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近年来,宿州市把非遗保护和传承摆在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高度,研究出台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系列政策,不断拓宽传承方式,创新非遗展现形式,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促进非遗资源利用率,重视非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营造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

  保护中医药文化 非遗授牌仪式

  2020年4月10日下午,宿州市萧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萧县中医院举行,萧县文化馆馆长周光明为“萧县王氏骨伤”、“萧县白芥子饼三伏帖”、“萧县五禽戏”三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授牌。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多年来宿州市萧县已申报非遗项目中的中医药非遗栏一直是空白区,自萧县中医药学会2018年成立后,召开了中医药非遗工作会议,挖掘、整理了多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材料,

  通过申报、评审多个环节,首批“萧县王二嫂子茶制作工艺”、“萧县五禽戏”等四家中医药非遗项目于2019年12月获批。为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三个中医药非遗项目挂牌于萧县中医院国医堂,以便带动该县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

  传承泗州戏文化,绽放“非遗”精彩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戏曲精华,5月6日下午,宿州市埇桥区沱河街道韩池孜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传承泗州戏文化,绽放‘非遗’精彩”宣传文化活动。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活动中,居民来到宿州市泗洲戏非遗史展馆,领略安徽传统戏剧——泗州戏的别样风采。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宿州市泗洲戏非遗史展馆负责人从演员的服装、头饰、佩戴;戏曲表演中的行当生、旦、净、丑之分;戏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等方面做了讲解,一张张照片、一本本曲谱、一个个人偶,无一不在展示着泗州戏的魅力。之后,宿州市泗洲戏非遗史展馆负责人以身示范,让居民观看了每种行当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激发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对传统戏曲的学习兴趣。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通过参观泗洲戏非遗史展馆,居民们切身领略了泗州戏的风采,体会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泗州戏的生存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出现危机,希望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做好文化传承,为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遗文化进社区 生根发芽入人心

  为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社区生根发芽。2020年4月28日,宿州市埇桥区埇桥街道东仙桥社区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在泗州戏剧团开展“泗州戏非遗文化进社区”专业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活动中,泗州戏剧团刘团长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关于泗州戏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展览馆内的图片、戏服、各种资料等进行了展示,让大家一目了然。使大家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在活动的最后,刘团长又带领着未成年人开展了“画脸谱识国粹”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刘团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将京剧脸谱与创意结合起来,用鲜艳的色彩和图案画出自己心中的脸谱,一张张漂亮的京剧脸谱在他们的笔下应运而生,经过学习,孩子们手下的脸谱一个个成型了,活灵活现的。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将自己的作品戴在脸上,向父母展示自己的作品。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未成年们对京剧脸谱有了较为详细的认识,更培养了他们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激发了当代未成年人关心、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也活跃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非遗”进社区能让社区居民了解“非遗”项目,学习“非遗”知识,从而培养居民们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宿州市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推动非遗立法,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扎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人培养工作。(汪雪)

德迅网 » 宿州市:保护+传承”经典 让非遗“活”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