的转型升级项目储备库,实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
六是强化为企服务。深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常态化推进“暖企行动”,充分发挥“过桥资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政策服务,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开发服务。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依托铜陵国家科技园区、铜陵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提升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铜陵凤丹、铜陵白姜、蔬菜、水产畜禽、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加快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桥高科技示范园标准果园建设,提升水果质量、安全、效益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大白姜、凤丹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营销推介力度,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和企业品牌。2018年,力争获批“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农产品专利20件,安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2个。
2.全力提升现代农业。积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争创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重点支持区内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2018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8亿元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20家。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稻鸭综合种养、水稻和马铃薯连作高效栽培等技术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双千效应”。探索关闭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十佳休闲农庄1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依托五松镇中心城区,以东部城区和金桥开发区发展为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为核心,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铜陵“长三角经济圈”与“武汉经济圈”两点合一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以及东部交通枢纽地位,围绕新亚星港务、旋力特钢等大企业积极发展配套物流;依托徽风物流、永冠物流等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城乡快递等现代物流。加快编制我区中长期物流规划,推进顺安河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港城国贸码头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实现物流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
二是拓宽金融服务业渠道。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大力推广“税融通”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银担合作,推进“暖企”行动,让更多企业享受“过桥资金”政策。支持服务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我区落户。
2.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商贸、房地产等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
一是形成文化旅游业品牌优势。贯彻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开发建设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凤凰山景区、永泉旅游度假区、十里长冲、梧桐花谷、九华湖、明塘文化艺术村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增强景区竞争力,确保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进,力争新增国家级2A以上景区5至8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2家,实现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